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三國演義 第92章 所謂義氣

關羽一聲吼,眾刀斧手被震得七葷八素倒了一地。

被一聲喝倒的人被周圍軍士紛紛拖走,眾人似乎也習以為常不見大驚小怪。關羽縱馬上前一步:「那小子,你當真是我舊部?怎的如此眼生?」

事到如今是也得是,不是也得是了。青奮硬起頭皮一陣對答。大意無非是自己跟隨劉關張多年,雖然轉戰南北但一直無甚戰功,命大的小卒而已。關將軍平素都管的大事,或未曾留意過自己也未可知。

「雲長,我看這小子鬼鬼祟祟,不可輕信!」徐晃事到如今也只能勸這一句了。這麼鬼祟的舊部,但凡沒喝高了的人大概都不會相信吧。

「我自有分寸。」關羽沒有喝高,當然也看出此間頗有不實之處。只是此人用這麼低劣的手段接近自己,對於自己這個敏感的位置來說,其動機便很有深意,只能將他帶回府上再做謀斷。

回到關府,關羽將青奮置在堂下,自己往座上一坐,高高在上喝道:「你究竟什麼人,再若含糊其辭,青龍刀今天斬汝狗頭!」

之前關羽的霸氣沒針對自己,青奮無甚感覺。此時對方雙目如電望將下來,青奮姦細頓時只覺身體發寒,兩腳發軟,意志里一股沛然大力壓將下來,靈魂被沖得好似一顫,差點就癱軟在地一五一十報出自己乃蠻洲隊姦細欲混進曹操身邊一刀殺之的事情。

萬幸,這事情沒真的發生。

也或是往日里混混生涯練出一股韌性,也或是幾番生死練出一股膽氣,也或是金鐘罩的佛門禪功練出一股定力,青奮雖然不停打顫卻是顫在心裡,心跳雖然已經超過一百二,外表看來竟然是面無懼色。

青奮面色鎮定,「以目視左右」。關羽見這小子之前武藝尚佳,此時又能在自己威壓之下而不癱倒也略感意外,小小也算得身手膽識過人了。看他眼色便揮揮手,曹操賜下的一眾僕人閑雜便都退出了正堂。

「關將軍在上,我其實乃是張飛將軍部下!」雖然當時一時衝動就跑了出來,但這一路上腦子不停盤算,畢竟是人類不是猴子,青奮再笨也該琢磨出笨主意來了。說是關羽舊部跟隨多年,媳婦也熬成婆了對方焉有不識自己舊部之理。但若換個對象說成張飛部下,這話可就由得自己海闊天空的吹了。難道關羽現在還能把張飛找出來對質不成?

「你是我三弟部下?」座上關羽面色動容。一個箭步已經躥到青奮面前,大手一把抓住青奮手腕,長髯飄動顯是激動異常:「我三弟何在?大哥何在?他們一向可好?」

武神的手力當真非同小可,青奮疼得齜牙咧嘴,這金鐘罩還是練得有點用的,若換了三天前,只怕連眼淚都要疼下來。

關羽見對方臉面扭曲這才驚覺自己失態,連忙鬆手。

「張將軍便在五關外一古城處,此時招兵買馬手下已有三千多人!聽聞關將軍投了曹操在許昌坐享富貴,大吵大鬧只是不信,就要發兵攻打五關來看個究竟。還是我等苦勸得住,派我來探個確實消息。沒想到關將軍真的降了曹操!」青奮捂著手腕如此這般九真一假的編織著故事。

關羽長嘆一聲,自己身處疑地確實難以自辯,這才把土屯之圍,約法三章的事情對青奮說了。

青某人對這段歷史自然早熟,但這時候也不能不裝出一副原來如此的樣子。關羽略略解說前情,疑心仍是稍存,又反覆探問張飛之事,見青奮說得頭頭是道,連張飛睡覺從不閉眼這等隱秘都說出來這才信了此人。

