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名作 毛公鼎 周/佚名

1949年,大量文物被運往台灣;1965年,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正式建成,稀世瑰寶毛公鼎成為台北故宮的鎮館之寶之一,放在商周青銅展廳最醒目的位置,是永不更換的展品。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西周重器毛公鼎在陝西岐山的庄白村出土。鼎出土時相當完整,高0.538米,口徑0.479米。鼎口呈仰天勢,半球狀深腹,垂地三足皆作獸蹄,口沿豎立一對壯碩的鼎耳。因鼎腹內鑄有三十二行關於「冊命」毛公瘖的銘文,毛公瘖為了報答天子的煌煌美德,鑄造了這個寶鼎,子子孫孫永遠寶用,故名「毛公鼎」。

毛公鼎出土後,幾經輾轉,經西安古董商蘇億年,北京金石學家、收藏家陳介祺,兩江總督端方收藏,最後被典押給天津華俄道盛銀行。英國記者辛浦森出美金5萬元向端家購買。時任北洋政府交通總長的大收藏家、書法家葉恭綽急籌3萬元將鼎贖出,存入大陸銀行。抗戰期間,日本人在上海搜索此鼎。葉恭綽囑咐其侄葉公超保護此鼎,必要時獻給國家。葉公超不負重託,終將此鼎留在了國內。

毛公鼎是現存商周青銅器中文字最多的,共四百九十七字,有很高的史料價值,有人認為抵得一篇《尚書》。它的書法更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被後人稱為「周代書法之冠」。筆意圓勁茂雋,結體方長,較早期青銅器銘文已有很大進步。其章法結構更讓人稱道,大小錯落,左右欹側,長短參差,古樸靈動,是後人學習大篆必臨的範本之一。李瑞清題跋此鼎說:「毛公鼎為周廟堂文字,其文則《尚書》也,學書不學《毛公鼎》,猶儒生不讀《尚書》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