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百折不撓 二、建文帝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辛卯,皇太孫朱允炆根據太祖朱元璋的遺詔即皇帝位。即位詔書寫道:

天降下民,作之君。我皇太祖高皇帝受天明命,統有萬邦,宵衣旰食,弘濟民囏,凡事有益於天下者,無所不用其心。政教休明,規模宏遠。朕以眇躬纂承大統,恭依遺詔,於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十六日即皇帝位。夙夜祗懼,思所以克相上帝,以無忝皇祖之大命,永惟寬猛之宜,誕布維新之政。其以明年為建文元年,大赦天下。於戲!德惟善政,政在養民,當遵先聖之言,期致雍熙之盛。百弼卿士,體朕至懷。

這就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

同一天,安葬朱元璋於孝陵。他被謚以高皇帝,廟號稱太祖。守成之主彷彿都是受命於危難的。老皇帝的死像沉重的愁雲,壓在紫禁城上。那些未能醫好朱元璋病的醫官除一個外都被朱允炆殺了。建文帝下詔行三年喪。群臣請求以日易月。建文帝說:「朕非效古人亮陰不言也。朝則麻冕裳,退則齊衰杖絰,食則膻粥。郊社宗廟如常儀。」他讓禮部制定治喪的禮儀。結果決定,京官聞喪的第二天,身著孝服,頭戴烏紗帽,系黑角帶,赴內府聽遺詔。京官一律在本署齋宿,朝晡詣几筵哭。越三日成服,朝晡哭臨,一直到下葬而止。自成服後始二十七天之後服除。命婦要身著孝服去掉首飾從西華門進入宮內哭臨。諸王、世子、王妃、郡主、內使、宮人都要斬衰三年,二十七日服除。同時派行人頒遺詔於天下。在外百官,詔書到日素服、烏紗帽、黑角帶,四拜,聽宣遺詔,然後舉哀再四拜,三日成服,每日設香案哭臨,三日除。另外還要分別遣官到京致祭,祭物由禮部置備。

這時建文帝所倚重的有兩人,一是齊泰,一是黃子澄。

齊泰,溧水人,原名德。在洪武十七年舉應天鄉試第一,第二年成了進士,曾任禮部和兵部的主事。朱元璋以九年無過之臣陪祀,齊德被選中,賜名為泰。洪武二十八年從兵部郎中擢升為左侍郎。朱元璋曾經向他問詢邊將姓名,齊泰曆數無遺。又問各種圖籍,泰則從袖中拿出一本手冊請朱元璋覽閱,手冊所載簡要詳密,朱元璋大為驚奇。朱允炆做皇太孫時,很尊敬齊泰。朱允炆做了皇帝,便讓他與黃子澄同參國政,不久提拔他做了兵部尚書。

黃子澄,名湜,分宜人。洪武十八年癸亥貢入太學,明年京闈鄉試第二,乙丑會試第一,進士及第第三,先任翰林院編修,升為修撰。後兼春坊官,在東宮伴讀。朱允炆即位,提升他做太常寺卿,讓他與齊泰同參軍國重事。

另一名重要的謀臣,便是方孝孺。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寧海人。少年從學於宋濂,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以舉止端莊為朱允炆所重。蜀獻王聘其為世子師。建文帝即位召他為翰林侍講,第二年提拔為侍講學士,凡國家大政,都要向他諮詢。

這些人輔佐朱允炆,頗想有一番作為,企圖對明朝政治有所更張。

朱允炆即位不久,朝廷便連連下詔:下令文臣五品以上及州縣官推薦人才;下令省并州縣,革黜冗員;下令赦死罪、寬刑獄、蠲逋祖,賑災荒;下令天下軍戶單丁者放為民;下令天下直言,並舉山林才德之士。這年底,又下令賜明年田祖之半,釋放黥軍民囚徒還鄉里。新政於是次第展開。

朱元璋在遺詔中稱朱允炆「仁明孝友」,並非虛誇。他自幼聰穎好學,秉性純孝,很得朱元璋喜愛。洪武二十三年朱允炆十四歲,他父親皇太子身上長了個大■子,疼痛起來呼天搶地,十分痛苦。他侍候在身邊,含淚撫摩,晝夜不離。朱元璋看到這個情況,感動地說:「有子孫如此,朕復何憂?」兩年多以後,太子又得了重病,朱允炆侍病曲盡了苦心。不久,太子死了,儘管他十分悲痛,還是事事不逾禮制。居喪期間,允炆搞得形銷骨立。朱元璋很是心疼,安慰他說:「毀不失性,禮也。爾誠純孝,獨不念朕乎?」這時,他已經五天沒吃沒喝了。聽了朱元璋的話才吃了一點粥。他又提出要為太子服喪三年,太祖也不同意。但在三年內,他笑不露齒,不飲酒吃肉,不舉樂,不御內。有人勸他,他說:「服可例除,情須自致。」這時他的三個弟弟都還年幼。他親自撫育他們。白天一塊吃飯,晚上一同睡覺。朱元璋對此十分滿意。有一天他來到了允炆的寢宮,兄弟四人都在,朱元璋便隨口說出兄弟相懷本一身,允炆對道:「祖孫繼世宜同德。」得到了朱元璋大大誇獎。

