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驍勇的燕王 三、被封

明洪武三年四月初七,冊封親王的大典正在宮中舉行。奉先殿內悄然無聲,端正地擺著五座寶冊案,殿前的丹陛上,東邊擺著十座寶冊亭。參加典禮的各項人員早已肅立在位。深沉的鼓聲中,皇帝朱元璋身著袞冕登上奉天殿的御座,鞭炮一響,司辰官報告典禮時辰已到,引進官四人引導皇太子,引禮官四人引導諸皇子一起從奉天東門走進。音樂聲起,皇太子及諸皇子登上奉天殿東陛,皇太子被引進奉天殿東門,侍立在皇帝一旁。諸皇子被引入丹陛拜位,在樂聲中向皇帝行禮。承製官從殿內捧出制書,由殿中門走出,站定,口稱「有制」,諸王全部跪下,承製官高聲宣制:「封皇子樉為秦王,棡為晉王,棣為燕王,■為周王,楨為楚王,榑為齊王,梓為潭王,杞為趙王,檀為魯王,從孫守謙為靖江王。」宣畢諸王俯伏在地。承製官由西門入殿,向皇帝跪奏傳制完畢,諸王在樂聲中再向御座行禮。隨後便是諸王輪流進殿接受冊寶了。先是秦王,後是晉王。單調而冗長的儀式,朱棣等得早已不耐煩了。這年他十二歲,他很希望像秦王那樣第一個接受冊寶,但他更羨慕像大哥那樣在前兩年被封為太子。父皇和百官只為他一人舉行典禮。而且,封了太子將來是要做皇帝的。親王不過是親王罷了。他正在遐想,引禮官已經走到他的面前。現在輪到他進殿領寶了,他跟在引禮官之後,由東門進入奉天殿,在樂聲中被引至御座前的拜位跪下,捧冊寶官在案前跪捧冊交給讀冊官,讀冊官跪傳後,把冊交給丞相。丞相接過冊,把它跪授給朱棣,朱棣把它交給跪在身邊的捧受冊寶內使。接著再照此順序再把寶接過來,交身邊的另一名捧受冊寶內使,隨著贊禮官的高聲呼喊,朱棣再一次向皇帝行再拜禮,禮畢,便在樂聲中,由引禮官引領出奉天殿,兩名內使分別捧著冊寶作前導把朱棣帶回自己的原位。內使把冊寶放在冊寶亭的盝匣里,退立於丹陛之東。朱棣儘管不甘心做個親王,但在他接過冊寶時仍然感到它沉重的分量。多重的冊寶啊!他站在殿前,說不清此刻的心情是什麼,好幾天之前他們便反覆演習今天要舉行的儀式,今天天還沒亮,他們就被領到宮牆外等候了。現在他感到有點累了,多麼想舒一舒筋骨啊,哪怕是仰望一眼大殿頂上無際的長天也好,但他不能,因為那樣會被指責為失禮。忽然他聽到贊禮官的一聲什麼呼喊,那是吳王、楚王接受冊寶的儀式也完畢了。他和眾親王在樂聲中再向皇帝行四拜禮,然後由內使在前面抬著五位親王的冊寶亭,他們跟在後面,由東陛下殿,樂聲送他們走出奉天東門。這次典禮,齊王、潭王、趙王、魯王因為年紀小而沒有參加。朱元璋派丞相承製官攜帶冊寶,分別授給他們,最年幼的則由保姆抱著行禮,儀式同樣很嚴肅,很複雜,就不必細說了。

親王所得到的冊寶都由黃金做成,十分精緻,寶,也就是金印,正方形,每邊長五寸二分,高一寸五分,都按周尺計算。正面用篆書刻著「某王之寶」。上面飾以龜紐。寶池也用金做成,大小正好容下金寶。寶篋兩副,一副盛寶,一副盛寶池。每副都有三重,外篋用木,描畫著渾金瀝粉蟠龍,紅紵絲襯裡,中篋用金鈒蟠龍,裡面的小篋裝飾如同外篋,裡面放有寶座,四角都雕有蟠龍,再描上渾金。座上裝有錦褥。金寶用銷金紅羅小夾袱包裹起來,篋外分別用紅羅銷金大夾袱覆蓋。冊是兩片金頁,每片長一尺二寸,寬五寸,厚二分五厘,也按周尺計算。金頁上下有孔,用紅絛串聯。開闔如同書本。冊下面墊有紅錦褥。冊盝用木刻成,上面用渾金瀝粉描繪的蟠龍。盝用紅紵絲襯裡。冊用紅羅銷金小袱包裹,盝外用紅羅銷金夾袱覆蓋。

親王的金冊上鐫刻著楷書冊文。朱棣的冊文是:

昔君天下者,必建屏翰,然居位受福,國於一方,並簡在帝心。第四子棣,今命爾為燕王,永鎮北平,豈易事哉!朕起農民,與群雄並驅,艱苦百端,志在奉天地,享神祇。張皇師旅,伐罪弔民,時刻弗怠,以成大業,今爾有國,當恪敬守禮,祀其宗社山川,謹兵衛,恤下民,必盡其道,體朕訓言,尚其慎之。

諸王得到冊寶之後,朱元璋即命將冊封皇子為親王的事詔告天下。禮部尚書奏請皇帝將詔書加印皇帝的寶璽,然後來到午門外為文武百官開讀。詔中寫道:

