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1](節選)-2

四關於政治經濟學的一些問題

我們要以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平衡和不平衡,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的平衡和不平衡,作為綱,來研究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問題。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主要是生產關係,但是要研究清楚生產關係,就必須一方面聯繫研究生產力,另一方面聯繫研究上層建築對生產關係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這本書提到了國家,但沒有加以研究,這是這本書的缺點之一。當然,在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中,生產力和上層建築這兩方面的研究不能太發展了。生產力的研究太發展了,就成為自然科學、技術科學了;上層建築的研究太發展了,就成為階級鬥爭論、國家論了。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中的科學社會主義部分所研究的,是階級鬥爭學說、國家論、黨論、戰略策略,等等。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和不平衡是絕對的。上層建築適應生產關係,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或者說它們之間達到平衡,總是相對的。平衡和不平衡這個矛盾的兩個側面,不平衡是絕對的,平衡是相對的。如果只有平衡,沒有不平衡,生產力、生產關係、上層建築就不能發展了,就固定了。矛盾、鬥爭、分解是絕對的,統一、一致、團結是相對的,有條件的。有了這樣的觀點,就能夠正確認識我們的社會和其他事物;沒有這樣的觀點,認識就會停滯、僵化。

從世界的歷史來看,資產階級工業革命[48],不是在資產階級建立自己的國家以前,而是在這以後;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的大發展,也不是在上層建築革命以前,而是在這以後。都是先把上層建築改變了,生產關係搞好了,上了軌道了,才為生產力的大發展開闢了道路,為物質基礎的增強準備了條件。當然,生產關係的革命,是生產力的一定發展所引起的。但是,生產力的大發展,總是在生產關係改變以後。拿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來說,正如馬克思所說的,簡單的協作就創造了一種生產力[49]。手工工場就是這樣一種簡單協作,在這種協作的基礎上,就產生了資本主義發展第一階段的生產關係。手工工場是非機器生產的資本主義。這種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產生了一種改進技術的需要,為採用機器開闢了道路。在英國,是資產階級革命(十七世紀)以後,才進行工業革命(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法國、德國、美國、日本,都是經過不同的形式,改變了上層建築、生產關係之後,資本主義工業才大大發展起來。

首先製造輿論,奪取政權,然後解決所有制問題,再大大發展生產力,這是一般規律。在無產階級革命奪取政權以前,不存在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而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在封建社會中已經初步成長起來。在這點上,無產階級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有所不同。但是,這個一般規律,對無產階級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都是適用的,基本上是一致的。

這裡講發展大工業是對經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說得不完全。一切革命的歷史都證明,並不是先有充分發展的新生產力,然後才改造落後的生產關係,而是要首先造成輿論,進行革命,奪取政權,才有可能消滅舊的生產關係。消滅了舊的生產關係,確立了新的生產關係,這樣就為新的生產力的發展開闢了道路。

教科書在這裡承認社會主義社會中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的矛盾的存在,也講要克服這個矛盾,但是不承認矛盾是動力。

這一段[50]說批評和自我批評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這個說法不妥當。矛盾才是動力,批評和自我批評是解決矛盾的方法。

這一段[51]只說社會主義社會的特點是「團結一致,十分穩定」,不說社會主義社會內部的矛盾;說精神上政治上的一致,是社會主義國家強大的社會發展動力,不說社會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動力。這樣一來,矛盾的普遍性這個規律,在他們那裡被否定了,辯證法在他們那裡就中斷了。沒有矛盾就沒有運動。社會總是運動發展的。在社會主義時代,矛盾仍然是社會運動發展的動力。因為不一致,才有團結的任務,才需要為團結而鬥爭。如果總是十分一致,那還有什麼必要不斷進行團結的工作呢?

