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第二個猛人

對曹文詔這個人,洪承疇曾經有過一個評價:世間良將,天下無雙。

曹文詔,山西大同人,和洪承疇不一樣,他沒有履歷,沒讀過書,沒有背景,出人頭地之前,他只是個小兵。

十年前,他在一個人的手下當兵,跟著此人去了遼東。這個人叫做熊廷弼。

九年前,廣寧兵敗,明軍潰敗,他沒有逃跑,而是堅持留了下來,見到了他第二個上司——孫承宗。

六年前,孫承宗走了,他還是留了下來,此時,他已經當上了游擊,而他的新上司,就是袁崇煥。

兩年前,他跟著袁崇煥到了京城,守護北京,結果袁崇煥被抓,他依然留了下來。

一年前,他跟隨孫承宗前往遵化,在那裡,他奮勇作戰,擊退後金貝勒阿敏,並最終收復關內四城。

然後,他來到了西北。

對於這個人,我想就沒必要多說了,從熊廷弼、孫承宗到袁崇煥,他都跟過,從努爾哈赤、皇太極到阿敏,他都打過。

什麼世面都見過,什麼牛人都跟過,現在把他調回來,打農民軍。

而且他不是一個人回來的,跟著他回來的,還有一千人。

這一千人,是他的老部下,他們隸屬於一支特殊的部隊——關寧鐵騎。

關寧鐵騎,是明朝最精銳的特種部隊,但人數並不多,大致在六千人左右,其中一半,在祖大壽的手中,曹文詔帶回來的,只是六分之一。

而他的對手王嘉胤,手下的民軍主力,在三萬人左右。

王嘉胤什麼來歷,說法很多,靠譜的不多,但在當時那一撥人里,他是很牛的。之前我說過,在他手下,有個叫張獻忠的小嘍羅。順便再說句,後來威震天下、被稱為「闖王」的高迎祥(李自成是闖王2.0版本),都是他的人,給他打工。

而且這人很難得,很有點組織才能,連個縣都沒佔住,就開始搞政府機構。但最搞笑的是,他還大膽地搞了機構改革,突破常規,明朝有的,他有;明朝沒有的,他也有,不但有六部都察院,還有宰相。

