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下共享太平之福 二、鄭和下西洋——震驚世界的壯舉

就在朱棣發兵安南的前一年,即永樂三年(1405年),又開始了另一件對後世影響甚大的事,這就是鄭和下西洋。鄭和曾七下西洋,其中六次在永樂年間,一次在宣德年間。

自明初以來,中國東南海上局勢很是動亂,不僅有安南的四齣擴張侵略,而且還殘存著許多反明勢力,有元朝的餘孽,有方國珍、張士誠的餘黨,還有沿海一帶反抗明朝統治的豪強武裝。他們不僅不遵守明廷的通海禁令,而且私自交通外國,往往為寇。廣東人陳祖義等因犯事逃到舊港(今蘇門答臘島巨港),招慕流亡,控制了這一通往西洋的交通孔道,許多海外貢使被攔劫,使明朝向海外的發展受到了限制。同時,南洋一些地方對明朝的情況不甚了解,或抱有敵對態度。靖難之役後,建文帝下落不明,是否會在海上糾集力量與朱棣對抗,也是未知之數。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為了顯示明朝在海上的存在,早在永樂元年朱棣便派了宦官馬彬出使爪哇諸國。但更重要的是朱棣想要通過鄭和下西洋建立他理想中的天下秩序。

1.天朝禮制體系——明成祖的遠大理想

天下秩序在一心要成為「盛世名王」的朱棣心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十分看重明朝、他自己的形象。鄭和下西洋是明成祖為實現他的天下觀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的的一部分。朱棣所要達到的是政治目的。那麼明成祖是怎樣設計他所理解的天下秩序,又依據什麼來設計這種天下秩序?我們可以通過一封敕書,看出朱棣想要建立理想世界。這封敕書是永樂七年(1409年)三月,由鄭和帶給「四方海外諸番王及頭目」的:

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體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載之內,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處,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業,不至失所。今特遣鄭和齎敕,普諭朕意:爾等祗順天道,恪遵朕言,循禮安分,毋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若有攄誠來朝,咸錫皆賞。故此敕諭,悉使聞知。

這封敕書,表達了來源久遠的儒家的天下觀:天子為天下共主,在天下共主下,無論遠近,無論種族,華夷無間,一視同仁。天子是天道、正義的代表,在他的主持下要建立和諧共存的天下秩序。而天子對四夷遠國是無所取的,在物質交往中實行「厚往薄來」的原則。香港黃枝連教授把這種天下格局稱為「天朝禮治體系」,我把它稱作「天朝禮制體系」。

在天朝禮制體系的格局之下:

(1)得到天命的天子君主天下,有責任向全天下的人「施恩布德」。

(2)天子有責任讓全天下的人「遂其生業,不至失所」。

(3)全天下的人都應該遵守天子的要求,「祗順天道」,「循禮安分,毋得違越」。

(4)在天子的監督之下,天下的人與人、國與國之間,「不可欺寡,不可凌弱」。

(5)天子要達到的目的是全天下「共享太平之福」。

這是把儒家天下為公的治國理想,向更大範圍、向全世界推行的一種嘗試。天下各國,「華夷無間」,不分彼此,都是大明天子的赤子。大明天子對其「撫字如一」。在經濟上,中央帝國對各國採取少取多予、「厚往薄來」的原則。在文化上,中央帝國向各國推行「聲教」,最終使全天下共享太平之福。

2.鄭和的身世和宗教信仰

鄭和出生於洪武八年(1375年),雲南昆陽(今晉寧)人,原姓馬。鄭和的家庭本是伊斯蘭世家,其祖先賽典赤··瞻思丁在成吉思汗西征時率軍投入成吉思汗軍隊,屢立戰功,後擔任雲南行省平章政事,治理雲南政績卓著,被追封為咸陽王。其子孫姓納、哈、馬、撒、賽、忽、沙等,世代居於雲南昆明、玉溪各地。鄭和是賽典赤的六世孫。他的曾祖父拜顏,娶馬氏;祖父稱哈只,娶溫氏;父親稱馬哈只,也娶溫氏。哈只,是一種尊號,按伊斯蘭教習慣,凡是到伊斯蘭聖地朝拜過的信徒,都可以享有這個尊號。鄭和兄弟二人,鄭和行二,哥哥叫馬文銘。鄭和還有四個姐妹。

鄭和小名三寶。雖然鄭和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也許四姐妹中有一個是他姐姐,一兄一姐,鄭和就這樣被呼為三寶吧。

