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諸葛亮非名師不拜

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磨難的諸葛亮很早就悟到:名師出高徒。必須要有一個出色的老師,才能有傑出的學生。從景升學院退學,隱居隆中後,他決心拜訪最優秀的學者,求教最出色的老師。

這時的襄陽一帶,聚集了司馬徽、宋忠、綦毋閭、潁容等全國一流的學者;梁鵠、杜夔等一流的書法家、音樂家;還有,被推為儒宗的邯鄲淳、隗禧等人。劉表對這些學者、專家,「安慰賑贍,皆得資全」。對正值求學時期的諸葛亮來說,襄陽真是一個名師雲集的好地方。

一天,諸葛亮與徐庶談起襄陽的名士。徐庶告訴諸葛亮,襄陽首屈一指的名士,還是當屬龐德公。最初,諸葛亮的姐姐就曾講起她老公公的過人學識,諸葛亮當時還是半信半疑。諸葛亮也記起姐夫說過,要想和龐德公學習本領,極不容易。這老爺子輕易不肯將真才實學示人。他選擇弟子,不分親近遠疏,但必須因材施教,量才施教。因而選擇徒弟時,非常苛刻。

諸葛亮聽了姐夫所言,擔心自己學問和功力不到火候,也就沒有正式向親家爹爹提出拜師的請求。今日徐庶再次提起龐德公,不禁讓他怦然心動,能不能成為龐德公的徒弟,也就意味著能不能成為出類拔萃的優秀人才。

徐庶告訴諸葛亮,龐德公現在隱居鹿門山,平時以農桑書琴自娛,高雅清白,隱逸自得。劉表多次邀他參政,他就是不肯出山。

諸葛亮也聽說過,龐德公珍視人格,傲視權貴,他的知己朋友有限。據說,龐德公與司馬徽是非同尋常的好朋友。司馬徽比龐德公小10歲,視龐德公為兄長,稱呼龐德公為龐公。

諸葛亮說:「聽你這麼講,水鏡先生與我親家爹爹是至交了!」

徐庶說:「至交自然是至交,但是司馬徽先生能夠在襄陽站住腳,能夠成為襄陽一帶的名流,還完全靠的是龐德公。」

徐庶見孔明不相信,就解釋道:「你知道,司馬徽先生剛剛來襄陽時,很少有人了解他,找他求教的人很少。後來,龐德公與司馬徽認識了,有人問龐德公對司馬徽什麼看法,龐德公說乃水鏡先生也。意思說司馬徽看問題特別清澈。就這一句話,讓司馬徽得了個『水鏡先生』的雅號,立馬聲名遠播,教館學生如雲。還有一位,龐統,字士元。少年時樸鈍,容貌有些怪誕,濃眉掀鼻,面如黑炭,沒有人認為他會是一位大才子。只有龐德公看重龐統。當時龐統還不到成年人,龐德公讓他拜訪司馬徽,告訴司馬徽:來人可謂鳳雛矣。當時司馬徽正在樹上採桑葚,龐統坐在樹下,二人一個樹上,一個樹下,開始談論問題。這一席談話,自晝至夜,司馬徽十分驚異,感嘆曰:『德公誠知人,此實盛德也。』稱龐統為當今荊州學士之冠冕,由此,龐統的名望開始大大提高。」

諸葛亮笑道:「真的嗎?那不成了神仙點石成金了嘛!」

徐庶對諸葛亮說:「如果龐德公賞識你,收你為他的弟子,那你的才識就會大長,就會名聲大噪,非同小可了。」

諸葛亮對親家爹爹刮目相看了,他決定親自登門求教。為了表示自己的虔誠和敬重,諸葛亮到了鹿門山,進了龐家門樓,見到龐德公,高呼「親家爹爹」,然後「撲通」跪倒在地,行跪拜大禮。

龐德公上下打量諸葛亮,見諸葛亮身材高大,溫文爾雅,英氣逼人,感到這是一個知書識禮,有些見地的青年。他想:既然要拜我為師,那就得看一看他的才學,於是說道:「看你英姿勃勃的神采,想必是志向遠大之人。我且問你,如果讓你為將,你應當具備什麼樣的才幹?」

諸葛亮抬起頭來,胸有成竹,從容不迫地回答:「夫將材有九。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而知其饑寒,察其勞苦,此之謂:仁將。事無苟免,不為利撓,有死之榮,無生之辱,此之謂:義將。貴而不驕,勝而不恃,賢而能下,剛而能忍,此之謂:禮將。奇變莫測,動應多端,轉禍為福,臨危制勝,此之謂:智將。進有厚賞,退有嚴刑,賞不逾時,刑不擇貴,此之謂:信將。足輕戎馬,氣蓋千夫,善固疆場,長於劍戟,此之謂:步將。登高履險,馳射如飛,進則先行,退則後殿,此之謂:騎將。氣凌三軍,志輕強虜,怯於小戰,勇於大敵,此之謂:猛將。見賢若不及,從諫如順流,寬而能剛,勇而多計,此之謂:大將。」

