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笛事件》之謎——山本禾太郎論

作者:山下武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我住在東京牛込區的矢來町。那時候的我還是個少年,常在柳町和若松町一帶的舊書店裡,獵取舊書。當時,我也就是十四、五歲。由於戰爭的影響,像樣的舊書已經杳無蹤跡,以書易書等買賣方式,也還沒有流行起來,不過,偶然也能找到一兩本好書。當然,作為一個中學生的我,還缺乏舊書方面的專門知識,就是買的話,也不過是利用剩在口袋裡的幾個零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書。

柳町的十字路口,有一家鈴木書店,這個書店的書架上,經常擺放著偵探小說之類的讀物。鈴木書店前邊的一個衚衕里,有一個很小的舊書店。有一天,我在那裡看到一本很有意思的舊書。作者的名字我不知道,首先吸引我的是那本書的裝幀。封面用紅、黑兩種顏色印刷,中央是一個很奇怪的假面的側面像。這很符合我這個喜歡獵奇的少年的口味,就把它買了下來。這本書就是以寫「犯罪事實小說」而聞名的作家山本禾太郎先生的代表作《小笛事件》,昭和十一年(1936年)由Profile 出版社出版。遺憾的是,昭和二十年(1945年)五月二十五日天亮之前,美國空襲東京的時候,我的兩千冊藏書,全部化為烏有。經過戰後混亂等漫長的歲月,我再次得到這本書,是將近三十年之後的事情了。

現在這本書的封底襯頁上,用鉛筆寫著購入日期: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我記得我是通過早稻田的二朗書房,買到這本書的,價格大概是一千日元,便宜得簡直讓我吃驚。若是現在,少說也得那個價格的十倍吧。而且,那本書是帶護封的,非常漂亮。這麼舊的書,還帶著原裝護封,簡直是個奇蹟。現在就連沒有護封的都很難買到了。

山本禾太郎戰前出版的單行本,只有這一冊,戰後也只出版過一個短篇集《抱茗荷之說》,和一部長篇《消逝的女人》。打那以後,正如人們所知道的,山本禾太郎先生極其寡作。自從大正十五年(1926年)六月在《新青年》發表的短篇小說《窗》獲得二等獎之後,空白較多,直至昭和二十六年(1951年)三月十六日,在神戶市長田區家中逝世,只發表長、短篇小說十餘篇。

尤其是好不容易登上了《新青年》這個大舞台以後,於昭和四年(1929年)在《新青年》發表了《針鋒相對》便沉默了,後來發表作品的陣地轉到了《Profile》雜誌,該過程著實讓人費解。

如果硬要我找出理由的話,主要因為這個作家,把寫小說作為業餘愛好。山本禾太郎從事過多種職業,青年時代曾經以顧問身份,參加過「浪花曲」的一個劇團,在各地流浪。跟《Profile》的關係,是因為他的好朋友,職業畫家迦納哲是《Profile》雜誌的發行人——熊谷晃一的智囊團成員。但是,他在《Profile》雜誌上,也只發表過《抱茗荷之說》等少數幾篇小說,表現並不踴躍。對此,九鬼紫郎認為:「禾太郎對那種現實性不強,只注重用詭計,欺騙讀者的偵探小說不感興趣。」這是否就是唯一的理由,我們不能不表示懷疑。當然,作為理由之一,還是可以被人接受的。

山本禾太郎充分發揮了他的創作才能的作品——根據實際發生在京都的殺人事件的審判記錄寫成的長篇小說《小笛事件》,正是這一理由的鮮明註腳。同時,自江戶川亂步《讀獲獎作品有感》對禾太郎的處女作《窗》發表評論以來,「不是對偵探小說感興趣,而是對偵探感興趣,注重犯罪事件解決的過程」、「屬於具有現實家氣質的一派」,已經成了偵探小說界對山本禾太郎的定評。這一派受到矚目的原因,被認為是「跟法官和警察有關的偵探小說愛好者」非常之多,而首屈一指的作家,則是檢察官出身的濱尾四郎先生。

順便說一句,江戶川亂步屬於「喜歡刺激性強的小說,注重小說的妙趣和寫法的巧妙」、「具有藝術家氣質」的一派,但他認為「全部都是記錄,也能寫出具有藝術家氣質的作品」。山本禾太郎使出渾身力氣、拉滿弓弦射出的長篇小說《小笛事件》,正是這樣一部作品,此事無需贅言。

《小笛事件》無疑是當時四十七歲的山本禾太郎成熟期的作品,長期的醞酸、縝密的構思、稿紙的頁數,都無愧於代表作的稱號。事實上,直到發表《小笛事件》為止,在《新青年》這個舞台上,大顯身手的山本禾太郎,只發表了八個短篇小說就沉默了。總算在《Profile》雜誌創刊號上重新露面之後,在經常投稿的同人中,存在感也是很弱的。

