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天下一統 十、內遷大寧都司——始料未及的遺患

朱棣奪取皇位對明朝政治的影響是深刻的,它同時也給明朝的北部邊防留下隱患。為了奪取和鞏固皇權,朱棣藉助邊防力量,使之調頭向南,塞王的內遷、北京的經營都是為著鞏固統治和對付國內的反對勢力。朱棣的地位鞏固了,北部邊防卻空虛了。隨著國內秩序的穩定,朱棣把重點轉移到控制四夷的宏偉事業上來,為的是做一個超邁千古的蓋世雄王。然而,他的蒙古政策,並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北部邊防困擾了明朝近兩百年。

明朝弘治年間的兵部尚書馬文升說:

太祖高皇帝平一四海之後,以西北邊境與胡虜密邇,慮為邊患,故於甘州設立陝西行都司,寧夏設立五衛所,大同設立山西行都司,宣府設立萬金都司,古營州設立大寧都司,於遼東古襄平設立遼東都司,各統屬衛如臂指之相使,氣脈之相屬,以捍衛夷虜,又分封肅、慶、代、谷、寧、遼六王於甘州、寧夏、大同、宣府、大寧、遼東,凡百軍馬俱聽節制,以藩屏王室。若有寇賊侵犯,就命各王掛印充總兵征剿,各邊初無總兵鎮守巡撫官之設,彼時胡虜遠遁,邊方寧謐。

朱棣的即位,打破了北部邊防的這一格局。

朱棣以一隅之兵爭天下,必須先安定後方,鞏固地盤,並需要擴大自己的力量。安定後方,有兩點十分重要,一是號稱「善謀」、實力僅次於燕王的寧王朱權不要做梗;二是韃靼諸部不要乘機搗亂,如果能爭取他們加入自己的營壘則更好。《明史》說:

成祖從燕王起靖難,患寧王躡其後,自永平攻大寧,入之。謀脅寧王,因厚賂三衛,說之來,成祖行,寧王餞諸郊,三衛從,一呼皆起,遂擁寧王西入關。成祖複選其三千人為奇兵作戰。天下既定,徙寧王南昌,徙行都司於保定,遂盡割大寧地畀三衛,以償前勞。

這裡講燕王「靖難」之後做了三件事:徙寧王南昌,徙行都司保定,割大寧之地。朱棣不惜削弱北部邊防以奪取和鞏固皇位,這樣的代價實在是太沉重。

關於「盡割大寧之地畀三衛」,明人的記載是很多的。然而《實錄》、《明會典》等官書並無記載。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說:「靖難兵之起,三衛夷人從戰有功,故畀之(大寧之地),國史不書,莫可考焉。」茲舉私史數例:

鄭曉:《皇明四夷考》:

靖難初,首劫大寧兵及召兀良哈諸酋率部落從行有功,遂以大寧畀三衛,寧王移封南昌,徙行都司於保定為大寧都司。今三衛歲二貢,貢衛百人。

王世貞:《弇州史料前集》卷十八三衛志:

文皇從燕起靖難,使使以賂請,而兀良哈以騎來從戰有功,……文皇帝乃移王與其軍內地,而以其地畀兀良哈等,使仍為三衛,其官都督至指揮千百戶有差,約以為外藩,歲給牛具、種、布帛、酒食良厚。

嚴從簡:《殊域周咨錄》卷二十三:

靖難兵起,……盡拔大寧諸軍及兀良哈三衛胡騎,挾寧王入松亭關,趣援北平。永樂元年敕諭兀良哈部落曰:……今仍舊制。設大寧、福余、朵顏三衛,俾爾等統處軍民,鎮守邊境……乃廢大寧鎮,空其地給賞三衛夷人,每歲朝貢以為東北外藩。

朱鷺:《建文書法擬》上:

建文元年十月,靖難兵以寧王權及大寧諸軍、兀良哈三衛胡騎入松亭關,趣援北平,大寧空。(大寧既破……從官稍稍入城,陰結諸胡並思歸之士,瀕行寧王餞送郊外,伏兵擁寧王去,遂詔諸胡及護衛官校,皆從寧府畢發,而城為之空。其後,大寧棄與朵顏諸虜,而行都司遷保定。)

屠叔方:《建文朝野彙編》:

燕王靖難初,兀良哈騎兵先韃靼來助,遂棄大寧故地與之,以內邊為界。

談遷:《國榷》卷十七:

義旗初建,首下大寧,簡兀良哈三千騎為奇兵,立三千營,不忘其德,盡捐大寧地予之,割雄鎮以資伏莽。

此外,還有相當多的文章奏議均同此說。

在蒙古方面,記載此事的則有《蒙古黃金史綱》。

朱風、賈敬顏譯:《蒙古黃金史綱》:

永樂皇帝統帥自己少數護衛與山陽之六千兀者人,水濱之三萬女真人又黑城的漢人整兵來伐洪武皇帝之孫建文皇帝,捺銀印於頸而廢逐之。於是……永樂皇帝為君……號曰永樂大明。以擁立之功而賜與六千兀者人以三百大都。