「三弟萬幸沒甚損傷,但不知大哥如今卻是何去向?」張飛這邊的心事放下一塊,劉備那頭就成了唯一擔心的對象。關羽被「困」在許昌,消息不通,眼前既然有人自然要打聽明白。

青奮知道劉備在袁紹那,可這會兒不能說,一說關羽直接跑了誰幫自己搭線殺曹操?於是只做搖頭晃腦狀:「我也不知,我也不知。」

「也罷!」關羽決心一下:「之前迫不得已降曹,如今既知三弟下落,我這就當前去相會!」

青奮大驚,連忙勸阻:「當初將軍與曹操所約為知道主公下落方去投奔,如今只得張將軍行蹤,曹操如何能放行?」

「這……」關羽也是一時沉吟,隨即道:「我且去向丞相稟明此事,若他不肯放行,我自掛印而走便是。」

青奮又搖頭:「將軍行止非是一人,連同二位夫人數十兵將,若有動靜曹操如何能不察覺。便是一時走脫了也定要派人追趕,關將軍便有萬人敵又豈能保得住兩位夫人平安。」

「曹操與我有約,想必不至於如此!」關羽捻須言道,卻也有些不很確定。

青奮繼續搖頭:「曹操與將軍約定是放行與主公相會,非是與張將軍相會,若要說起,違約的反是將軍!」

「如此卻如何是好?」若不知道兄弟下落這曹操的將軍也還做得,如今既然知道了,還在這坐享榮華那就如芒在背了。

話趕話地攆到這了,青奮都覺得自己口才簡直不亞於諸葛亮舌戰群儒那一出,沒想到自己竟然也有智者的天賦加成,忙不迭獻上最後一擊:「一來曹操必不會放將軍隨意離去,二來就是將軍怎麼機緣巧合走脫了,這段降曹的經歷也不好說,單就張將軍那裡也不知還要費多少口舌。他日若曹操使出反間計,便是主公、張將軍不疑,其他人也難保不起疑心。」

「我自坦蕩,何懼人言!」關公聽得這話,眼神一厲,喝然出聲。

青奮和對方眼光一對,肚子里有鬼頓時氣弱了三分,連忙低頭避開裝作沉思狀:「有了!我有一計,可以三全!」

「計從何出?」

「關將軍但走無妨,只是臨走之時順手帶走曹操首級!」青奮兩眼放光的圖窮匕首現。

「什麼?」這個大膽的計謀駭得關羽都是一驚。

「此計可以三全!」青奮沒管那麼多,還陶醉在出謀劃策的智者模板里:「一來曹操一死天下必亂,將軍說走就走想必也沒誰來攔;二來曹操首級正可表明將軍心跡,沒什麼比這更有說服力了;三來曹操名為漢相實乃漢賊,主公振興漢室,此賊必除!殺曹操亦是為主公平天下立下大功。」

「不可不可!」關羽連連搖頭:「曹操雖然作奸於漢室,但待我甚厚。他日若於戰場之上廝殺當無留情面,此時怎能行此齷齪之事?」

「曹操確實待公甚厚,但這都是收買人心之舉,將軍怎能與他當真?」聽到關羽毫不猶豫的拒絕,青奮急了。這古人就是死講義氣,關公更是個中表率。雖然自己很欣賞關羽講義氣,可這時候講義氣不是要自己命嗎?要換成現在某些小說人物多好煽動:有人對我壞,是壞人,殺了!——有人對我好,是我有利用價值,好處收下,人照樣不帶眨眼的殺了。——有人對我先好後壞,是露出奸人嘴臉了,殺了!——有人對我先壞後好,是看出我有潛力有靠山,小人一個,再殺!這樣的殺手多好利用!

「市恩也罷,賣好也罷,關某既然受了他的恩惠便不能做這種無義的事情!不然與禽獸何異?」關羽還是搖頭。

「關將軍與曹操恩義是小義,殺曹操以救天下是大義啊!」青奮幾乎要跳腳了,怎的臨門一腳踢不進啊?著急下把往日里論壇上那什麼大義小義的搬了出來。

「義就是義,焉有大小之分!」關羽正色,要好好教導眼前這小子:「義若分大小,便有私心。忠若分大小,便有私心。大丈夫於事於世,當頂天立地,有些原則,不是舉大義為名義就可以踐踏而過的。」

「就為了個人名聲,關將軍便不顧天下百姓、漢室基業了嗎?」早知道關公好面子好名聲,沒想到竟然到這個地步。

「與名聲無關!」關羽一揮手:「大義是面旗幟,當用大義遮掩小義的時候,私心便開始萌生。大義的旗號始皇帝打過,陳勝吳廣打過,黃巾賊打過,連曹操自己也打過。始皇帝焚書坑儒、修築長城難道不是為了國家安定的大義?陳勝吳廣肆意殺戮,強征暴斂難道不是推翻暴政的大義?黃巾賊如強盜過境寸草不生難道不是為了拯救黎民的大義?曹操操縱漢室權謀天下難道不是為了中興漢室的大義?若果論大義兩字,何不如大家一起歸降曹操,從此天下一統,百姓免於戰火安樂富足。豈非徹底的犧牲倫理小義成全百姓大義!」

青奮被對方駁得眨著眼睛沒話說。其實他原來在論壇上也看過一些這樣的爭論,一些人提出百姓是最重要的,是至高無上的大原則,其他的都是小原則、次原則。為了國家政權或者國家尊嚴或者義理之類的東西犧牲百姓的利益甚至生命是愚蠢的,是犯罪。如果日本統治中國能讓百姓生活過得更好,那麼在日本制下當五等公民也比在中國制下當一等公民要強得多——人格都是假的,國格是什麼?好吃嗎?

這樣的口水戰在現實里戰多少年沒個輸贏,兩派殺來殺去沒想到兩千多年前關公也給出了他的看法:所謂原則,是沒有例外的。有例外的,不是原則!

青奮又眨巴一下眼睛,像他這樣的混混其實對這樣高不可攀的道理一直沒真實感,看著論壇開戰就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