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代雄主 三、煌煌文治

俗話說,馬上得天下,馬上不能治天下。朱元璋以武力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帝國。開國之初,武人受到優禮是可以理解的。三十一年後,建文帝努力提高文臣地位,正是適應時勢的轉變。但文臣地位的提高,武臣的權益則受到忽視,這勢必引起他們的不滿。朱允炆失敗了,歷史沒有給他轉向文治的機會。朱棣「靖難」,依靠軍人勢力提出誅「左班文臣」,自是他奪權的需要。但當其政權穩固後,必要用文人治理國家,文臣的地位也會相應地改變。這同樣是時勢使然。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率兵南下時,他的主要謀士僧道衍要求朱棣在功成之日要保留讀書種子,就是預見了時勢將要發生這種變化。

朱棣做了皇帝後,立刻適應了這種變化。他知道,人民絕不歡迎一個暴虐好殺的皇帝。永樂元年朱棣對他的群臣說:

為治之道,在寬猛適中,禮樂刑政有其序。……朕皇考……撥亂反正,不得已而用刑,特權一時之宜。及立為典常,既有定律頒之天下,復為祖訓垂憲子孫,而墨劓剕宮並禁不用。朕以菲德繼承大統,仰思聖謨,夙夜祗服,惟欲舉賢材,興禮樂,施仁政,以忠厚為治……以上不負皇考創業之艱,而朕於守成之道,亦庶幾焉。

又有一次,通政使趙彝等引奏一個山東男子,進獻陣圖。這本來是要迎合朱棣,獻媚取寵的。不料遭到了朱棣的批評。他說:

自古帝王用兵,皆出於不得已。夫驅人以冒白刃,鮮有不殘傷毀折。其得不死,亦幸也。朕居軍旅數年,每親當矢石,見死於鋒鏑之下者,未嘗不痛心,但出不得已耳。今天下無事,惟當休養斯民,修禮樂,興教化,豈復當言用兵。此輩狂妄,必謂朕有好武之意,故上此圖,以冀進用。好武豈盛德事?其斥去之。

為表示自己是一個偃武修文的明君,朱棣大肆張揚其事。他倡導儒學,優禮孔裔,不斷聚集文士編纂圖書,在他身邊總是簇擁著一批文人學士。朱棣本身似乎也真的溫文儒雅了起來。永樂朝的御用文人楊士奇稱頌說:「太宗皇帝御天下,慨然欲作新人,興起斯文。」朱棣將首先降附且長於文學的解縉、胡廣、黃淮、胡儼、楊士奇、楊榮、金幼孜等人羅置內閣。這些人「既榮稱於其身,暨其家之父子兄弟」亦皆「與被其榮」。然而,他們是以參贊機密、參與決策的名義進入內閣的。

1.文官制度趨於完善

正是這些人進入了內閣,肇始著明朝政治制度的重大轉變。洪武廢除丞相之後,由皇帝直接統轄六部,在行政管理上卻了一個環節。朱元璋曾一度設立四輔官。四輔官品位列公侯都督之後,但沒有參與決策的權力,不久罷設。後來,又仿宋制設立殿閣大學士,正五品,不過「侍左右,備顧問」,幫助皇帝處理公務而已。當時幫助詳看奏章的是翰林官和春坊官,他們可以「兼司平駁」。解縉、胡廣、楊榮等七人入直文淵閣,是在朱棣即位的當年九月。以文學侍從之官,進入決策行列,說明文官制度趨於完善,這是文治的重要標誌,也是國家成熟的標誌。但這時入閣的都是編修、檢討、講讀之類的官員,品秩不高,沒有部屬,也不專管什麼部門,各部門奏事也不得相關白。但隨著形勢的變化,內閣的地位越來越高,超越六部,成為決策的中樞,對後世政治制度影響甚大。

延攬人才,重視學校科舉

明朝自洪武以來,國學及府州縣學在全國普遍建立。朱棣繼承其事,重視學校教育。永樂四年三月初一,朱棣親自到太學祭祀孔子。在他親撰的碑文中說:「朕惟帝王之興,必首舉學校之政,以崇道德,弘教化,正人心,成天下之才,致天下之治。」他強調尊禮孔子,是因為孔子之道「至大」,「天下不可一日而無」。

明朝建立以後,恢複了科舉制度,但朱元璋用人,並不完全通過科舉。洪武十八年以後,科舉才成為定製。朱棣重視科舉,自永樂元年起每三年一次鄉試、會試,從未間斷。為了延攬、養育人才,朱棣命翰林院在各地入京會試下第的舉人中,挑選優秀者進入國子監學習,享受教諭的俸祿,以等後科再試。他還命從翰林院庶吉士中,選才學英敏者就學於文淵閣,供給紙筆、膳食、燈火費,並提供住房。明代選拔人才科舉逐漸重於薦舉。但永樂還不太拘於資格,楊士奇未經過科舉,陳濟是平民百姓,都被朱棣任命為遍修《太祖實錄》的總裁官。科舉制度在永樂一朝進一步完善,為以後歷代所因循,影響深遠。

