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純屬偶然

山東的叛亂是個麻煩事,但要看跟誰比,要跟西北比,就不算個事。

據說朱元璋當年建都的時候,曾經找人算過一卦,大致內容跟現在做生意的差不多,比如這筆生意能做多少年,有什麼忌諱等等。

據說那位算卦的半仙想了很久,說了八個字:

始於東南,終於西北。

朱元璋建都南京,就是東南,按照這句話的指示,最後收拾他的人,是從西北過來的。

這句話看起來很玄,實際上倒未必。這位半仙懂不懂算卦我不知道,但他肯定是懂歷史的,自古以來,中原政權完蛋,自己把自己折騰死的除外,大多數外來的什麼匈奴、蒙古,都在西北一帶。

但就崇禎而言,肯定是不信的。因為對明朝威脅最大的,是後金。而後金的位置是東北,就算是被滅了,也是始於東南,終於東北。

但事實告訴我們,算卦這種事,有時是很準的。

西北很早就有人鬧事了,但原先並不大,最多就是幾十個人,搶個商鋪,拿幾把菜刀,鬧完後上山當匪,殺掉的最高官員,也就是個知縣,如果混得好,沒準將來還能招安,當正規軍。

到崇禎元年,事情鬧大了。

整個陝西、甘肅一帶,民變四起,殺掉知縣,只能算起步了。個別地方還幹掉了巡撫,而且殺完搶完且不散夥,經常到處流竄,到哪搶哪。

這種團伙,史書上稱之為流賊。

流賊的特點是,四處跑,搶完就走,打一槍換個地方。組織性不強。昨天搶完,今天就走,可以,昨天被搶,今天加入搶別人,也可以。成員流動性很大,但都有固定領導團隊。

當時的西北,類似這種團隊有很多,優秀的團隊管理者也很多。但久而久之,問題出現了,由於成員流動性太大,且沒有固定辦公場所,團伙成員文化又低,天天跟著混,時間長了,很難分清誰是誰。

為妥善解決這個問題,團隊首領們想出了一個絕招——取外號。

所以在崇禎元年,陝西巡撫呈交皇帝的報告上,有如下稱呼:

飛天虎、飛山虎、混天王、王和尚、黑殺神、大紅狼、小紅狼、一丈青、上天龍、過天星。

全是外號。

取這樣的外號,是很符合實際需要的。畢竟團隊成員文化比較低,你要取個左將軍、右都督之類的稱號,他也不知道是啥意思,而且這種外號,大都是神魔鬼怪,叫起來相當威風。

至於這上面提到的諸位神魔到底是誰,別問我,我也不知道。

鑒於該行當風險很大,且從業者很多,要是運氣不好,剛入行,把外號取好就被幹掉,也很正常。而且許多外號由於過於響亮,使用率很高,經常是幾個人共用一個外號,要搞清楚誰是誰,實在很難。

無論叫什麼,姓甚名誰,其實都無所謂,你只需要知道,當時的西北,已經不可收拾。

按一般史書的說法,這種情況之所以出現,是因為明朝末年,朝廷腐敗,經濟蕭條,貪官污吏,苛捐雜稅數不勝數,民不聊生,於是鋌而走險。

這種說法,就是傳說中的套話,雖說不是廢話,也差不多。

因為事實並非如此。

很多人並不知道,明朝末年的民間經濟並沒有蕭條,比如東南沿海,經濟實在太好,開生意做買賣,相當紅火,大家齊心協力,正在搞資本主義萌芽,蕭什麼條?

賦稅也沒多少,以往兩百多年,官田的賦稅,只有百分之十,民間地主的賦稅,最多也就收百分之二十。後來開徵三餉也才到百分之四十。當然,個把地主惡霸除外。

西北之所以湧出這麼多英雄好漢,只是因為崇禎運氣不好,遇到了一件東西。

中庸有云:國之將興,必有禎祥,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其實遇到妖孽,倒也沒什麼,畢竟還有實體,實在不行,找人滅了它。

崇禎遇上的,叫做災荒。

翻開史書,你會不禁感嘆,崇禎同志的運氣實在太差:

崇禎元年,陝西旱災。崇禎二年,陝西旱災,崇禎三年,陝西旱災,崇禎四年,陝西旱災……

災荒之後,沒有糧食吃,就是饑荒。

沒有糧食吃,就吃人。

對受災的人而言,吃人,並非童話。

據說當時西北各地的小孩,是不能四處亂跑的,如果沒看住,跑了出去,基本就算沒了。

注意,不是失蹤,是沒了。

失蹤的意思,是被拐賣了,沒了的意思,是被吃了。

據說,當時還有人肉市場,具體幹什麼買賣,看名字就知道。

說這麼多,只是想說,這並不是童話,也不是神話,而是真話。

既然有災荒,朝廷為什麼不賑災呢?

