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神墓真相 第五章 主樓下到底埋著什麼?

收線之後,蕭可冷已經從驚駭中恢複過來,注視著那四個無奈收工的檢測工人,若有所悟:「風先生,八百萬英鎊買兩個人情,這筆賬值嗎?我有點……不懂,這就是古人『千金難買一笑』的意境?為了搏美人一笑,是不是男人都會一擲千金,面不改色?」

她不懂那架古琴里的玄妙,我更不想費力解釋,只想讓藤迦的靈魂有一個自由棲息之地。

我指向主樓,岔開話題:「小蕭,看來我們的探測又一次失敗了。」

四個工人領到了蕭可冷手裡的鈔票,但我們卻什麼都沒得到,除了那張白色報表裡的一長串「no」之外。沒有夾層、沒有不明磁力、沒有金屬機關,我們想像中該出現的,一項都沒看到。

這是一個很糟糕的開始,我跟蕭可冷簡短商量後,命令工人們放開手腳,加速拆解工作,如果在三小時內完成的話,工錢加倍。

在錢的誘惑下,帶隊的工頭買來了盒飯,工人們分為兩撥,輪流吃飯,進度絲毫不減。

日本工人踏實肯乾的作風讓我感觸良多,他們是這個商業化社會的底層民眾,但絕不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而是踏踏實實的埋頭幹活,用自己能夠接受的方式換取報酬。二戰後滿目瘡痍的日本城市能在短短的四十年內躍居「亞洲四小龍」,的確是一個難以置信的商業神話。

或許這種近乎木訥的「螞蟻啃骨頭」精神,才是聰明的美國人最害怕的。

如果沒有「甲午海戰」和「南京血案」,我們也許可以像大唐盛世時的中國人一樣,敞開心懷接受這個一衣帶水的狹小鄰邦,將所有的島民置於中國寬大的羽翼庇護之下,不過,現在這已經成了無法想像的神話。

眼看牆壁變成了一堆一堆的建築垃圾,蕭可冷的情緒持續低落,毫無進餐的慾望,已經不止十次問過我同樣的問題:「風先生,你期望我們會得到什麼?」

其實,答案已經寫在她眼裡:「一堆垃圾,一大堆垃圾。」

如果這是個錯誤的決定,我願意背負一切罵名。那張「九宮八卦雀殺陣」的圖仍然放在茶几上,四角各壓了一個杯子。陣勢的布局比例,從很多風水古籍中都能查到,我跟蕭可冷都瞭然於胸,她已經電話聯絡到了另外一個專做水利工程的公司,今晚或者明天便進駐別墅,進行水渠的修建工作。

大亨和小燕沒再出現,大概正在水之霧別墅那邊,時刻關注著十五億美金的走向。

下午兩點整,工人們提前二十分鐘完成了任務,將主樓地基清理乾淨。

拆解一座別墅遠遠比建設它容易得多,當我站在平坦的主樓地基上,心裡忽然充滿了莫名的傷感。或許當年大哥就是這樣站在空蕩蕩的荒地上,籌劃建築別墅,一個人——不,或者身邊還有手術刀曾說過的「藍妖、藍姬」雙胞胎姊妹花,他到底在尋找什麼呢?縱橫地球,踏遍天南海北的古墓,絕不是單純為了金錢寶藏那麼簡單。

工人們三三兩兩地坐在枯黃的草地上,幾個好奇心重的,不住地抬眼向這邊看著。瞭望塔上的人員還沒有接到撤離命令,無聊地倚在欄杆邊談天吹口哨。蕭可冷則是沉默地坐在水亭里,這種情況下,她心裡一定是跟我一樣,充滿了挫敗感。

接下來,我就該挖掘地基,建造「九宮八卦雀殺陣」,圓了關寶鈴的夙願。整個北海道之行的過程,所有不尋常事件,幾乎都是圍繞關寶鈴展開的。如果沒有她冒失闖入大門,就不會造成我跟日本人的直接衝突;沒有她的半夜失蹤,也不會有忍者突襲和神槍會的介入……太多的「如果」,都與她有關,直到現在,拆樓建渠。

「我錯了嗎?」我在地基上踱了差不多有一個小時,最後停留在原先洗手間的位置。關寶鈴的神奇失蹤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到現在為止,我清晰記得那件事給自己帶來的巨大震撼,並且永生難忘。

「咕嚕、咕嚕嚕……」

我的耳朵里接聽到一些古怪的聲音,立即抬起頭,向四周張望。沉思的時間太久,自己的腦子有些木木的感覺,幾乎停止運轉了。

「咕嚕嚕嚕……」那種聲音就響在腳下,我下意識地向後一跳,像是沙漠里睏倦的旅人不小心踩到了響尾蛇的尾巴一樣。

「風先生——」蕭可冷遠遠地向我叫起來,應該是察覺到了我的異樣。

我抬頭看了一眼正在西斜的太陽,一種似曾相識的神秘恐怖感正悄悄襲來,因為我又一次聽到了水泡聲。毫無疑問,這種聲音就是我初到尋福園時聽到的,伴隨它而來的,會是關寶鈴的神秘失蹤。

