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晉燕爭雄 三、燕晉中原之爭

燕主慕容俊滅掉冉魏之後,繼續在華北四處出擊,攻城略地。先把佔據魯口自稱安國王的王午給滅了,然後又攻到了并州,最後將黃河以北的地方全部佔領。

這時黃河以南地區,大部分為各國已經投降晉國的降將所佔有。佔領陳留的是段氏鮮卑首領段蘭之子段龕。段蘭原來投奔了後趙,病亡後其子段龕繼職。後趙滅亡後,段蘭又從陳留遷到廣固(今山東青州西北)並自稱齊王,向東晉稱臣,封為鎮北將軍。還有前面提到過的洛陽守將周成,則是從冉魏投奔過來的。

慕容俊還想取山東、河南之地。他先看上了段龕的地盤,於是派人去招降段龕。段龕罵道:「我乃晉臣,豈降燕賊?」

燕使威脅道:「你不降,我們便要派兵來打。到時候你別後悔。」

段龕道:「慕容俊算什麼東西,也敢稱帝?我正準備向朝廷請命北伐呢,既然你們要來,也省得我費事了。」

雙方談判決裂,接下來就是戰爭了。慕容俊以慕容恪為帥,以陽騖為副帥,鮮於亮為前鋒,帶兵五萬渡過黃河去攻打段龕。

段龕嘴上說得厲害,但知道自己並不是燕國的對手,趕緊閉城不出,並派段薀向晉國求救。

這時,桓溫正在洛陽討伐姚襄,根本沒時間去救段龕。徐、兗二州刺史荀羨倒是從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處)聚集軍隊後出兵去救。但由於太遠,兵到琅琊(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南)時,段龕已經敗降於燕。荀羨便打算退兵。軍司郗曇說,咱們不能白白出兵一次啊。雖然段龕敗了,可這時候燕國剛剛佔領了陽都(今山東省東南部沂南縣)和汴城(今河南開封),守兵並不多。不如趁這個時候攻下這兩個城池。

荀羨遂向西進攻,先後攻破汴城和陽都,殺死守將慕容蘭和王騰,留下大將諸葛攸、戴遂、劉庄守城,然後還軍。

這次燕晉之戰,算是各有得失,不過燕國占的便宜稍大一些。

段龕投降燕國之後,慕容俊對他還不錯,封為伏順將軍。慕容俊覺得自己的首都設在薊城(今北京)對於爭奪中原很不方便,遂將首都遷到鄴城。

桓溫聽說燕都南遷,不由大驚道:「河南必危矣!」遂又上疏朝廷,再請移都洛陽,並請北伐。這時候東晉的望族大臣們都過慣了江東安逸的日子,並不想遷都,更不想北伐,於是紛紛以遷都會造成國家混亂等理由反對遷都,又以桓溫功高震主為由,不許桓溫北伐。

相王司馬昱便再次拒絕遷都,而北伐的事則交給徐、兗二州刺史荀令。

荀羨率軍北伐,先攻山茌(今山東長清縣東北四里),守將賈堅不敵,城破自刎而亡。這時慕容塵率援軍趕來,晉軍出城迎擊,荀羨親自指揮。正在大戰的時候,荀羨突然頭疼,大叫一聲掉下馬去,昏迷不醒。副帥郗曇急忙收兵,燕軍趁勢進攻,晉軍敗退,失掉山茌。慕容塵以賈堅的兒子賈活為山茌太守,然後帶兵北歸。

晉軍回去後不久,荀羨就病死了,郗曇被任命為徐、兗二州刺史。司馬昱又派郗曇北伐,又命豫州刺史謝奕也帶一支軍隊策應。哪知道軍隊尚未出發,謝奕就病卒了。司馬昱連折兩員大將,也覺得喪氣,但北伐仍然要繼續。於是以吳興太守謝萬為西中郎將,監司、豫、冀、並四州諸軍事,豫州刺史;郗曇為北中郎將,都督徐、兗、青、冀、幽五州諸軍事,徐、兗二州刺史。兩軍東西齊出,兩路伐燕。

謝萬是謝奕之弟,好談軍事,和當年的趙括一樣,也是個紙上談兵的人物,而且為人很是清高,不善於和下屬打成一片。他的三哥謝安當時還沒有做官,在謝萬的軍營里幫著做些事,見到謝萬一副瀟洒名士的樣子,擔憂地說:「你現在是元帥,不是藝術家。所以應當經常和手下部將們談談話什麼的,既拉攏人心,又建立威信。這樣才好指揮他們。像你這樣孤傲,可不是一個元帥的樣子。」謝萬於是召集諸將訓話,可是又不知道說什麼,乾脆用手中的鐵如意伸到前面隨便指了指,然後道:「諸將都是勁卒。」下面那些將校們見他指手畫腳的樣子,並稱大家為「勁卒」,反而都看不起他。

謝萬率軍駐紮下蔡(今安徽省西北部鳳台縣),又派征虜將軍劉建駐軍馬頭城(今湖北公安縣東北);郗曇率軍駐紮高平,以泰山太守諸葛攸為前鋒,攻打東郡(今河南省東北部和山東省西部部分地區)。不料,諸葛攸正與燕軍大戰於東阿時,郗曇又生重病,無法指揮軍隊,遂沒有進兵增援諸葛攸。諸葛攸沒有了後援,被燕軍數倍於己的軍隊擊敗,退回泰山。謝萬聽說諸葛攸打了敗仗,還以為燕國大軍要朝自己方向殺來,急忙退兵。底下諸將本就瞧不起謝萬,一聽要退兵,沒有一個人去提醒謝萬,都帶兵亂鬨哄地向南逃跑。謝萬沒有威信,整束不住軍隊。本來是後撤,結果成了敗逃。最後,謝萬隻帶著幾個親兵逃了回去。