這段話雖未確指以大寧地畀兀良哈之事,但卻有力地證明靖難時朱棣與兀良哈之間有過一筆政治交易。

日本和田清先生對以大寧畀三衛的說法表示懷疑。他認為此說是由於人們對建文帝的同情而將事實演義了。他說「三衛遠在北方的根據地,它既沒有被成祖收買的可能,也沒有脅從寧王的可能」。「成祖不但沒有得到三衛的援助,反而曾為制馭三衛費盡心機」。而且成祖還說過「今滅此殘虜,惟守開平、興和、寧夏、甘肅、大寧、遼東,則邊境可以永遠無事矣」這樣的話。成祖棄大寧,有「徐圖他策」的打算。只因為他的死,重置大寧的志願才未得實現。

類似的說法在明朝時便已出現,或為和田清之說所本。陳仁錫在《皇明世法錄》中說:

論曰:三衛地界宣、遼,為薊門之肩背,自大寧失而宣遼隔絕,昔人有血脈雍滯,肩背拘孿之恨,豈不信哉!世多以文皇畀虜為口實,爰考永樂、宣德有剿捕之詔,有宣捷之敕,除惡務本,曷嘗不廑門庭之誠乎?且文皇帝嘗語大學士金幼孜曰:今守開平、興和、大寧,邊境可幸無事。當日無棄大寧之意甚明。大寧棄斯開平難守,開平棄斯古北可慮,胡馬雲擾,誰階之厲?初以三衛偵虜,亦略仿漢倚烏桓伺匈奴。或謂喜處之可因以為間,雖藩離失而耳目在,計非全拙。乃市賞無藝,至為東西虜攘臂掛藉,譬養鷹而絛紲去手,又如之奈何!

儘管陳仁錫做了這樣一番辯護,但仍不能否認大寧失於朱棣之手:「兀良哈從征有功,文廟嘉其績,秩以都督,寵以三衛,於是徙鎮入於薊南,而畀其地。」即以「養鷹而絛紲去手」而喻之,其中也不無批評之意,至少得以「不慎」、「決策失誤」歸咎之吧!勞堪則將大寧的丟失,歸於朱棣等過分相信兀良哈的「誠款」所致,「永樂宣德之間,但知兀良哈之誠款,開平之艱遠,東勝之丁口不立,甘心棄土,略不顧惜,非往事之恨乎?」明朝滅亡後,顧炎武曾到北京一帶考察山川利病,他同樣認為大寧是由於靖難而放棄。

不管怎樣,朱棣無法逃脫丟棄大寧的責任。

朱棣以塞王起家,對擁兵守塞的諸王的力量有深刻的認識,因而對之十分戒備。除燕王外,塞上之王以寧王朱權的勢力最大。同燕王一樣,寧王也有爭奪皇位的野心。朱棣做了皇帝,寧王就成了最危險的人物。寧王要求徙封內地,正中朱棣下懷。但寧王請蘇州、錢塘皆不獲准,終於徙封南昌。《太宗實錄》載:

永樂元年二月己未,以大寧兵革之後,民物凋耗,改封寧王府於南昌。

三月壬午,改北平行都指揮使司為大寧都指揮使司,隸後軍都督府,設保定左、右、中、前、後五衛,隸大寧都司,調營所左屯衛於順義,右屯衛於薊州,中屯衛於平峪,前屯衛於香河,後屯衛於三河。設左、右、中、前、後五所,仍隸大寧都司。

如果不是有意放棄大寧,在內徙寧王之後完全可以保留原大寧都司衛所以戍守之,大寧都司遷於北京城南之保定,其衛所亦散置於北京周圍而於原大寧之地卻完全不設防,顯然是故意放棄大寧。與內徙寧王棄守大寧的同時,朱棣對兀良哈三衛則恩寵有加:

永樂元年五月乙未,敕兀良哈三衛官軍(按:三衛既已歸附,且從戰有功,故稱官軍),人等曰:朕嗣位之初,已嘗詔喻爾眾,……但有來朝者,悉授以官,俾仍居本地,歲時貢獻,經商貿易,一從所便。前阿哥歹、那海帖木兒、納哈出來寇廣寧,守臣擒送至京。朕矜其遠人,且各有父母妻子之思,曲宥其死,就令尚都等送還並諭爾知之。

不僅授官互市,而且為寇者亦曲宥之。固然,朱棣懷柔遠人的政策是一貫的,問題在於,為什麼明知兀良哈之不可靠,卻還要從大寧撤防呢?朱棣第三次北征,以兀良哈「黨逆」,曾回師擊之,為什麼不因而恢複在大寧的防禦設置呢?和田氏說:朱棣「出師未捷而崩於榆木川,重置大寧之志未得酬現」。我想,以朱棣「五齣漠北,三犁虜庭」之威,以南征交阯、遠出外洋之盛,是完全有能力恢複大寧的,不必臨死再為之嗟嘆。他可以遠出漠北,邊防線大大向北推移,因此用不著在大寧再設防,大概可以說朱棣就根本沒有「重置大寧之志」!

進而放眼看去,無論是明人陳仁錫等,還是日本人和田清氏,都忽略了一個前提,即朱棣是以普天下之主自居的。他自認為四海一家,無分內外,兀良哈與任何異族異類一樣都是他的臣民,對於那些殊方遠夷朱棣尚可不分彼此,厚往薄來,對於有功靖難的兀良哈格外眷顧就十分自然了。朱棣自己並不認為是放棄了大寧,因而也便無須有「重置大寧之志」。問題在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