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交鋒與較量——鄧小平和赫魯曉夫(1)

赫魯曉夫這個名字,在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的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老少皆知。那是在中國和蘇聯是同志加兄弟的關係的時候,他是代表蘇聯老大哥來到中國並受到歡迎的。後來他成了「修正主義」的頭子,成了一個反面人物,共產黨國家把他叫作「反動派」。因為赫魯曉夫留著一個光光的腦袋,於是人們又給他送了一個不雅的綽號,叫作「赫禿子」。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毛澤東曾有過一句名言,使赫魯曉夫在中國更加出名並受到批判———「赫魯曉夫式的人物就睡在我們身邊」。後來,國家主席劉少奇就被激情燃燒的「紅衛兵」們稱為「中國的赫魯曉夫」。

赫魯曉夫到底是個什麼人物呢?

這位在斯大林去逝後就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的俄羅斯人,1894年出生在俄羅斯一個礦工家庭。1918年加入布爾什維克黨,1934年起任蘇共中央委員。1939年任中央政治局委員,1952年任蘇共中央主席團委員和中央書記處書記。在斯大林於1953年3月5日去逝後,蘇共中央書記馬林科夫接任部長會議主席不到10天,赫魯曉夫取而代之。同年9月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1964年被迫「辭職」。

赫魯曉夫頭腦靈敏,點子不少,但比較粗魯,脾氣暴躁,工作方法簡單。因其說話做事常常信口開河,莽撞失禮,所以在國際舞台上常常做出有失身份的事情。其當政期間,中國的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高級領導人曾訪問過蘇聯,赫魯曉夫也曾3次訪問中國。

赫魯曉夫比毛澤東小1歲,比鄧小平大10歲。他和鄧小平的交往基本上都是「打嘴仗」般面對面的交鋒。

毛澤東對赫魯曉夫說:「看見那個小個子了嗎?他非常聰明,有遠大的前程。」赫魯曉夫連連點頭說:「這個人可厲害。別看他個子低一點,他的智慧、思想水平很高。」

在鄧小平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期間,中蘇關係經歷了從結盟到對抗的巨大變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社會主義陣營發生了嚴重的分歧和爭吵。

鄧小平和赫魯曉夫的第一次見面是在1954年。

這年的9月29日,赫魯曉夫和部長會議主席布爾加寧、副主席米高揚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並參加中國國慶慶典。30日,毛澤東和劉少奇、朱德、周恩來、陳雲、鄧小平等主要領導人,會見了以赫魯曉夫為首的蘇聯政府代表團成員。

當時鄧小平只是很多副總理中的一位,中蘇友協的名譽理事之一,在國家重大活動中基本上不怎麼出頭露面,自然沒有引起赫魯曉夫的注意。

然而矮壯的赫魯曉夫要真正認識這位比他更矮的「來自四川的小個子」,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3年後的1957年,中共八屆三中全會剛剛結束不到一個月,毛澤東應邀率領中國黨政代表團於11月2日清晨離開北京,乘專機飛往莫斯科。此行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參加十月革命勝利40周年的慶祝活動;一個是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和64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代表團的副團長是宋慶齡。成員有鄧小平、彭德懷、郭沫若、李先念、烏蘭夫、陸定一、陳伯達、沈雁冰、王稼祥、楊尚昆、胡喬木、劉曉、賽福鼎等人。這是毛澤東第二次出國,也是最後一次出國。

當時,社會主義陣營的形勢,有了新的變化。尤其是在這年的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標誌著蘇聯在尖端科技和國防科技上居世界領先地位,無形中也給社會主義陣營增強了力量。一生中惟一一次參加國際會議的毛澤東在這次會議上說出了一句名言:「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東風終究會壓倒西風。」

也就是在這次會議期間的一次宴會上,毛澤東和赫魯曉夫私下裡交談時說:「我準備辭去國家主席的職務了……」

「有人接班嗎?」赫魯曉夫問了一句。其實他對此並不感到意外,因為半年前伏羅希洛夫已經帶回了這個信息,他只是隨口問道。

「有!我們黨內有好幾位同志完全可以,他們都不比我差,完全有條件。」毛澤東一邊說著,一邊扳著手指頭一個個地點起了名:「有劉少奇、鄧小平、周恩來……」

接著毛澤東還認真地給赫魯曉夫介紹起來:「第一個是劉少奇,這個人在北京和保定參加了五四運動,後來到你們這裡學習,1921年轉入共產黨,無論能力、經驗,還是聲望,都完全具備條件了。他的長處是原則性很強,弱點是靈活性不夠。」

