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平壤,血戰

萬曆二十一年(1593)正月初八,明軍整隊出營。

李如松一如既往地站在隊伍前列,審視著眼前這座堅固的城池,他知道,一場偉大的戰役即將開始。

李如松,天賦異稟,驍果敢戰,深通兵機,萬曆二十六年(1598)四月,土蠻寇犯遼東。率輕騎遠出搗巢,身先士卒,中伏,力戰死。

此時距離他的死亡,還有五年。

李如松的人生並不漫長,但上天是厚待他的,因為他那無比耀眼的才華與天賦,都將在這光輝的一刻綻放。

拂曉,明軍開始進攻。

此時,小西行長正在西城督戰,如他所料,明軍的主攻方向正是這裡。面對城下的大批明軍,他卻並不慌亂。

之所以會如此自信,除了早有準備外,還因為他得到了一個十分可靠的情報。

在開戰之前,日本曾試圖調查明軍的火器裝備情況,但由於信息不暢,無法得到第一手資料,之後七彎八繞,才得知明軍也有許多火槍,但殺傷力比日本國內的要小,先進更是談不上。

而日本國內使用的火槍,雖然都是單發,且裝填子彈需要相當時間,射程為一百五十步至二百步,但用來對付武器落後的明軍,實在是太容易了。

此外,在兩天前的那次進攻中,明軍確實沒有大規模使用火器,這也驗證了小西行長的想法。

所以,小西行長認定,在擁有大量火槍部隊守衛,且牆高溝深的平壤城面前,只會使用弓箭和低檔火器的原始明軍,只能望城興嘆。

據《明會典》及《武備志》記載,自隆慶年間始,明軍使用之火器,摘錄其一如下:

火器名:五雷神機,隆慶初年裝用,有槍管五個,各長一尺五寸,重五斤,槍口各有準星,柄上裝總照門和銅管,槍管可旋轉,轉瞬之間,可輪流發射。

如此看來,這玩意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左輪手槍,還是連發的。

上面的只是小兒科,根據史料記載,明軍裝備的火槍種類有二十餘種,且多為多管火器,打起來嘩嘩的,別說裝彈,連瞄準都不用。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火藥發明之後,西方人用來裝子彈,中國人用來放鞭炮。

我可以說,至少在明朝,這句話是很不靠譜的。

以小西行長的知識水平,竟能如此自信,也實在是難能可貴。

然而滑稽的是,從某個角度來說,小西行長的判斷是正確的,因為根據史料記載,雖然當時明朝的火槍相當先進,援朝明軍卻並未大規模使用。

當然,這是有原因的。

很快,小西行長就將徹底了解這個原因。

辰時,號炮聲響,進攻正式開始。

西城先攻。

站在西城的小西行長嚴陣以待,等待著明軍的突擊,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炮聲響過很久,明軍卻既不跑,也不架雲梯,反而以兩人為一組,在原地架設一種兩米多長,看似十分奇怪的裝置。

正當他百思不得其解之時,卻聽見了驚天動地的雷聲——天雷。

伴隨著震耳欲聾的巨響,明軍陣地上萬炮齊鳴,無數石塊、鉛子從天而降,砸在西城的城頭之上。

日軍毫無提防,當即被打死打傷多人,小西行長本人也被擊傷,在被扶下去包紮之前,他大聲喊出了這種可怕武器的名字:

「大筒!」

在日語中,火槍被稱為鐵炮,而被稱為大筒的,是大炮。

謎底就此揭曉,明軍之所以不用火槍,是因為他們用火炮。

跑了幾百里路遠道而來,自然要拿出最好的禮物招待客人,藏著掖著,那是不地道的。

不過確切地講,明軍剛剛使用的那玩意,不能稱作大炮,按今天的軍事分類,應該算是手炮或是火箭筒,它的真實名字,叫做佛朗機。

嘉靖初年,一次海上遭遇戰中,海道副使汪鋐擊敗了自己的敵人——葡萄牙船隊,戰後,他來到對方毀棄的戰船上,發現了一批從未見過的火器,經過演示,他發現這玩意威力很大,值得推廣,於是他決定,將此物上交中央,並建議仿照。

這是明代火器發展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由於在明代,從外國來的人,大都被統稱為佛郎機人,所以所有從外國進來的火器,無論是走私的,偷來的,還是搶來的,統統被稱為佛郎機。

