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考試」——鄧小平和法拉奇(5)

鄧小平說:「對毛澤東同志的評價,原來講實事求是,以後加一個恰如其分。」

鄧小平順利通過了「考試」,他的成績如何?歷史和人民都已經有了最好的評價。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法拉奇的中國之行,鄧小平與她兩次暢談,絕非是鄧小平的應急之作,而是他對一系列重要問題經過周密思考的結果。

據《鄧小平思想年譜》記載,就在鄧小平和法拉奇8月21日和23日談話之間的8月22日,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各小組召集人彙報會上說:「現在準備搞一個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主要把建國後30年的歷史清理一下。力求在十二大前的中央全會上通過這個決議,對過去的問題有一個統一的認識,作一個結束。」鄧小平還指出,「十二大就講新話,講向前的話。」

而就在通過法拉奇「考試」之後的整整10個月後,1981年的6月22日,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於北京舉行的第十一屆六中全會的預備會議上,他仍然強調如何看待毛澤東的錯誤問題。他嚴肅地說:「在前一段時間裡,對毛澤東同志有些問題的議論講得太重了,應該改過來。這樣比較合乎實際,對我們整個國家、整個黨的形象也比較有利。」「這樣站得住腳,益處大。對毛澤東同志的評價,原來講實事求是,以後加一個恰如其分。」

接著鄧小平還就《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起草和定稿發表了看法。他說:「我們原來設想,這個決議要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旗幟,實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評價『文化大革命』,評價毛澤東同志的功過是非,使這個決議起到像1945年那次歷史決議所起的作用,就是總結經驗,統一思想,團結一致向前看。我想,現在這個稿子能夠實現這樣的要求。」

1981年6月29日,出席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的195名中央委員、114名候補中央委員以及列席會議的53人,作為歷史的見證人,見證了這個「寫作長達一年,中間經過4000人討論,以後是幾十人的討論,政治局擴大會的討論和六中全會預備會議的討論等四輪討論」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最後通過的情景。

我想,4年之後,當鄧小平在會見義大利共產黨總書記亞歷山德羅·納塔的時候,他之所以高興地說他同法拉奇談了七八個小時,給他出了許多難回答的題目,並深有感慨地說他「總算通過了考試」,與《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正式通過並公佈於世是血脈相連的。

如今,這場特殊的「考試」早就結束並已經成為歷史。為了中國的未來,鄧小平在這場其實是自己給自己設置的考試中,到底能得多少分已經顯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鄧小平以他清醒的睿智、巨大的政治和理論勇氣給現代中國和世界贏得了穩定、發展、和平與進步。

鄧小平以他超群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給歷史和人民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