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六月飛雪

清晨,天色昏暗,赤彤色的雲海洶湧起伏,沉甸甸地擠壓著巍峨連綿的雪嶺冰峰,時而亮起一道道雪亮的閃電,悶雷隱隱不絕。

狂風怒舞,大雪紛揚,八百里崑崙銀裝素裹,皚皚蒼茫。

「嗚嗚」的風聲中,東面忽然傳來一陣陣高亢而激越的鳥鳴獸吼,驚雷似的在群山之間轟隆回震,滾滾不斷。一道熾光紫電似的劈過,雲層迸飛裂舞,「轟」的一聲,漫漫飛騎呼嘯衝出。

那群飛騎約莫兩千之眾,銀盔素甲,旌旗獵獵飛卷,狂飆似的穿梭下沖。當前三人共騎一鳥,白衣玉帶,身姿婀娜,臉容秀麗凝肅,竟是三個英姿勃勃的孿生女子。

當中女子桃紅纏頭,斜背赭紅龍角長弓,玉帶上纏繞可七條赤紅怪蛇;左首女子翠綠纏頭,腰懸淺綠玉柄彎刀;右首女子鵝黃纏頭,掌心托著一面黃銅圓鏡,鏡面搖晃,橙光閃耀。

三女所騎怪鳥形如巨雕,一首三身,六爪如鉤,雙翼舒張時長達五丈,黑羽如漆,頸毛赤紅,威風凜凜,鳴叫聲如金石並奏,赫然是西荒凶禽赤頸鴟雕。

雲海鼓舞,風雪茫茫,眾飛騎正叱呵齊呼,洶洶穿掠,忽聽鴟雕扭頭髮出一聲尖利刺耳的怪叫。

鵝黃纏頭女子柳眉一蹙,喝道:「是誰?」銅鏡一亮,黃光電射,劈入右前方那滾滾翻騰的彤紅色的雲層,立刻化作一道紫色熾芒,將四下照得通紅亮堂。

桃紅纏頭女子倏地翻手張弓,閃電似的抓起一條赤紅怪蛇,「咻」的一聲,朝著紫光最盛處怒射而出。

眾飛騎齊聲大喝,隨之彎弓射箭,一時萬矢齊發,銀光電芒,直如流川飛瀑。

那奼紫嫣紅的雲層之中,驀地響起「榴榴」的怪叫,既而「叮叮噹噹」脆聲爆響,箭矢激彈,衝天亂舞,一人淡淡道:「三危仙子匆匆忙忙,趕去哪裡?」

話音未落,赤紅怪蛇「嗚嗚」尖叫,突然急電飛回,「仆」的一聲,穩穩噹噹地纏在桃紅纏頭女子的玉帶上。

三女齊聲道:「金門山神?」神色大松,躬身抱拳。眾飛騎轟然盤旋,一齊行禮。

雲濤分卷,雪花四散,一個素衣老者斜身側騎在巨翼赤犬之上,八字灰眉,細眼如絲,滿臉怠懶神態,右手撐舉著一桿銅骨大傘,正是聞名大荒的金族「天犬黃姖」。

此人原為金族四大將軍之首、金族長老,亦是族中僅次於白帝、金神、王母、蓐收與陸吾的第六大高手。當年曾是西王母的三大授業恩師之一,後來卻因與她不和,辭去官職,隱居於金門山上,終日遊手好閒,以斗獸飲酒為樂,不復問金族之事。

桃紅纏頭女子道:「原來神上也收到青鳥的信訊了,那真太好啦……」

話未說完,杏花仙子已搶著道:「姐姐你真糊塗,神上趕來,多半是因為天犬吠兵哩。」桃花仙子白她一眼,似是嗔怪她多嘴攪事。

原來黃姖騎下天犬乃金族神獸,凶烈無匹,更有一奇怪習性,可感應天下刀兵烽火,只要有戰事發生,它必定朝其方向怒吠不止。

黃姖細眼一翻,嘿然道:「什麼青鳥?我可一概不知曉。今日是蟠桃會最後一日,老夫是去昆崙山找人斗狗的。桃花仙子,你們這般心急火燎地,難道也是去昆崙山斗鳥么?」

三女齊聲道:「不敢。昨夜得青鳥報信,昆崙山遭妖魔襲擊,諸族賓客危在旦夕,三危姐妹謹遵聖旨,趕往崑崙護駕。」

這三個孿生姐妹乃是金族鎮守三危山的城主,世稱「三危仙子」,大姐桃花仙子,其「龍角赤蛇弓」有雷霆霹靂之威,變幻莫測,素有「大荒第五名弓」的美譽;二姐綠梅仙子,善使「碧玉流冰」刀;三妹杏花仙子,其神器「電光鏡」與白帝的「金光照神鏡」、赤霞仙子的「流霞鏡」、百里春秋的「春秋鏡」……並稱天下五大名鏡,光若流電熾火,直可蝕金化鐵。

綠梅仙子柔聲道:「神上既已來此,不如和我們姐妹一齊前往瑤池救駕罷?」

黃姖哈哈一笑道:「我乃六族之身,逍遙自在沒人管,何必和你們小丫頭去趟這混水?結伴無妨,但我只管斗狗,救人護駕那可不關我事。」

三危仙子齊齊抿嘴一笑,知他嘴硬,當下也不辯駁,脆聲道:「多謝神上。」眾飛騎轟然附應,盤旋片刻,倏地朝下方衝去。

風雪更狂,白茫茫一片,三丈之外渾然不可視物。虧有杏花仙子電光鏡眩光縱橫,照耀出一條迷離萬狀的空中道路,眾人方得以駕鳥御獸,摸索沖掠。

這場大雪來勢突兀迅猛,四更時分方才飄起第一片雪花,短短一個多時辰之內便蒼蒼茫茫地覆蓋了整個世界;其風暴之大更是十年罕見,時有龍捲風迤儷呼嘯,引得雪崩山塌,轟隆巨震。如此頂風飛行,以三危飛騎之神速高效,亦覺艱難險惡,稍有不慎,便會被卷落摔飛,一命嗚呼。