而汪鋐所繳獲的這批佛朗機(即船炮),是當時世界上較為先進的火炮,朝廷十分重視,立刻派人進行研究。

要知道,中國人一向善於研究,但凡世界上弄出個新東西,甭管是不是自己研製的,拿過來研究研究,幾天就能造個差不多的出來,仿製且不說,往往質量比原件還要好。

佛朗機就是如此,從葡萄牙人的船上卸下來,裝上彈藥射上兩發,別說,還真好用,於是乎先用再改,先改再用,再用再改,再改再用。原本放在船上用的大傢伙,體積越改越小,種類越改越多。

到嘉靖二十六(1547)年,明代佛朗機成功實現國產化,完全使用國產料件,自主研發,填補了國內空白,並能批量生產,達到十六世紀國際先進水平。

明朝軍事工作者們也用實際行動證明,國產貨的品質是有保障的。

比如明軍裝備的大樣佛郎機,全長僅兩米,有準星供瞄準,炮身可左右旋轉。具有極強大的殺傷力。

兩米的大炮,一兩個人就能用,按說是差不多了,但中國人的改造精神實在厲害,很快,明朝又研製出了小佛郎機。

小佛郎機,全長僅九十厘米,炮身附有鋼環,可供隨身攜帶,打仗的時候一個人就能揣著走,到地方把炮筒往地上一架,瞄準了就能打,比火箭筒還火箭筒。

這玩意現在還有,實物存放於北京軍事博物館,本人曾去看過,個頭確實不大,估計我也能扛著走,有興趣的也可以去看看。

除了這些步兵炮外,明朝還發明了騎兵炮——馬上佛郎機,這種火炮的尺寸比小佛郎機更小,僅七十厘米長,可隨騎兵在快速移動中發炮,具有很強的威懾力。

總而言之,明代佛郎機極易攜帶,操作簡便,實在是攻城拔寨,殺人砸牆的不二選擇,有了這玩意,那真是鬼才用火槍。於是幾萬明軍就扛著這些要命的傢伙來到了平壤城下,並讓日軍結結實實地過了一把癮。

但小西行長不愧久經戰陣,他很快鎮定下來,並帶傷上陣,召集被打懵了的日軍,告訴他們不必懼怕,因為明軍火炮發射後必須重新裝彈,可趁此時機,整頓隊伍,加強防守。

根據小西行長的經驗,大炮與火槍不同,每次發射後,都需要較長時間重新裝彈,才能再次射擊,所以他放心大膽地集結部隊,準備防禦。

這個說法看上去,是對的,實際上,是錯的。

正當日軍剛剛回過點神,準備在城頭上重新冒頭整隊的時候,卻立刻遭到了第二輪炮擊!石塊、炮彈從天而降,日軍被打了個正著,損失極其慘重。

日軍莫名其妙,可還沒等人緩過勁來,第三輪炮擊又到了,又被打得稀里嘩啦,然後是第四輪,第五輪……

小西行長徹底糊塗了:這一打還不消停了,難不成你們的大炮都是連發的不成?!

沒錯,明軍的大炮確實是連發的。

應該說,小西行長的觀點是對的,因為明朝時的大炮,所用的並不是後來的火藥炮彈,一打炸一片,而是先塞入鐵砂,石塊,然後再壓入鉛子,並裝葯(火藥)點燃發射,其作用類似於現代的鋼珠彈(將鋼珠塞入炮彈,炸響時鋼珠四射,基本上碰著就完蛋,屬於禁用武器),殺傷面極廣,不死也要重傷,不重傷也要成麻子。

當然,相對而言,缺點也很明顯,要往炮膛里塞那麼多雜七雜八的東西,還要點火裝葯,這麼一大套程序,等你準備好了,人家估計都下班了。

可當年沒有現成的炮彈,想快實在力不從心,但歷史告訴我們,古人,那還是相當聰明的。

明朝的軍事科研工作者們經過研究,想出了一個絕妙的方法——子母銃。

所謂子母銃,其原理大致類似於火箭炮,母銃就是大炮的炮筒,子銃就是炮彈,其口徑要小於母銃,在出征前先裝好鐵砂、石塊、鉛子、火藥,封好,打包帶走。

等到地方要打了,把子銃往母銃里一塞,火藥一點,立馬就能轟出去,放完了,把子銃拉出來,塞進去第二個,就能連續發射,裝填速度可比今日之榴彈炮。

所以明軍的佛郎機,那是不鳴則已,一鳴不停,為保持持續火力,普通佛郎機都帶有四個子銃,在幾分鐘內可以全部發射出去,足以打得對手抬不起頭。

而此次入朝作戰,為了適應國際環境,明軍還特意裝備了新型產品——百出佛郎機,而它的特點也很明顯——十個子銃。

在明軍幾輪排炮的攻擊下,日軍損失極大,城頭上黑煙密布,四處起火,屍體遍地。

此時明軍的大規模炮擊已經停止,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