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八章 西征張魯 東擊孫權(16)

昨夜鬱悶,沉重的心情居然一掃而空。昨夜腦海中呈現的一張張故人的臉龐悄然逝去,另一批人走進了他的腦海:賈詡、劉曄

、司馬懿、辛評、楊修、桓階、王琰、楊沛、御醫脂習、邢貞等一大班文臣;另一批又是曹仁、曹休、曹真、曹睿、夏侯淵兄弟、

徐晃、于禁、張遼等武官。

他舒了一口氣,想到:我曹家的忠心耿耿的人才濟濟一堂,這些人只要因才施任,國家還有什麼不能治理?

曹操高興起來,叫來樂妓,在清晨中命他們鼓琴吹箏,抒往年寫的詩歌,重溫起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輟?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燕,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唱得慷慨激昂,渾然忘記了昨夜不曾一睡……

賈詡、劉曄、辛評等人在過了七天之後,用文告的形式把曹操的《舉賢勿拘品行》布告於官署、大道邊,轟動了不少州郡。

依據曹操的意思,魏王府的幕僚很快就擬出了一個曹家班底的名單:

文官方面:賈詡、劉曄、張既、王琰、鍾繇、邢貞、司馬懿、杜襲、蔣濟、胡質等人。

曹家子弟及武將方面:曹仁、曹洪、徐晃、李典、牽弘等人。

曹操確立了這樣一個班底之後,他終於完了一樁心事,心情頗為輕鬆。這是他有生以來在政治上花功夫最多的一件事,儘管如

此,他仍有預感地對劉曄說過:「我和劉備、孫權面臨的政治局面不同,我之困擾較他們為重。劉備號稱漢室之末裔,旗號易打。

孫權三世營造江東,吳人貫於稱他為王。吾於漢室之中,老迂士人頗多,忠於名存實亡之漢室的觀念根深蒂固,難以根治,禍起蕭

牆之事,不得不防。」劉曄為曹操後期活動中最為重要之謀臣,他不似忠於曹氏之其他士人那樣急功近利。他理解曹操之苦衷,因

而曹操最喜與他交談。八月,《舉賢勿拘品行》的文告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們為主,曹操啟用了一大批新湧現出來的英才,分配去

給曹丕、曹植兄弟工作,這樣,曹家班底總算逐漸奠定了牢實的基礎。

曹操選定曹家班底之後,為了讓兒子和這些將帥多接觸,曾以打獵為幌子,帶子到幽並等州,以及襄城、合肥等地。

曹操對他的四個兒子有相當精妙的評價,他說曹丕「深沉早熟,文武全才」,說曹彰「黃須猛將」,說曹植「任性而行,不自

凋勸,飲酒不節」,說曹熊「平庸隨流」,從曹氏四弟兄的行為看來的確如此,真是應了「知子莫過父」的俗話。

曹彰與其父長相相近,身材短小,體格卻非常粗壯,擅長於弓箭及騎術,腕力奇強,可以空手格搏猛獸,長得一臉黃鬍鬚,非

常的勇猛強悍。

曹彰嗜武成癖,對書籍一點興趣也沒有,連曹操都大感頭痛。

曹操曾幾次告誡他道:「汝不讀書而玩弄弓馬。這等匹夫之勇,怎可為頂天立地、一呼萬應的大丈夫?」

曹彰大聲答道:「父親,我只想成為大將,與衛青、霍去病一樣,鎮守邊關,策驅十萬眾,縱橫天下,讀書有甚用?」

後來曹彰曾獨自征戰過烏桓,他身先士卒,立了大功,受到曹操的喜愛。

曹丕從小個性較深沉,外表溫文恭厚,在曹操的調教下,很早就立了志向,樹立了理想。他常被曹操帶在身邊,因而得到不少

文武全才的教育。曹丕五歲就習弓箭,六歲練武乘馬,並受過非常嚴格的劍術訓練。他在習武的同時,在曹操的指導下,文事方面

也達到了很高的造詣。他熟讀了《詩經》、《論語》,《五經》中的經、史、子、集四部叢書,也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史記》、

《漢書》、諸子百家幾乎都閱讀過。曹丕這些功夫都是曹操所期望的,他也了解父親的一番心思,因之養成堅毅的性格。

曹植是個才華橫溢的公子,他性格直爽,不拘小節,不喜愛華美服飾及車馬,更討厭繁文縟節,他不像曹丕愛慕氣派。曹操喜

愛這個兒子,但覺得他是情緒化很濃的人,不能委以重託。

二○七曹操帶曹丕及曹植去北方牽弘處打獵的事發生於初秋九月。

牽弘乃北方少數民族的首腦,在曹操北征時歸附於他,忠貞可靠,他為曹操牢牢控制住幽並兩州大片土地。

當牽弘聞說魏王前來打獵之事,早就出城百里之外迎接,曹操執著白髮蒼蒼的牽弘的手感慨萬分:「牽弘將軍,幾年不見。我

等皆鬚眉灰白,時光不留人啊!」

牽弘恭敬地答道:「大王精神矍鑠,老當益壯,豈是牽弘能比的呢?」

曹操把兩個兒子引見給牽弘,牽弘對少主畢恭畢敬地客套了一番。

晚上,曹操與牽弘兩人單獨於帳篷內飲酒,曹操問道:「吾兒丕、植,你對彼等有何看法,請直言勿見外。」

牽弘乃豪爽漢子,但在為曹操參謀立少主之事卻表現得異常精明:「世子老練沉著,文武全才,堪擔重任。」說完就左顧而言

其他。

曹操聽他言語簡潔,知他認同曹丕,於是喚過曹丕向牽弘拜謁。

第二日,曹氏父子與牽弘執鷹喚犬,馳騁於北國的草原上,逐鹿射兔,田獵之樂自不言說。

曹丕尤為快樂,為了顯露其射技,不吝金羽銀翎,一支又一支射向驚慌四逃的野狐、麋鹿。十月,曹氏父子回到鄴城,略事休

息,又啟程去襄城巡視去了。曹操只帶曹丕到襄陽城,這時孫權與劉備已發生嚴重的矛盾。

曹氏父子在曹仁駐紮的襄陽城行營住了三天後,召集合肥一線的親信徐晃、張遼、李典到襄城分析目前軍事情況。

當這些封疆大吏來到了襄陽城時,曹操分別設宴款待他們,趁機讓曹丕去接觸他們。

曹操偕曹丕坐在上位,他掃視眾將一圈之後道:「春季與孫權苦戰一場,不分勝負,孫權後投降於我,至今未發生戰事。但平

久則亂,亂久成平,這乃規律。諸位親臨一線,軍情定會比吾知道得多,放言說來,商計對策才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