「那第二個呢?」

「第二個就是鄧小平了。」毛澤東胸有成竹地說,「這個人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是我們黨內難得的一個領導人才呢!」

「唔,是的!是的!」說到鄧小平,赫魯曉夫似乎和毛澤東的看法一致,他連連點頭說,「這個人可厲害,我跟他打過交道,1956年是他來了,你可別看他個子低一點,他的智慧、思想水平很高。」

毛澤東一聽也笑了。因為他知道,赫魯曉夫說的「1956年是他來了」,講的是1956年2月11日,鄧小平、譚震林、王稼祥、劉曉等到莫斯科,會同已在莫斯科的朱德一起出席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事情。在這次大會上,鄧小平對赫魯曉夫的許多政治觀點是抱有不同意見的。

1956年2月14日,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的公開報告中提出了三個理論性的問題,即:和平共處的對外政策問題;存在著避免新的世界戰爭的可能性問題;在若干資本主義國家存在著通過議會爭取多數和平過渡到社會主義的可能性問題。簡稱為「三和路線」,即:和平共處、和平競賽、和平過渡。

中國代表團在討論這幾個問題時,鄧小平對赫魯曉夫「和平過渡」的提法是不同意的。這和毛澤東的觀點也是一致的。

大會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對斯大林個人崇拜問題進行揭露和批判。會上第一個出來點名批判斯大林的是米高揚。其他蘇共中央領導人也程度不同地表示了反對個人崇拜。

2月24日夜至25日凌晨,赫魯曉夫突然召集與會蘇共代表,作了長達四個半小時的題為《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全盤否定斯大林。隨後,在蘇聯內部逐級傳達。而沒有像以往那樣事先向參加「蘇共二十大」的其他國家代表通報。中共代表團也是在事後才得到蘇聯方面的通報的。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首先在西方公開披露。6月4日,美國《紐約時報》全文發表,一下子成了西方國家反共的把柄,在全世界引起了轟動,並掀起了一個反蘇反共的浪潮。

鄧小平看了赫魯曉夫秘密報告速記稿後,堅定地說:「斯大林是國際人物,這樣對待他是胡來!不能這樣對待革命領袖斯大林。」

「蘇共二十大」閉幕後,鄧小平一行於3月3日下午1點半回到北京。一個小時後,毛澤東就在中南海懷仁堂休息室召集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人開會。由鄧小平向毛澤東彙報參加會議的情況。

據說,毛澤東看到這份「秘密報告」的那個夜晚,他不停地吸煙,也不想吃飯,他失眠了。毛澤東似乎更加看清楚了赫魯曉夫這個人。因為毛澤東對於蘇共批評斯大林是有思想準備的,但像赫魯曉夫秘密報告這樣全盤否定斯大林,卻出乎他的意料,對「蘇聯過去把斯大林捧得一萬丈高的人,現在一下子把他貶到地下九千丈」,毛澤東很不贊成。不久,在毛澤東的授意下,《人民日報》發表了由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通過的《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一文。這篇由毛澤東親自執筆修改的文章對斯大林做了客觀而公正的評價,指出:「我們應當用歷史的觀點看斯大林,對於他的正確的地方和錯誤的地方做出全面的和適當的分析,從而吸取有益的教訓。」期間,毛澤東多次寫信或者召集鄧小平等領導人一起開會研究,說:「我們第一條是保護斯大林,第二條也批評斯大林錯誤,寫了《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那篇文章。我們不像有些人,醜化斯大林,毀滅斯大林,而是按照實際情況辦事。」

赫魯曉夫的向斯大林亡靈發難、指責斯大林是個暴君,是沒有對歷史情境進行具體分析的全盤否定,是缺乏冷靜的極端。斯大林確實有錯誤,但無論怎樣他與蘇聯的歷史是無法割斷的。赫魯曉夫的行為導致各國共產黨人大批退黨,波蘭發生流血騷亂,匈牙利更是全面動蕩,直到赫魯曉夫的坦克隆隆駛入布達佩斯,才算在血與火的交織中恢複了秩序。這使得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出現了有史以來的最尷尬的局面。

對此,「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毛澤東提出了他著名卻又奇特的評論:「我看有兩把刀子,一把是列寧,一把是斯大林。現在斯大林這把刀子,俄國人丟了。哥穆爾卡、匈牙利的一些人就拿起這把刀子殺蘇聯,反所謂斯大林主義。歐洲許多國家的共產黨也批評蘇聯,這個領袖是陶里亞蒂。帝國主義也拿這把刀子殺人,杜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