朕惟帝王天子,居嫡長者則必正儲位;其諸子當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國家。朕今有子十人,即位之初,已立長子標為皇大子,諸王之封,本待報賞功臣之後,然尊卑之分,所宜早定。乃以四月七日,封子樉為秦王,棡為晉王,棣為燕王,■為周王,楨為楚王,榑為齊王,梓為潭王,杞為趙王,檀為魯王,從孫守謙為靖江王;皆授以冊寶,置相傅官屬及諸儀已有定製,於戲,奉天平亂,實為生民,法古建邦,用臻至治。故茲詔示,咸使聞知。

詔書宣讀完畢,皇帝還宮,太子退後,全部儀式才算完成。

這一天,受到冊封的諸位親王要依次朝謝皇后、太子,親王之間又要互相致賀,丞相又率百官給親王祝賀。第二天皇太子還要向皇帝皇后道賀,百官也要進表箋給皇帝、皇后、皇太子道賀。京城內外的命婦,要給皇后道賀,依然是沒完沒了的鞠躬叩首,鳴鼓奏樂。百官命婦則要受到賜宴的款待,宮中上下,一片道賀之聲。

皇帝統治天下,自稱「受天明命,賴祖宗之靈」。諸子冊封為親王當然不能不告知天地祖宗。親王接受冊封后要選擇好日子到太廟致祭,以告知祖宗在天之靈。其實朱元璋未行冊封之前就已經前往太廟拜過了。那正是這個月的初三。朱元璋拜過太廟之後在奉天殿和文華殿上大宴群臣。朱元璋對廷臣說:

昔者元失其馭,群雄並起,四方鼎沸,民遭塗炭。朕躬率師徒以靖大難,皇天眷祐,海宇寧謐。然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朕非私其親,乃遵古先哲王之制,為久安長治之計。

群臣唯唯附和說:

陛下封建諸王,以衛宗祀,天下萬世之公議。

朱元璋接著說:

先王封建,所以庇民,周行之而久遠,秦廢之而速亡。漢晉以來,莫不皆然。其間治亂不齊,特顧施為何如爾。要之,為長久之計,莫過於此。

朱元璋所做的這一番論證,看來是從總結歷史經驗出發,以求得朱家天下的長治久安。朱元璋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這時明朝剛建立不久,內外都有危險。

這時明朝的主要敵人仍是元朝殘餘勢力,自元至正二十年(宋龍鳳六年,1360年)後,朱元璋的力量迅速壯大,他先後兼并了陳友諒、張士誠和方國珍等政權,於吳元年(1367年)命徐達等北伐中原奪取了元朝的山東諸郡。第二年,明朝建立,明軍繼續北進,攻下汴梁。八月逼近大都,迫使元順帝開健德門北遁大漠。這時以和林為中心的元朝皇室仍有相當的實力,所謂「整復故都,不失舊物。元亡而實未亡」。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的元政權稱作北元。北元勢力所及西自天山,東至呼倫貝爾湖,北抵額爾齊斯河及葉尼塞河上游,直至長城的廣大地區。北元的主要力量有兩支,一是據有陝西甘肅的河南王擴廓帖木兒,即王保保,他大約有四十萬人馬。一是控制遼東的納哈出,他大約有二十萬之眾。此外,雲南還在元朝宗室梁王的手中。整個北元,「引弓之士,不下百萬眾也,歸附部落不下數千里也,裝資儀仗尚賴而用也,駝馬牛羊尚全而有也」。不僅如此,遼東的女真,陝甘的西番,以及西域、高麗仍然都是北元羽翼。面對這樣的形勢,朱元璋不能不認真對待,暫時也只能採取「固守疆國,防其侵擾」的政策,在國內,懷念舊朝的情緒,忠於舊朝的遺民,狐疑觀望者貌合神離,遠遠沒有肅清。就在朱元璋冊封諸王的前一天,他下令「禁止蒙古色目人更易姓名」,表面上說是為了「別婚煙,重本始」、「厚民俗」,而實際則寓有監督控制之意。冊封親王以屏藩帝室的目的之一,就是針對明朝的這些內外敵人。朱元璋先後共生二十六子,其後封王而置於邊塞的就有西安的秦王、太原的晉王、北平的燕王、大寧的寧王、東北的遼王、宣府的谷王、大同的代王、寧夏的慶王、蘭州的肅王,這九王皆稱塞王,「莫不敷險隘,控要害」。

在告天下以冊封諸王的詔書中,朱元璋先申明他得天下是「賴將帥實力」,因而應該「先論武功以行爵賞」,隨後又不憚其煩地解釋為什麼「報功之典未及舉行」,而已先行封建了諸王。其意本在安撫人心,實際沒有提出令人滿意的解釋,先說是「緣吐蕃之境未入版圖」,又說是「尊卑之分所宜早定」。他的這番解釋實際上已經明確無誤地將諸王放在了與將帥對立的位置上了。他先行冊封諸王唯恐引起那些曾為創建朱明皇朝而流血犧牲的元勛宿將的不滿。所以朱元璋分封親王的另一目的不僅是為了對付國內可能出現的人民造反,更重要的則是企圖以眾親王與這些將帥相抗衡,以加強皇室的地位。內地的周王、齊王、楚王、潭王、魯王、蜀王都無不在要塞之地。

親王不僅享受歲祿萬石這樣優厚的物質待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