蕭可冷迅速跑過來,站在我身邊:「風先生,您臉色很差,怎麼了?」

我極力抑制著自己的激動:「小蕭,我聽到了水泡聲,就來自地下。」直覺上,水泡聲來自我面前一米開外的地上,但那裡只有一大片殘缺的混凝土地面。工人們已經把碎片和塵土清除掉,灰黑色的混凝土乾乾淨淨,表面上沒有什麼縫隙或者孔洞。

蕭可冷俯身看了看,無奈地搖頭:「是不是幻覺?看起來,這個地方完全正常。」

水泡聲持續響著,但看起來她一無所知,什麼都聽不到。我用力摳了兩下耳朵,那種來自於幽深水底的咕嚕聲,令我聯想起「通靈之井」里泛起來的構成神諭的白色水泡——「難道這別墅下面,也是一口無限深邃的怪井?」

「小蕭,要工人向下挖掘,我要知道地下埋著什麼,快!」我固執地大聲吼叫起來,相信自己的直覺是沒錯的。

只要有錢賺,工人們才不在乎要幹什麼,挖土掘坑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半小時後,我面前便出現了一個直徑兩米、深度一米半的大坑,刨開五十厘米厚度的混凝土地面後,下面是黑色的普通泥土,與北海道千里沃野上的泥土沒什麼兩樣。

我跳進坑裡,跪在地上,把耳朵貼在帶著土腥味的泥土邊。水泡聲來自下面,忽遠忽近,感覺它們正源源不斷地從幽深的水底升上來。

「就在下面,繼續挖,繼續挖——」

工人們面面相覷,看來是把我當成瘋子了。

蕭可冷苦笑著,無言地取出一疊鈔票在半空中晃了晃。它們比任何口號都好用,工人們立刻幹勁十足地繼續挖土。終於,在土坑的深度到達三米時,其中一個工人的鐵鍬發出「當」的一聲脆響,那是鐵器與鐵板撞擊時的動靜。

所有的人都精神一振,加快動作,很快,坑底出現了一塊黑黝黝的鐵板,敲起來噹噹有聲,只是鐵板的邊緣埋在土裡,範圍應該極大,而且厚度至少超過十厘米。

我迫不急待地跳下坑裡,拿過鐵杴,持續地在鐵板上敲打著,然後仰頭向上對著蕭可冷叫:「小蕭,馬上安排一輛輕便挖掘機過來,我懷疑這鐵板至少有五十厘米厚度,延展範圍十五米見方以上。」專業知識告訴我,鐵板的下面遮蓋著一個空間,這才是尋福園別墅里真正的秘密。

蕭可冷還沒來得及打電話,我再次命令:「讓射線檢測車過來,我想看看下面藏著什麼。」

挖土的工人們退出去,一個叫「信山」的檢測工人跳了下來,手裡握著灰色的檢測棒,臉上滿是驚愕和好奇。按照常識推算,射線探測的距離最遠可以深入地下十五米左右,將射線發生器的功率調到極限時,更是能探測到地面下四十米內的金屬物質。

所以,我理解信山的驚愕,他們的機器應該早能發現這鐵板的存在。

他按動了探測棒手柄上的紅色按鈕,按鈕邊的一個液晶窗口立刻亮起來,一組阿拉伯數字不停地變化著,但卻始終在零與五之間徘徊。信山的娃娃臉上堆積的愕然越來越多,到最後忍不住低聲叫著:「不可能吧?明明面前放著一大塊金屬板,探測表卻顯示沒發現任何金屬元素,難道這塊鐵板對射線的吸收等於零?」

坑頂上的人都在緊張注視著我們倆,經過二十分鐘的探測後,信山詫異地停止了進一步的動作,瞪著眼睛對著我:「風先生,機器是完好無損的,我只能說,射線對這金屬板無法識別,因為它根本不能讓射線的速率和衰減發生變化,所以,機器無法感知到它的存在,也就沒法知道,鐵板的後面有什麼。它像一堵牆,把我們的探測路線堵死了。」

他說的情況,應該會在射線遇到十厘米以上厚度的鉛板才會出現,但腳下這塊,無論如何不能說是鉛板。

「我的從業年齡超過四年,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碰到。即使是鉛板,也該顯示射線被它屏蔽或者吸收,另外的黃燈和紅燈至少有一個會亮,但現在什麼都沒有。」信山蹲下身子,取出一柄鋒利的小刀,在鐵板上颳了幾下,發出「嘎吱嘎吱」的怪聲。

他又一次仰起臉苦笑:「看到了嗎?這柄刀的刀刃在鍛造時添加了特殊的催化劑,鋒利到能在銅板上自由刻字的程度,遇到再優質的鋼鐵,也該留下劃痕才對,但現在什麼都看不到。我敢說,這是一塊極其稀少的金屬板,風先生,這個發現,足以讓你揚名天下。」

果然,他用力划了十幾下後,這塊鐵板上沒留下哪怕是最輕微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