洪武二十九年九月,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後,朱元璋便常常將軍國大事交給他裁決,一方面由於朱元璋年事已高,政務繁重,同時也想讓他練習政事。原來在太子在處理章奏時,就常常出於仁厚對刑獄多有減省。皇太孫仍然如此,當時朱元璋行嚴酷之政,朱允炆則濟以寬大。他曾經遍考禮經,參考歷朝的刑法志,將洪武名例律改定七十三條。朱元璋十分高興。他說:「吾當亂世,刑不得不重。汝為治世,刑不得不輕。所謂世輕世重也。」朱元璋臨死前不久,因有病常常暴怒,許多人因此遭到遣戮。朱允炆總是和顏悅色地侍候他。吃藥要親自嘗,如廁則親扶起,唾壺溺器都親手提獻。夜裡大家都睡了,朱元璋叫允炆卻呼無不應,應無不起,常常是一夜一夜地不睡覺。這樣,朱元璋的心情也稍稍好些;因此許多獲罪的人得了救。朱允炆的這些品性道德,很得遠近的讚頌。

但是仁厚與柔弱往往相連。朱元璋對此也不是沒有擔心,特別是他有著那麼多強悍的叔父。據說朱允炆生來臚骨稍偏,朱元璋因此常常叫他「半邊月兒」。一天夜晚,明月初升,有如一支銀鉤在雲間穿行,朱元璋正在讀書,恰巧讀到宋太祖詠月的詩。詩有「未離海底千山暗,才到天中萬國明」這樣的句子,很得朱元璋的讚賞。這時太子和朱允炆都在身邊,他想看看他們的才學,便指著天上的新月,讓他們以新月為題賦詩。

太子賦道:

昨夜延陵失釣鉤,何人移上碧雲頭?

雖然不得團圓象,也有清光照九州。

朱允炆賦道:

誰將玉指甲,搯破碧天痕,

影落江湖裡,魚龍不敢吞。

雖然他們才思敏捷,但朱元璋對他們的詩都覺得不滿意,既缺少蓬勃的活力,又沒有帝王氣象,特別是「不得團圓」、「影落江湖」更是不吉利,因而慘然不樂。

相反,燕王的氣質在吟詩作賦上,也反映出與他們的不同。一次,朱元璋出句,讓子孫們屬對。朱元璋說出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朱允炆對道「雨打羊毛一片氈」。對雖工整,但仍是柔弱無力。而朱棣在一旁則對出了「日照龍鱗萬點金」這樣氣概非凡的句子。朱元璋不免為朱允炆暗暗擔心。

然而,這樣一個仁柔的皇帝,面對強藩,為形勢所迫,不得不在一即位就把鞏固自己的地位提到日程上來。大臣們也一再提出這個問題。

首先是朱允炆向黃子澄提起。他說:

「先生憶昔東角門之言乎?」

「不敢忘。」黃子澄回答。

於是黃子澄與齊泰便開始策劃削藩。

這時,戶部侍郎卓敬也提出了削藩的建議。他說:「燕王智慮絕人,雄才大略,酷類先帝。北平形勝地,士馬精強,金元所由興。今宜徙封南昌,萬一有變,亦易控制。夫將萌而未動者,幾也;量時而可為者,勢也。勢非至剛莫能斷,幾非至明莫能察。」建文覽疏大驚,連忙將它裝入袖中,退回後宮。第二天,建文帝召見卓敬,問他這件事,卓敬說:「臣所言天下至計,願陛下察之。」朱允炆以為,削藩乃軍國機密,尚在謀議之中,絕不能為外人道。卓敬雖為戶部侍郎,但未令參與其事。再者,當時燕王雄踞北方,勢力已成,徙封於南昌也並非輕而易舉之事,而且齊黃諸人已有成算,因而沒有採納卓敬的建議。

此外還有高巍等人都提出了對宗藩的不同處理辦法。

高巍,山西遼州人,在洪武時為表彰他的孝行,曾命他以太學生試職為前軍都督府左斷事。曾對施政提過一些好的意見。後因斷事不稱旨處以遣戍,特旨許弟程代役。建文帝即位,高巍請求還鄉。不久遼州知州又應詔向朝廷推舉他,他因此赴吏部尚書言事,提出他的對宗藩處理的方案。他說:

高皇帝分封諸王,比之古制,既皆過當,諸王又率多驕逸不法,逆犯朝制。不削,朝廷綱紀不立,削之,則傷親親之恩。賈誼曰:「欲天下治安,莫如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今盍師其意,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如此則藩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臣又願益隆親親之禮。歲時伏臘使人■問。賢者下詔褒賞之。驕逸不法者,初犯容之,再犯教之,三犯不改,則告大廟廢處之。豈有不順服者哉!

這的確是個很好的建議。建文帝雖然表示讚揚,但似乎無意施行。大概他過分相信齊黃的「大小強弱勢不同,而順逆之理異也」之類的話了。

雖然他們提出的對付諸王的辦法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他們都看到了強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