書法名作 石門銘 北魏/王遠

漢中褒斜谷口是褒斜道最險要的隘口,絕壁陡峻,山崖邊水流湍急,很難架設棧道。東漢永平年間,漢明帝下詔在最險之處開鑿穿山隧道,歷時六年而成,古稱「石門」。後石門道破廢,北魏梁、秦二州刺史羊祉重修褒斜道。《石門銘》就是為紀念此事而作的,為著名摩崖石刻。

《石門銘》距漢代《石門頌》不遠,書法受其一定影響,大開大闔,氣勢開張,但結體用筆又有魏碑特色,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被康有為譽為「神品」。他在《廣藝舟雙輯·十六宗》中說「《石門銘》為飛逸渾穆之宗。《鄭文公》《瘞鶴銘》輔之。」在《體系》中又說:「《石門銘》飛逸奇渾,分行疏宕,翩翩欲仙,源出《石門頌》《孔宙》等碑,皆夏、殷舊國,亦與中郎分疆者,非元常所能牢籠也。」

《石門銘》全稱《泰山羊祉開復石門銘》,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正月刻,由太原典簽王遠書丹、武阿仁鑿刻於陝西褒城縣東北褒斜谷石門崖壁。正書,凡二十八行,滿行二十二字,後段題記為七行,每行九至十字。今已割崖移藏於陝西漢中博物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