明初,雲南還在元朝梁王控制之下。洪武十五年,明軍攻滅梁王,鄭和被俘入軍中,當時鄭和八歲。兩年後,洪武十七年(1384年)鄭和十歲,在南京進入皇宮做了宦官。後來,鄭和被撥給燕王朱棣使用,成為朱棣身邊親近的人。朱棣當年鎮守邊塞,巡邊和征討乃兒不花,鄭和都有可能隨軍。朱棣發動靖難之役,鄭和在軍中「多立奇功」。一般認為,這是指建文元年(1399歲)鄭和在北平城外鄭村壩之役中立有戰功,這一年,鄭和二十九歲。

永樂三年(1405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鄭和三十一歲。以後,永樂五年(1407年)、永樂七年(1409年)、永樂十年(1412年)、永樂十四年(1416年)、永樂十九年(1421年),奉命出使西洋。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鄭和曾受命到舊港,給賜其宣慰使印信。

宣德五年(1430年),於是,派鄭和第七次下西洋,這年,鄭和年五十六歲。三年後,鄭和於西洋返回途中,卒於印度古里,年五十九歲。

鄭和墓在南京城外牛首山。

鄭和立其兄鄭文銘之子為後,命鄭賜,字恩來。

鄭和出身於回教世家,是回教徒,為他出使西洋各國提供了優越的條件。但鄭和對宗教有一種包容的態度。他尊重佛教,並受戒為弟子,法名福善。這又使他在出使眾多佛教國家時有很多便利之處。

另外,鄭和還尊奉媽祖。媽祖又稱天妃,是中國人敬奉的靖海娘娘。

3.為什麼選擇鄭和做正使

《古今識鑒》卷八記載:鄭和「身高七尺,腰大十圍,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山過面,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如洪鐘,才負經緯,文通孔孟,博辯機敏,長於智略,知兵善戰」。據說,明成祖欲通西洋,問擅長相術的袁忠徹:「三寶領兵如何?」袁忠徹回答說:「三寶姿貌才智,內侍中無與比者,臣察其氣色,誠可任。」於是,明成祖朱棣就任命了鄭和統督部眾前往西洋,結果所至畏服。

這種記載或者不無誇張之處。但是,鄭和能夠在近三十年間,統率大隊人馬,出使三十餘國,顯然是才智過人的。

近年,在福建長樂顯應宮出土了明代雕塑像群,其中的巡海大臣,有人認為這就是鄭和的形象。

2003年10月,在印度南部城市,當年華人較集中的柯枝,發現了一尊鎏金鐵像,供奉在一座中國寺廟中,其裝束形象與顯應宮出土的巡海大臣像極為相似,據認為這也是鄭和像。

遠下西洋,出訪萬國,這是一項重大的使命。這樣重要的工作為什麼要用宦官擔任呢?這就與明朝的政治制度有關了。

朱元璋一再申明對宦官的禁令,不允許宦官干預政事,但只是不允許他們參與決策,而以宦官擔任政事,傳命出使,在洪武時期也是很經常的事情。朱元璋說:「大抵此曹只充使令,豈可使當要路,執政操權,擅作威福?朕深鑒前轍,自左右服役之外,重者不過俾傳命四方而已。」所以,洪武時期命宦官出使的事特別多,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明朝宦官與外官屬於兩個系統。宦官是天子和親王的私臣,是內官,是皇帝的家人,直屬於皇帝,所以,有關宦官的制度規定都寫在《皇明祖訓》中,與朱元璋對親王公主的規定並列。朱棣靖難奪位後,對宦官更為倚重,選擇宦官擔任使節,就是很自然也是很正常的了。鄭和在靖難之役中立有戰功,深得朱棣的信任,再加上他的個人才能和出身、宗教背景,選派他出使西洋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4.鄭和船隊的航海技術

鄭和船隊遠航,歷盡艱難險阻,但都能化險為夷,順利返航,在當時不能說不是奇蹟:文獻記載了當年航海的壯麗景象:

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視諸夷域,迥隔於煙霞縹緲之間。而我之雲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若歷通衢者。

鄭和的遠航船隊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船隻和航海技術。

鄭和船隊的規模是空前的,船隊由寶船、戰船、座船、糧船、水船組成,共大小船隻百餘艘。其中「寶船六十三號,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明代一尺相當於0.311米,大號寶船長曰138米,寬曰56米。船隊中還有二千料海船和八櫓船。據現代學者推算,二千料海船排水量約為1000餘噸。船隊各種人員包括官校、旗軍、勇士、火長、舵工、班碇手、通事、辦事、書算手、陰陽官、醫士,鐵錨、木埝、搭材等匠,水手、民稍,共27800餘人。船上備有充足的糧食、淡水、鹽、醬、茶、油、燭、柴,等等。

比鄭和稍晚,即西方史學家所說,進入了世界大航海時代。如果把西方著名航海家的航海規模與鄭和相比較的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