眾人心下焦急,想到五族群雄受困風雪,與萬千妖魔苦戰,更感忐忑不安,恨不能瞬間抵達。只有黃姖騎乘天犬,怡然自得,斜撐銅傘,哼著一支不知名的小曲兒。

飛了小半時辰,隱隱聽見遠處群山間鼓號喧嘩,一浪又一浪,越來越響。眾人心中陡然高懸,細細辨聽,那鼓樂號角雄壯高越,竟似是金族軍樂,登時又驚又喜:難道其他援兵也已經趕來了么?當下齊聲高呼,加速飛行。

三危飛騎翻過巍巍雪嶺,忽聽「砰」一聲,一道紅光衝天飛起,雲海如霞,群山盡赤,崑崙主峰歷歷在目。萬千飛騎密密麻麻地環峰繞舞,烏雲似的起伏;瑤池水光波盪,人影憧憧,金族旌旗四處翻卷飛舞,遠遠望去,少說已盤集了兩三萬之眾。

一行巡兵騎鳥急速飛來,那隊長高瘦如竹竿,腰間懸了兩個紅葫蘆,「哐當」作響,遠遠便躬身行禮,大聲道:「拜見三危仙子。」突然瞥見黃姖,面色一變,又驚又喜,顫聲道:「黃將!」

黃姖皺眉道:「五糧液?」那人喜道:「正是末將。想不到黃將竟還記得末將。」

黃姖哼了一聲,笑道:「忘得了你的人,也忘不了你的酒。是了,你不是升作尉將了么?怎地變作巡兵隊長?莫非又是貪杯誤事?」

五糧液面上一紅,嘿然道:「黃將果然神機妙算,末將佩服。末將上月操演前,一不小心多喝了兩杯,喊錯了口令,故被王母貶罰,戴罪立功……」

此人原名伍涼野,乃是當年黃姖部下將佐,好酒如命。曾經以五糧自釀美酒,取己姓名諧音,名為「五糧液」,一時風靡金族。族人從此喚他為「五糧液」。

杏花仙子聽得不耐,大聲道:「五糧液,戰況究竟如何?陛下、王母現在何處?」

五糧液咳嗽一聲,道:「啟稟仙子,虧得陛下、王母運籌帷幄,五族群雄團結奮戰,我軍方得大獲全勝,全殲三萬鬼兵。陛下、王母現已返回崑崙宮歇息,各族貴侯也已回到貴賓館各自調養療傷……」

杏花仙子心下失望,皺眉道:「這麼說我們來得晚啦。」

綠梅仙子微笑道:「既然陛下、王母無恙,大家也都平安無事,我們便放心啦。」

杏花仙子瞟了瞟遠處歡呼吶喊的金族各路援兵,心有不甘,又道:「到底哪路人馬來得最為及時?今次是誰立了大功?」

五糧液微微一愕,嘿然道:「實不相瞞,族裡各路援軍趕來之時,鬼軍已經被盡數殲滅。今次立下大功的,都是族外之人。」

杏花仙子登時大為放心歡喜,格格一笑。

黃姖哼了一聲道:「既然不必藉助援兵便可輕易殲滅,聖女又何必興師動眾,讓大家平白跑這一趟?」

桃花仙子抿嘴笑道:「神上既是來崑崙斗狗的,又何必抱怨?五糧液,你說的族外之人究竟是誰?」

五糧液道:「說來話長……」

忽聽花炮轟響,絢光衝天,將漫天雪花映照得光怪陸離,有人「嗚嗚」吹角,高聲叫道:「各巡兵隊長聽令:速將眾城主、將軍領入『集賢閣』接風洗塵;各部弟兄隨巡兵使前往樂游山八百樓休息。」

人語嘈雜,一隊隊巡兵次第飛旋,將盤集主峰的諸多金族將領、士兵有條不紊地分別引往西、南兩方。

五糧液不敢怠慢,立即命巡兵將三危飛騎領往樂游山,自己則引著黃姖與三危仙子飛向南峰「集賢閣」。

黃姖怪眼一翻,正欲推辭,但聽五糧液說閣中有五十年陳釀無限量供應,登時灰眉一跳,心花怒放,將蹦到嘴邊的話也咽了下去。

南峰由數峰綿延交疊而成,成馬蹄形狀,又叫「馬蹄峰」。其勢高峻雄偉,絕壁萬仞,沿著山崖鑿有一行廊洞,迤儷蜿蜒,直轉入內壑。

內壑有一較為矮小的山峰,沿山脊建了大小七十二間玉石殿閣,綿延盤旋,煞是壯觀。此刻雖風雪狂肆,群山茫茫混沌,但那赤紅色的屋檐如紅線曲繞,仍若隱若現。

眾人騎鳥盤旋直下,在山脊雪地上立定,紛紛封印坐騎。金族眾將瞧見黃姖,都又驚又喜,一面寒暄交談,一面隨著各巡兵隊長朝那巍峨連綿的殿群走去。

大殿內爐火熊熊,溫暖如春,早已圍坐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