《永樂大典》等圖書的編纂

在朱棣身邊,常常圍繞著一批批文人學士。在他的提倡下,文壇上一時歌舞昇平,台閣體詩、文、書法、繪畫大行其道。

朱棣稱儒學為「國家致治首事,不可視為迂緩不切之務」,稱「孔子代天立教,故萬世帝王敬事之」。他聚眾修書,除《四書五經性理大全》外,還有《孝順事實》、《為善陰騭》等。他下令購求天下圖書,說:「凡人積金玉皆欲遺子孫,朕積書亦欲遺子孫。金玉之利有限,書籍之利豈有窮也?」他還將儒臣所篡修的《周易大義》、《尚書直指》、《春秋直指》等「於齋閣書殿寢室各置一本,得備觀覽」。他常聽文學侍臣為之講解經典。他要求「於講說道理處必舉前古為證,庶幾明白易入」。他認為「帝王之學貴切己實用」,因而,「講說之際,一切浮汎無益之語勿用」,「士人之家稍余資,皆欲積書,況於朝廷可卻乎」,「書籍不可較價值,惟其所須與之,庶奇書可得」。朱棣絕不是個書獃子。

永樂文治堪稱盛事的莫過於《永樂大典》的修纂了。朱棣好大喜功,做事追求最大,追求建功傳世。永樂元年七月,他即位不到一年,就命侍讀學士解縉勁采天下圖書編為一書:

天下古今事物,散載諸書,篇帙浩穰,不易檢閱。朕欲悉采各書所載事物類聚之,而統之以韻,庶幾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耳。……爾等其如朕意,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理、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

就是說,要將天下圖書全部網羅一盡。第二年,圖書編成,朱棣賜名為《文獻大成》。但朱棣翻檢之後,還認為「尚多未備」,於是,再命姚廣孝主持重修。這次重修與永樂五年(1407年)十月完成,全書共2287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朱棣賜名為《永樂大典》。全書以《洪武正韻》分類編目,以韻目分列單字,按單字依次從各種書輯入與此字相關聯的內容,是我國有史以來最大的類書。《永樂大典》是永樂文治的重要標誌,也是明代的一項重要文化成就。《永樂大典》原書初藏於南京文淵閣,後移至北京,嘉靖、隆慶間曾摩錄副本一部。《永樂大典》正本毀於明亡之時,副本到清乾隆年間只存九千多冊,其後又有不少被儒臣們私自拿走。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燒的燒,搶的搶,至今全世界僅存數百冊。

《永樂大典》的價值在於它不加刪改,原原本本地保存了明以前的文化典籍。清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從中輯出已經失傳的書五百多種。其後清代學者從中也多有所獲。但是,清修《四庫全書》雖然部頭很大,許多書都按照統治者的意志進行了刪改,而且,在修書的同時對不合清朝意願的圖書嚴厲禁毀,被禁毀的圖書幾乎與收入《四庫》的一樣多。所以,一直被歌頌的乾隆修書不啻一場文化浩劫!

《永樂大典》的編纂,動用了三千多人,歷時三年之久,可謂盛事。但其時正是對建文帝忠臣殺戮追剿之時。殺戮與籠絡是相互為用的。明人將修《永樂大典》與宋朝修《太平御覽》相比,孫承澤《春明夢餘錄》中有這樣一段話:

陸文裕深曰:宋太宗平列國所得裸將之士最多,無地以處之,於是設六館修三大部書,命宋白等總之。三大部者,《冊府元龜》、《太平御覽》、《文苑英華》也。《御覽》外又修《廣記》五百卷。永樂靖難後,修《永樂大典》亦此意。余按,宋太宗詔諸儒編集故事一千卷,曰《太平總類》;文章一千卷,曰《文苑英華》,小說五百卷,曰《太平廣記》,醫方一千卷,曰《神葯普救》,總賜名曰《大平御覽》。若《冊府元龜》一千卷,乃真宗編也。文裕所考或未確乎?至靖難之舉,不平之氣遍于海宇,文皇借文墨以銷壘塊,此實系當日本意也。

朱棣刻意維護儒學正統,斥逐一切謗先賢、毀正道的言論和行為。永樂二年,饒州府一位讀書人朱季友,向朱棣獻上了自己的著作,據說其中「專斥濂洛關閩之說,肆其醜詆」。朱棣讀罷大怒,說:「此儒之賊也。」侍從之臣紛紛給朱棣出主意如何處置這位迂夫子。朱棣說:「謗先賢,毀正道,非常之罪,治之可拘常例耶?」中國有笞辱示眾抄家焚書的傳統,於是,他下令將朱季友押回饒州,「會布政司、府、州、縣官及鄉之士人,明論其罪,笞以示罰,而搜檢其家,所箸書會眾焚之」,「仍不準稱儒教學」。可見,當時讀書人是不準獨立思考的。

另一部值得注意的是永樂中所修的《太祖實錄》。

朱棣七月即位,十月就迫不及待地下令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