慕容俊見晉軍不戰而逃,便派慕容恪、慕容評、陽騖、慕輿根等分率數路燕軍,渡河南下攻城,奪到了許昌、潁川、譙沛等淮河北岸的城市。晉廷非常憤怒,這是打仗么?簡直是放羊嘛,連放羊都不如!於是將謝萬廢為庶人,郗曇雖事出有因,但也有罪,降職為建武將軍。

謝萬廢為平民之後,他的三哥謝安(謝奕是老大)開始步入仕途。謝安在兄弟中排行第三,自幼聰明多智。四歲時,當時的尚書吏部郎桓彝(即桓溫的父親)看到他,大發讚歎:「這孩子風俊神清,以後肯定不啻於王東海(王東海即王承,是晉朝一代名臣)!」稍大一些,謝安更是氣宇非凡,甚至連被譽為「王與馬,共天下」的著名丞相王導都知道他,以至於當時的學童連他的讀書音韻都競相仿效,一時成為時尚。

謝氏渡江後,寓居在會稽(今浙江紹興)的東山。謝安年輕時無意仕途,每天跟支道林、王羲之、許詢、孫綽、李充等名士一起談文論詩,暢談玄理,還經常與他們一道游賞山水,藉以自娛。書法與文章的著名代表作《蘭亭集序》就是王羲之於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與這班朋友雅會蘭亭時所作。當時謝安也吟詩作文,以盡雅興。

在謝安盤桓東山,放情山水的時間裡,還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他和孫綽等人相約泛舟海上,不料後來起了風浪,一時間波濤洶湧,浪捲雲翻,同伴們都大驚失色,想要馬上返回。只有謝安一個人遊興正濃,吟嘯詩文,若無其事。划船的老頭看他相貌安閑,神色愉悅,便繼續向遠方划去。這時更加風急浪猛,小舟像一片樹葉在驚濤駭浪間翻轉,其他人驚恐萬狀,站起來喊叫,謝安卻從容地說:「如果都這樣亂成一團,我們就回不去了。」大家這才平靜下來,船得以平安駛回。從這件事上,大家才認識到謝安的心胸膽量,足以鎮安朝野。

青年謝安以名士風度聞名於當時,就在他流連於會稽山水的時候,也曾多次被舉薦出來做官。第一次是他年僅弱冠時,揚州刺史庾冰聽到他的聲名,幾次下郡縣敦請逼迫他做自己的屬下。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謝安只好告別自己喜愛的家園前去赴召。可是才過了一個多月,他便打道回府了。另一次是在七年後,大將軍桓溫征伐蜀漢時也關注到謝安的盛名,就上報朝廷讓謝安做他的司馬。謝安這回更加乾脆,以世道難行為由,婉言拒絕了桓溫的好意。

當時謝氏家族中,謝安的從兄謝尚等兄弟輩有很多人已做了高官。謝家門前經常是車水馬龍,門庭若市。有一次,謝安的夫人劉氏指著那些富貴的本家兄弟悄悄地跟他開玩笑:「大丈夫難道不應該這樣嗎?」謝安聽罷,手掩鼻口悄悄對夫人說:「恐怕我以後也不免要這樣。」

儘管謝安知道自己為了家庭的崛起不免要出仕,卻仍舊屢次拒絕朝廷的徵召。當時有人感慨地說:「安石不肯出,天下百姓可怎麼辦呢?」但也有人認為謝安不尊重朝廷,竟連續幾次彈劾他,並要朝廷對他施加禁錮,限制活動自由。面對外界的種種反應,謝安依舊穩如泰山,淡若池水,對此根本不屑一顧,直到他的弟弟謝萬兵敗遭到廢黜後,謝安為了保持家族地位,更為了使其經略得以致用,才決定步入仕途。不久後,謝安受桓溫之邀,擔任征西大將軍府的司馬。

燕國攻取淮北之後,慕容俊十分高興,雄心大發,決定實行他吞併天下的志向,開始在全國大規模徵兵,命令每戶百姓家只能留一名男丁,其餘都徵召入伍。後來因為老百姓受不了,農田無人耕種,又改為三丁抽二,五丁抽三。同時廣備糧草,打造兵器。正在躊躇滿志的時候,慕容俊卻得了大病,一病不起,到第二年正月病亡,時年四十二歲。

太子慕容繼位,只有十一歲。遂以慕容恪為監國太宰,總領朝政。以上庸王慕容評為太傅,副贊朝政;以陽騖為太保,慕輿根為太師,參輔朝政。

東晉朝廷因為丟了兩淮的大片土地,一直耿耿於懷,得知慕容俊已死,又想北伐,但卻選不出可以統兵的大帥,最後還是不得不命桓溫北伐。桓溫卻道:「燕國最可懼的不是慕容俊,而是慕容恪,有他在,不可伐。」東晉朝廷這才極不甘心地暫時放棄收復兩淮的打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