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躊躇滿志 橫槊賦詩(5)

「子翼莫非帶回了好消息。趕快進來!」帳內傳來曹孟德的聲音。

「周瑜心腸似鐵,不是言詞能打動的。」蔣干說。

曹孟德臉色陰沉。

蔣干神秘地說:「我得到了一份重要情報。」看看左右無人便從懷中取出密信遞與曹孟德。

曹孟德一面整頓衣冠,一面說:「給我傳蔡瑁、張允到帳下來。」

一會兒,蔡、張二人到來。

二人見曹孟德滿臉殺氣,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感到十分惶惑。

「我待你們不薄,為何這般吃裡爬外!」曹孟德吼道。

二人不知所云,面面相覷。

曹孟德將那封密信扔給二人,二人看了信,哭道;「冤枉啊,丞相!」

「事實面前還敢狡辯,推出去斬了!」曹孟德揮手說道。

二人被軍士押解出帳。

「慢著!」曹孟德似乎意識到了什麼,連忙招呼軍士。

軍士止步。

曹孟德走到二人身邊,很是愧疚地說:「二位將軍受驚了,我差點冤枉了你們!」

成命收回,二人仍然莫名其妙。「你們走吧,訓練水軍去吧。」

二人走後,曹孟德頹喪地坐回凳上。

「人老了,這腦子也愚笨了,我險些枉殺了兩位能幹的將軍。」他彷彿經歷了一場噩夢。

婁生對曹孟德的舉止大為不解,說:「丞相今日如何這般表現?」

曹孟德說:「我差點上了周瑜的當。你想想,蔡、張二人可能叛變嗎?第一,兩個的親眷均在荊州,屬於我們的掌握之中,二人難道不為家人著想。第二,我方力量如此強大,滅孫權劉備是旦夕之事。二位願意去投行將為我所滅的孫權、劉備嗎?第三,蔣乾的去意周瑜明明知曉,一封絕密信件怎麼能輕易落到蔣乾的手中,蔣干又如何能輕輕鬆鬆地回來。這分明是周瑜設下的圈套。我險些上當!」

婁生說:「可否找蔡、張二人核對筆跡?」

曹孟德說:「用不著,不能再讓二人擔驚受怕了。」

婁生忽然有個念頭,他想驗證曹孟德的判斷。

這一天夜晚,蔡瑁、張允正在訓練水軍,忽然有人喊:「兩位將軍稍息,丞相有會。」

二人走出水寨,婁生說:「二位將軍訓練很是辛苦。」二人沒吱聲。蔡瑁想,如今水軍已訓練得差不多了,莫非丞相……

張允說:「既是丞相吩咐,想必是有要緊事。」

婁生想觀察二人的反應,說:「可能是半月前那樁事。」

二人一聽,滿以為丞相見他們訓練已經成功,留他們沒有什麼用了。張允便向蔡瑁使了一個眼色,蔡瑁會意。三人走到一個僻靜處,張允拔劍說:「疑我們反叛,我們乾脆投東吳去。」一劍刺去,正中婁生心窩,可憐婁生一介謀士就這樣被小聰明誤了性命。

二人正想登舟逃跑,被夜間巡邏的虎豹隊發現,曹純問:「二位將軍半夜三更打算去哪兒?」張允說:「去下游看看水情。」曹純說:「凡出水寨,必得有丞相的放行文書。請將軍出示與我。」二人殺了婁生,又拿不出放行文書,回頭也不免一死,乾脆駕船逃命。

曹純更懷疑二人是叛賊,躍上船頭,二人來不及作任何反應,就被曹純砍為四截。

可憐蔡、張二人,兢兢業業為曹孟德訓練水軍,卻因婁生的小聰明而斷送了性命,而讓曹孟德成為周瑜及世人的笑柄。

曹孟德冤枉,婁生冤枉,蔡瑁和張允更冤枉。及至明末,有一個叫柳敬亭的讀書人很為他們鳴不平,於說書講史中編了一首小詩,詩云:

周郎巧施反間計,曹公識破竟不語。

婁生自作小聰明,蔡張屈成刀下鬼。

曹純提著兩顆人頭去稟報曹孟德,當即又有人稟報婁生被殺的消息。曹孟德氣得說不出話來。這個中究竟,把賈詡都弄懵了。還是老將程昱能理會,他說:「厚葬二位將軍,對外就說二人企圖謀反而被處死。」又派人到荊州安撫蔡、張的家屬。

曹孟德一氣之下又殺了蔣干,說:「一介腐儒,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讓老夫貽笑大方!」之後,任命毛玠、于禁為水軍都督。

周瑜得知蔡、張二人被殺的消息,並沒有顯出太多的高興。魯肅說:「二人已除,都督的心腹之患就沒有了,眾將領興高采烈,為何你卻悄然不語?」周瑜說:「我的計謀能瞞過諸將,卻難以瞞過孔明,你去探探孔明的口氣,看他有何反應?」

魯肅依照周瑜的吩咐來到孔明的船上,孔明正在讀書。

「好久不曾拜望先生,今日偷閑來向你致歉。」魯肅先開口說話。

孔明笑著說:「子敬、公瑾這幾日好辛苦,總算干成一件大事。我正想向公瑾表示祝賀呢。」

魯肅愕然。

孔明說:「這條計只能瞞蔣干,怎能瞞過曹公。只是蔡瑁、張允、婁生、蔣干這班人死得太冤枉了。我聽說曹公換毛玠、于禁為水軍都督,荊州水軍早晚都要葬送在這二人手中。」

魯肅聽了驚得說不出一句話來。

孔明又說:「希望子敬在公瑾面前不要說我知道蔡、張二人被殺之事。我擔心公瑾加害生事。」

魯肅應諾一番,回去將孔明的料事如神以及希望公瑾不要加害於他的事告訴了周瑜。周瑜驚恐萬分,說:「此人絕不可留!」魯肅勸道:「若殺了孔明,恐怕被曹公譏笑。」周瑜說:「我當然要叫他死個明白!」

第二天,周瑜囑人請孔明於帳中議事。

孔明料想公瑾又要節外生枝了,但為了以大局為重,還是欣然前往。

「我不久就要和曹軍決戰,大江作戰,什麼兵器最好?」周瑜問孔明。

孔明答:「水路交戰,當然是弓箭最好!」

周瑜說:「先生意見與我相同,只是我軍弓箭缺乏,可不可以勞駕先生監造十萬枝箭,但願你不會推卸吧?」

孔明思忖片刻,說:「我願為聯軍效力,只是不知什麼時侯需要?」

周瑜想,造十萬枝箭談何容易,昔日自己親自監造,也得一月以上,「十日之內,能完成嗎?」周瑜說。

「戰事如火燒眉毛,十日恐誤軍情,三日如何?」孔明一本正經地說。

周瑜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強調說:「三日能完成?」

孔明肯定地點點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