昭和八年五月創刊的《Profile》雜誌,於昭和十二年四月休刊,整整四年間堅持純偵探小說雜誌的特色,幾乎所有新老偵探小說作家,都在這本雜誌上發表過作品。試圖向純商業性雜誌方向轉換,改名為《偵探俱樂部》,打算再出發的時候,由於發行人股票投資失敗,被迫休刊,實在是太可惜了。昭和十二年,編輯二月號的時候,編輯部搬到了東京。決定每個月請一個特邀主編,在澀谷白十字召開「東京Profile大會」等等,扎紮實實地開始布局。第一個特邀主編是木木髙太郎,第二個特邀主編是海野十三。為了達到別開生面的效果,第三個特邀主編,就是法醫學專家高田義一郎,預告都打了出去,結果還是休刊了。戰後的昭和二十一年(1946年)七月,《Profile》雜誌易名為《假面》,發行人也轉到了神田的八千代書房麾下,出版十六開本的季刊,結果很短命,只出了五期。

《Profile》雜誌最早的發行人熊谷晃一,是一個商人家的少爺,一個地地道道的偵探小說迷。他把住在京都大阪神戶的西田政治、山本禾太郎、山下利三郎、戶田巽等人召集起來,經過長達兩年的準備,開始發行具有強烈的同人雜誌色彩的《Profile》。當初只是一種愛好,並沒有發展成商業性雜誌的打算。迦納哲來找山本禾太郎的時候,當時山本禾太郎並沒有表現出很大的興趣,因為他認為:這種雜誌的壽命是不會長久的,他在《偵探小說懷舊談》一文曾云:

「迦納哲對我說,熊谷先生說了,這個雜誌至少要堅持一年,於是我就跟關西地區的偵探小說作家,一起支援這個雜誌。出創刊號的時候,在京都市四條的八尾政,召開了創刊紀念會。我記得到會的有西田政治、山下利三郎等幾個人。雖然迦納哲作為主編,出了創刊號,但每期都是赤字發行,什麼時候休刊都有可能,大家多少都有些提心弔膽。誰知過去了一年又一年,雜誌出了一期又一期,竟然一直堅持了下來。

「東京方面甚至有人說:熊谷到底是個什麼人物啊,這樣一本雜誌,競然連續發行這麼多年,真是個奇蹟。我們也沒想到,這本雜誌會連續發行這麼多年。當時,出現了以《Profile》雜誌為中心,在神戶、名古屋、京都、大阪、仙台、札幌,甚至於中國的大連,都成立了偵探小說俱樂部,每月都有例會的盛況。《Profile》由九鬼澹擔任主編以來,跟首都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原來在京都的編輯部,也搬到了東京。但是,堅持了多年的《Profile》還是終於休刊,改名為《偵探俱樂部》。」

對山本禾太郎來說,《Profile》跟《新青年》一樣,給他留下了很多值得回憶的東西。但是,作為最早通過迦納哲參加了《Profile》雜誌的創作活動的中堅作家,在將近五年的時間裡,只在這個雜誌上,發表了四個短篇小說,一個接力小說,一個小故事,兩篇隨筆,一篇書評,一篇評論,一篇座談會紀要,上陣次數很少。此前在《神戶新聞》和《京都日日新聞》上連載的《小笛事件》,可以說是一部讓他揚眉吐氣的作品,但後來的山本禾太郎,還是一個典型的業餘作者的姿態,沒有什麼大的動作。

雖然山本禾太郎在《Profile》上,發表過一篇非常出色的短篇小說《抱茗荷之說》,但這是一部怪異氣氛很濃的作品,跟人們所標榜的「犯罪事實小說」相去甚遠。不過,他寫出這種類似夢野久作的《貼畫的奇蹟》、橫溝正史的《鬼火》的夢幻式、民俗性很強的偵探小說,並不叫人感到意外。在山本禾太郎那裡,怪異趣味與寫實作風,是同居一處的。一極是《抱茗荷之說》《從二樓墜落的人》《被封鎖的鬼屋》《幽靈照片》等,這些小說與其說是偵探小說,倒不如說是表現因緣命運的作品;另一極則是《窗》《小坂町事件》《八月十一日夜》等等大量抄錄審判記錄、描寫法庭審判場面的、具有佩里·梅森風格的寫實作品。

《抱茗荷之說》寫的是一對美麗的雙胞胎姐妹,為了一個姐妹倆都愛的男人,明爭暗鬥,斗敗了的妹妹遠嫁他方。但是,姐姐仍然不能原諒妹妹,假扮朝聖者,追到喜歡接待朝聖者的妹夫家裡,設計毒殺妹妹,不料卻把妹夫毒死。姐姐仍然不肯罷休,其後還是將生活窘困,帶著幼小的女兒君子、回到娘家的妹妹,絞殺後扔進水池,並讓君子背著一個很大的人偶回祖母家。君子長大成人以後,偶然脫掉人偶的衣服,發現人偶的後背上,寫著「抱茗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