用現代漢語翻譯一下,諸葛亮這段話的意思是:考察一個將軍的才幹要有九條標準。講究道德觀念,懂得禮義廉恥,能夠關心屬下的冷暖,注意體察部下的功勞辛苦,這樣的將軍可稱之為:仁將。接受命令,不講條件,不考慮個人利益,以為完成任務犧牲而為榮,沒有因為活命而帶來恥辱,這是「義將」。不因為富貴而驕橫,不因為取得的勝利而自恃為強大,尊重屬下的人格,性格剛強卻能夠忍耐和忍受艱難困苦,這是為「禮將」。行為變化令人難以猜度,兵馬出動往往多個方向,遇到災禍,可以轉為幸福,面臨危難能夠從容以對,取得勝利,這是「智將」。對於令行禁止的部隊給予獎勵和賞賜,對於臨陣脫逃,不能執行命令的屬下,嚴厲懲罰;獎賞做得及時,處罰不考慮貴賤,這是「信將」。足下健步生風,氣勢逼人,善於鞏固陣地,擅長使用刀槍劍戟,這是「步將」。能夠攀登高地,涉足險隘,騎馬射箭嫻熟,衝鋒在前,撤退留在最後,這是騎將勇猛頑強,從不畏懼強大的敵人,不屑於小打小鬧,總想與強大的對手交手,這是「猛將」。能夠禮賢下士,思賢若渴,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樂於接受別人的批評,胸懷寬廣,意志堅強,作戰英勇而富有謀略,這是大將。

諸葛亮侃侃而談,龐德公仔細傾聽,不禁頻頻點頭。龐德公說:「你這九條,講了為將的才幹或者說是本能,但是這九條為將的標準當中,如何分高下呢?」

諸葛亮答:「將之器,其用大小不同。基乃察其奸,伺其禍,為眾所服,此十夫之將。夙興夜寢,言詞密察,此百夫之將。直而有慮,勇而能斗,此千夫之將。外貌堂堂,中情烈烈,知人勤勞,悉人饑寒,此萬夫之將。進賢進能,日慎一日,誠信寬大,閑於理亂,此十萬人之將。仁愛洽於下,信義服鄰國,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識地理,四海之內,梘如室家,此天下之將。」

意思是:選擇將領,應當根據能夠獲取戰爭勝利的需要。帶兵打仗,軍官的作用各有不同。能夠洞察隊伍中間出現的違紀分子,注意到不法分子的行為可能引起的危害和不良反應,能夠為部下所信服,這樣的軍官可以帶領十名士兵。能夠日夜為隊伍的興衰而操勞,察顏觀色,善於講話,此人可以率領百人的隊伍。講話乾脆利落,非常直率,富有鼓動性,而且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英勇善戰,此人可以領導千人的隊伍。相貌堂堂,儀錶出眾,富有感情,知人善任,體察下情,此人可以指揮上萬軍馬。能夠引進人才,具有吸引能人志士的魅力,處理每一件事務都很嚴謹,胸懷寬廣,講究誠信,舉重若輕,處理複雜情況不過談笑之間,舉手之勞,此人可為十萬之將。懂得將仁愛施於天下,威望和信義讓鄰國賓服,上知天文氣象,中知人情世故,下識地理自然,世界的事情,在他眼裡,如同家中的事情,這樣的人,可稱的上天下之將。

龐德公又問:「為將者所忌諱的弊端有哪些?」

諸葛亮不假思索,隨即答道:「夫為將之道,有八弊焉。一曰貪而無厭,二曰妒賢嫉能,三曰信讒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猶豫不自決,六曰荒淫於酒色,七曰奸詐而自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禮。」聽得出,諸葛亮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可謂深思熟慮。

龐德公不動聲色,又連珠炮似的接連提出幾個問題。

「天有七彩雲,地有五色土,人眾則形形色色。而人的外表與其內心不一定是相同的,你怎麼分辨兩面三刀之人?作為領軍人物應當注意軍隊的害群之馬,你說說,哪些人應當注意和防範呢?」

諸葛亮對這兩個問題沒有準備,一下子張口結舌,不知道如何表述才能圓滿。他沉吟很久,還是沒有想好如何回答。

龐德公這時說話了:「這可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呀!你必須要面對這個問題,找到準確的答案。這樣吧,你可以在這裡思考,也可以回隆中你的家裡思考,明日再來回答。」說罷,就離席揚長而去,將諸葛亮晾在了那裡。

諸葛亮跪在原地,一動不動,凝神思索。

龐德公因為內急,匆匆離席而去,出恭時又習慣找一本書籍慢慢地翻閱。當他一個時辰後,踱著方步,緩緩走進書房時,書童告訴他:「諸葛亮還在跪著哪!」龐德公聽了,怔了一怔,站住腳,沒有任何表示,轉身,徑自回卧室休息去了。

天慢慢暗了下來,書童走進課堂,燃亮了蠟燭。見到諸葛亮還愣怔怔的原地跪在那裡,便問諸葛亮為什麼還不回家?諸葛亮說,還沒有想到正確答案呢!

書童問:「明天再來不行嗎?」諸葛亮搖搖頭,說:「今天的問題今天一定要解答出來。」說罷,便閉上嘴,繼續凝神思索。

書童悄悄走了進來,看到諸葛亮還跪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