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七章 魏武如騎庸(15)

他先看了陳群一眼,然後說:「從前陳群的父親、大鴻臚陳紀,認為死刑對一個犯了死罪的人來說,是最為仁慈的。現在,陳群,對你父親的觀點有什麼看法?」

現在出任御史中丞、專門負責監察事務的陳群,一向對父親充滿敬愛,認為父親的見解在當時常常高於旁人。曹操將這個問題問他,顯然是要得到陳群的支持。陳群不假思索,說:「我父親陳紀,認為漢王朝在廢除肉刑之後卻增加了鞭打,本是一番愛心,卻沒料到死於鞭打的人更多,正是名義上輕,實質上重。

「名義上輕,人民覺得無所畏懼,很容易冒犯王法,實質上重,人民卻遭到重於名義之輕的傷害,心中不服。因此,我父親對此不是很贊同。」

「他的真實想法是什麼呢?」曹操問。

陳群略作沉思,回答說:「以古代法制而論,殺人抵命,合乎天理,如果對殺人的罪犯只是傷害其身體,剪下其毛髮,就對死者不公平了。因此,對於犯下十惡不赦罪行的囚犯,仁愛對他們已經不起作用了,但死刑的仁慈,卻對他們有用。」

曹操點了點頭。

陳群接下來又說道:「但是,廢除了肉刑,只有死刑和鞭打,而鞭打又常常致死,因此,我聽有人說我國其實就只有死刑,也不管是否罪該致死。因為這個原因,我建議恢複肉刑,使那些可以不判死刑的人身上,處罰的痛苦和保存性命的喜悅平衡起來,這才能達到警示民眾的目的,否則,用鞭死的方法來代替本來可以不殺的刑法,就是重視人的四肢,而輕賤人的生命。」

曹操本來聽了陳群的話,也有贊同之意,但又聽他連續說起「鞭死」二字,似在暗指伏皇后之死,便暫不表示出來。本來,他是想向眾將官說明殺死伏皇后的必要性和正當性,卻不料話題被岔開了。

但他立即轉念一想,只要沒有人公開表示反對意見,我又何必主動提起。於是就隨勢將話題轉移了開去,說:

「我回許都後,聽說這次南征時,有一些士卒半途逃亡,不想再攻打東吳,覺得有了北方,已足夠安身立命了。對於他們,除了講道理,又該如何用刑呢?」

負責司法管理的理曹掾兼尚書郎高柔說:「現在所用的是舊有的法令,如果有士兵逃亡,就逮捕和拷打他的妻子和兒子。不過,逃亡的人數卻並不見減少。我已擬出一個新法,正要呈上。」

曹操問:「可是擴大到拷打他的父母兄弟?」

高柔一怔,才答:「不是。我想,士兵在前線最需要的時候逃跑,實在可惡,但是,我也聽說好些逃跑的後來都非常後悔。因此,新的法令應該寬恕他們的妻兒,使她們來誘導他回心轉意。刑法的主旨在於什麼?一方面是處罰壞人,但更主要的是要讓壞人變成好人。

如果只是捕拷他們的妻子和兒子,已經讓他們絕望,再擴大到捕拷父母兄弟,恐怕從今之後,軍中人士一見有人逃亡,誅殺便將臨身,在軍中呆著總覺得提心弔膽,一方面減少了作戰能力,一方面逼急了也會隨即逃跑。因此,我以為重刑不一定能阻止逃跑,很可能還會鼓勵逃跑。」

曹操聽了,笑道:「你說得很對。不久我軍就將進攻漢中,就請高柔先生擬定一部新的軍法,務求要使士卒們的戰鬥力被最充分地調動起來,思想上沒有任何負擔。」

高柔唯唯領命。

之後,便就進攻漢中的計畫作出了具體而翔實的研究和討論。到這一年為止,曹操已完全平定了整個北方、關中和隴西。然而天下三分的局面已初步形成,並且,很難改變了。迎接曹操的,難道就只是張魯和他的漢中了嗎?

曹操的手指卻越過了漢中的疆界,指向了劉備正在奪取中的益州。嘴角露出了一縷令人難以察覺的微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