「決定因素之一」、「根本方法之一」[52],這個提法可以贊成。但是當作決定性動力,就不對了。要保證人們吃飽飯,然後人們才能繼續生產。沒有這一條是不行的。物質利益是一個重要原則,但總不是唯一的原則,總還有另外的原則,教科書中不也是常說「精神鼓勵」原則嗎?同時,物質利益也不能單講個人利益、暫時利益、局部利益,還應當講集體利益、長遠利益、全局利益,應當講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暫時利益服從長遠利益,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他們現在強調的是個人、暫時、局部的利益,不強調集體、長遠和全局的利益。

我們要教育人民,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了集體,為了後代,為了社會前途而努力奮鬥。要使人民有這樣的覺悟。教科書對於為前途、為後代總不強調,只強調個人物質利益。常常把物質利益的原則,一下子變成個人物質利益的原則,有一點偷天換日的味道。他們不講全體人民的利益解決了,個人的利益也就解決了;他們所強調的個人物質利益,實際上是最近視的個人主義。這種傾向,是資本主義時期無產階級隊伍中的經濟主義、工團主義[53]在社會主義時期的表現。歷史上許多資產階級革命家英勇犧牲,他們也不是為個人的眼前利益,而是為他們這個階級的利益,為這個階級的後代的利益。

公是對私來說的,私是對公來說的。公和私是對立的統一,不能有公無私,也不能有私無公。我們歷來講公私兼顧,早就說過沒有什麼大公無私,又說過先公後私。個人是集體的一分子,集體利益增加了,個人利益也隨著改善了。

關於勞動生產中人與人的關係問題,蘇聯教科書只有一句空洞的話,即社會主義制度下人與人的關係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的關係」[54]。這句話是對的,但是沒有展開,沒有分析,沒有接觸到實質問題。教科書沒有寫這方面的文章。所有制問題基本解決以後,最重要的問題是管理問題,即全民所有的企業如何管理的問題,集體所有的企業如何管理的問題,這也就是人與人的關係問題。這方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當然全民所有制的企業,集體所有制的企業,在所有制方面還要有它的變化,有它的發展。但是所有制的變革,在一定時期內總是有底的,總是不能沒有限度的。例如,集體所有制過渡到全民所有制之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它的性質總還是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當然將來還會從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過渡到共產主義全民所有制,達到了這一步,它的性質,在一定時期內又會沒有多大變化。可是在一定時期內,即所有制性質相對穩定的時期內,在勞動生產中人與人的關係,卻不能不是不斷變革的。例如我們的國營企業,解放以後,一直是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的性質,而在這十年中間,人與人在勞動生產中的關係,變化卻是很大的。在這方面,我們做了很多文章。要領導者採取平等態度待人;一年、兩年整一次風;進行大協作;對企業的管理,採取集中領導和群眾運動相結合,工人群眾、領導幹部和技術人員三結合,幹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不斷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等等。這些方面都是屬於勞動生產中人與人的關係。這種關係是改變還是不改變,對於推進還是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都有直接的影響。

在勞動生產中人與人的關係,也是一種生產關係。在這裡,例如領導人員以普通勞動者姿態出現,以平等態度待人,改進規章制度,幹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領導人員、工人和技術人員三結合,等等,有很多文章可做。生產關係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勞動生產中人與人的關係、分配製度這三個方面。所有制方面的革命,在一定時期內是有底的,例如集體所有制過渡到全民所有制,整個國民經濟變成了單一的全民所有制以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它還是全民所有制。但是,人們在勞動生產和分配中的相互關係,總要不斷地改進,這方面很難說有什麼底。原始社會的公有制度,時間很長,多少萬年都是同樣性質的,但是人們在勞動生產中的相互關係卻有很多變化。可以設想,將來全世界實現共產主義以後,人們在勞動生產和分配中的相互關係,還會有無窮的變化,但是所有制方面不會有多大變化。

關於產品分配,蘇聯教科書寫得最不好,要重新另寫,換一種寫法。應當強調艱苦奮鬥,強調擴大再生產,強調共產主義前途、遠景,要用共產主義理想教育人民。要強調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眼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要講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像他們那樣強調個人物質利益,不能把人引向「一個愛人,一座別墅,一輛汽車,一架鋼琴,一台電視機」那樣為個人不為社會的道路上去。「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如果只看到足下,不想到前途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