當然,對於這些,曹文詔是沒有興趣的,到任後一個月,他就動手了。

按通常的說法,他率數倍於民軍的官兵,以壓倒性的優勢,發動了進攻。

但事實是有點區別的,王嘉胤的兵力前面說過,是三萬人,而曹文詔帶去的人,是三千。

估計王嘉胤原先沒在部隊混過,也不大知道曹文詔何許人也,對曹總兵的來訪,他倒不是很緊張,畢竟就三千人,還能咋樣。

王嘉胤認為,就算曹文詔再強,就算他手下有關寧鐵騎,但畢竟是十個打一個,無論如何,都是不會輸的。所以他擺好了陣勢,準備迎敵。

他太單純了。

要知道,打了十幾年仗,換了三任領導,從努爾哈赤打到皇太極,還能混到現在,光憑勇猛,十條命都是不夠的。

曹文詔之所以出名,不是因為勇猛,而是因為耍詐。

此人身經百戰,通曉兵法,到地方後,壓根沒動手,先斷了王嘉胤的糧道。

王嘉胤慌了,要堅守,沒有糧食,要突圍,又沒法衝出去。

就這樣,王嘉胤沖了兩個月,終於,在他即將放棄時,奇蹟出現了。

曹文詔的包圍圈,竟然出現了漏洞,王嘉胤終於找到機會,衝出重圍。

王嘉胤感覺很幸運,雖說被困了兩個月,但好歹還是出來了。換個地方,還能接著干。

可惜他並不知道,曹文詔是一個沒有漏洞的人,他所有的失誤,都是故意的。

把人圍起來,然後死磕,是可以的,但是損失太大,最好的方法,是把他們放出來,然後一路追著打。

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王嘉胤逃了出來,逃出來後,就後悔了。

因為從他逃出來那天起,曹文詔就跟在他屁股後面,緊追不放,追上就是一頓猛捶,五天之內打了五仗,王嘉胤一敗塗地。

更可氣的是,曹文詔似乎不打算一次把他玩死,每次打完就撤,等你跑遠點,下次再打,反正他的部隊是騎兵。對此,王嘉胤極為鬱悶。

其實曹文詔也很鬱悶,誰讓你有三萬人,我只有三千,只能慢慢打。

打了兩個月,王嘉胤崩潰了,王嘉胤的部下也崩潰了。在某個混亂的夜晚,王嘉胤被部下殺死,部分投降了曹文詔。

王左桂死了,王嘉胤也死了,剩下的,還有神一魁。

在所有的起義軍中,最能打的,最能堅持的,就是神一魁。

為了徹底剷除這個心腹之患,洪承疇決定,跟曹文詔合作。

所謂合作,就是客氣客氣。就官職而言,洪承疇是總督,曹文詔是總兵,洪承疇是進士,曹文詔是老粗。基本上,洪承疇怎麼說,曹文詔就怎麼做,相當聽話。

幾年後的那場悲劇,即源自於此。

其實這個時候,神一魁已經掛了,真正掌控軍權的,是四個人:紅軍友、李都司、杜三、楊老柴。

雖說頭頭死了,但勢頭一點沒消停,光主力部隊,就有五萬人,聚集在甘肅鎮原,準備進攻平涼。

所以洪承疇決定,一次性徹底解決問題。

除曹文詔之外,他還調來了王承恩、賀虎臣等人,基本上西北最能打的幾個總兵,都到齊了。

到齊了,就是群毆。

群毆之後,民軍撐不住了,決定向慶陽撤退。

想法是好的,可惜做不了。特別是曹文詔,由於他率領的關寧鐵騎,每人都有兩匹馬,騎累一匹就換一匹,機動性極強,民軍往哪跑,他就等在哪。跑來跑去,沒能跑出去。

經過兩個月的僵持,雙方終於在鎮原附近的西濠決戰,史稱西濠之戰。

整個戰役的過程,大致相當於一堂生動的騎兵訓練課。剛開打,還沒緩過勁,曹文詔就率軍沖入了敵軍,亂砍亂殺,大砍大殺,基本上是怎麼砍怎麼有。

砍完了,退回來,歇會,歇完了,再衝進去,接著砍。所謂如入無人之境,大致就是這個狀態。

民軍的陣腳大亂,與此同時,洪承疇派出了他的主力洪兵,連同賀虎臣的寧夏兵,王承恩的甘肅兵,發動總攻,敵軍就此徹底崩潰。

此戰,民軍損失近萬人,首領杜三、楊老柴被生擒(曹文詔抓的)。

殘餘部隊全部逃散。

通常狀態下,都打殘了,也就拉倒了。

洪承疇不肯拉倒,打殘是不夠的,打死是必須的。

神一魁的四個頭領,抓了兩個,還剩兩個——紅軍友、李都司。

這個艱巨的任務,由曹文詔接手,他率領自己的兩千騎兵,開始了追擊。

接下來,是曹文詔的表演時間。

面對曹文詔的追擊,幾萬軍隊幾乎無法抵抗,連戰連敗,死傷近萬,主要原因,還是曹文詔太猛。

曹總兵是見過大世面的,最猛的八旗軍他都沒怕過,打半業餘的民軍,自然沒問題。每次進攻,他都帶頭衝鋒,打得民軍頭目膽戰心驚,時人有云:「軍中有一曹,西賊聞之心膽搖」。

這種說法是客觀的,卻是不全面的,因為曹總兵不但玩硬的,還玩陰的。

在追擊的路上,曹文詔的手下報告,他們抓住了一個叫李宮用的敵軍將領。

按日常慣例,處理方法都是拉出去砍了,但曹文詔想了想,對手下說,放了這個人。

此後的事情,用史書上的話說,「文詔乃縱反間,紿其黨,殺紅軍友。」

這句話的意思是,曹文詔放走了這個人,並利用他使了個反間計,忽悠了他的同黨,殺掉了四大首領中的紅軍友。

其實我也很想告訴你,這個反間計到底怎麼使的,只是我查了很多史料,也沒查個明白。

有一點是肯定的,對民軍而言,曹文詔,是最為恐懼的敵人。

人恐懼了,就會逃跑,逃無可逃,就不逃了。

神一魁剩下的,只有李都司了。

他很恐懼,所以他逃跑,但殘酷的事實告訴他,繼續跑,是沒有前途的。

所以他決定,不跑了,回頭,決戰曹文詔!

等等,再想想。

想明白了,不跑了,回頭,伏擊曹文詔!

沒辦法,對付這樣的猛人,還是伏擊比較靠譜。

他們伏擊的地點,叫做南原。

為保證圈套成功,他們圍住了附近的一群明軍,吸引曹文詔前來救援。

曹文詔來了,但在這裡,他看到了敵軍上千名騎兵,二話不說就追。

追到了南原,穿進了圈套,伏兵四起。

應該說,伏兵還是有點作用的,受到突然襲擊,曹文詔的部隊被打亂,曹文詔被衝散。

李都司估計是讀過史書的,至少看過淝水之戰,他當即派人在軍中大喊:曹文詔已死!

很快,就喊成了口號,鑒於曹文詔不知被衝到哪去了,所以這個謠言很有點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