答案很簡單,沒錢。

此前有個經濟學家對我說,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是沒錢。

我表示同意,財政赤字太多,掙得沒有花的多,最後垮台。

但他看了看我,說:我說的沒錢,不是沒有收入,是沒錢。

有什麼區別嗎?

然後,他講了一個小時,再然後,我翻了一個月的經濟學,明白了區別。

我很想從頭到尾,把我明白的事情告訴你們。但如果這樣做,我會很累,你們也會很累,所以我決定,用幾句話,把這個問題說清楚。

明朝滅亡,並非是簡單的政治問題,事實上,這是世界經濟史上的一個重要案例。

所謂沒錢,是沒有白銀。

明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之一,到崇禎接班的時候,商品經濟已經十分發達,而商品經濟十分發達的標誌,就是貨幣。

明朝的貨幣,是白銀。

簡單地說,沒錢的意思,就是沒有白銀,沒有白銀,無論你有多少經濟計畫,有多少財政報表,都是胡扯淡。

舉個例子,陝西受災,朝廷估算,要賑災,必須一百萬兩白銀,但是就算你把皇帝的聖旨拿到陝西,也換不來一兩銀子,因為沒有白銀,所以無法賑災。

好了,下一個問題,為什麼沒有白銀。

先糾正一下,不是沒有白銀,而是白銀不夠。

為什麼白銀不夠?

這是個很複雜的經濟學問題,我不太想講,估計人也不太想聽。但不講似乎也不行,簡單說兩句。

用大家都能明白的話說,就是白銀有限,朝廷用掉了一兩白銀,未必能掙回來一兩,加上我國人民,素來以勤儉節約聞名,許多人拿到真金白銀,不喜歡花,要麼存在家裡,要麼溶掉,做幾個香爐、人像之類的,還能美化環境,所以市場的白銀越來越少。

更重要的是,明朝的商品經濟實在太過發達,經濟越發達,需要的白銀就越多,可是白銀就那麼多,所以到最後,白銀就不夠用了。這種現象,在經濟學上有一個通稱——通貨緊縮。

我知道,有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不用紙幣?

很好,如果你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很聰明。

但我要告訴你,在你之前的六百多年,有人問過這個問題。這個人的名字,叫朱元璋。

六百多年前,他就想到了這個問題,所以開始發行紙幣。

在經濟學中,有這樣一句諺語:棍棒打不垮經濟理論。

這句話的通俗意思是,無論你多牛,都要照規矩來。

朱元璋就是牛人,也要按規矩來。雖然他發行了紙幣,一千、一萬都印過,可惜的是,幾百年來,大家還是認白銀,就不認紙幣,再牛都沒用。

這個問題到此為止,多餘的話就不說了,你只要知道,崇禎同志是想賑災的,之所以賑災不成,是因為沒有錢,之所以沒有錢,是因為沒有白銀,之所以沒有白銀……

當然,之所以西北先鬧起來,除去天災、銀禍外,還有點地方特色。

西北一帶,向來比較缺水,比較窮困,比較沒人理,外加地方官比較扯淡,所以這個地方的人,過得比較苦。

生活艱苦,飯都沒處吃,自然沒條件讀書。

沒條件讀書,自然考不上功名,考不上功名,自然沒官做。

沒官做,也得找事做。

而西北一帶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當兵。

生活艱苦,民風自然彪悍,當兵是最合適的工作。

除了當兵之外,還有一份更為合適的工作——驛站。

驛站雖說比較小,但好歹是官辦的,也算是吃皇糧的,而且各省都有撥款,搞點潛規則,多少能撈點油水,養活自己,是不成問題的。

據統計,光是甘肅陝西,就有幾萬人指著驛站過日子。

崇禎二年(1629),驛站沒了。

之前我說過,被裁掉了,裁掉它的,是一個叫做劉懋的好人。

崇禎同志的運氣實在太差,災荒、錢荒、又奪了人家的飯碗,如果不鬧,就不正常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