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久美子走出旅館。此時此刻,她才感到恢複了個人的自由。從此往後,真正是獨自一人了。在回到東京以前,她可以盡情地大游特游一番了。失去自由,旅遊的樂趣就無從領略。

沿著旅館前面的路照直走去,兩側全都是正面裝有格子式門窗的房屋,頗具京都特色。籬笆低矮,門庭古樸。還有挑著「甜酒」幌子的酒家。它也不像一般的店鋪,門面好似古玩店,擺放著一些茶具,側面有一小門,由此門可進入籬笆。

街上行人稀少。透過屋脊,可以望見八坂古塔。就這麼不辨東西南北,信步而行,令人心曠神怡。她稀里糊塗地走著,一直走到圓山公園,才遇上一些遊客模樣的人群。

然而,過了圓山公園,就踏上了由知恩院通往青連院的大道,重又落入幽靜寧謐之中。寺院的白牆伸延在高高的石垣之上。由牆頭伸出的松枝也經過人工精心修剪,顯得那樣沉穩不亂,天空白雲片片,悠然飄動。

身旁過往的行人,也都是一口輕柔溫和的京都腔音,這使她十分愜意。

在南禪寺等候寄信人,白白浪費了三個小時,但,此事在她心頭已經平息。掙脫鈴木警部補的羈絆,對她來說,既是一次小小的冒險,又得到了一種獲得了些微自由的喜悅。

她原來就打算再在京都住一夜,但卻不想在昨晚住過的旅館附近找地方。她心裡再清楚不過了,警部補正發瘋似地尋找自己,儘管有點對不住人,她卻還是要今天晚上體味一下獨游之樂。

走完一段平緩的坡道,迎面望見一座紅色的鳥居 。久美子還記得後面的山勢,所以,她推斷這山麓就是上午去過的南禪寺一帶。

電車橫過眼前,飛馳而去。

電車道沿線的房舍,也都有狹窄的門洞、低矮的屋頂、朱紅的格子門。電車的標牌上寫有「至大津」三個大字。她沿著電車道往坡上走,不知道會走向何方。不過,沿著一條陌生的路,奔向未知的方位,她感到這是一種幸福,因為此處可是京都呀。

她悠哉悠哉地朝前走著。路人並不像東京人那樣過往匆匆。汽車的數量也少得多。一切都顯得那樣地寧靜安閑。

她看到路旁的高地上有座大型建築,那是M賓館。

她突然靈機一動,邁步走向賓館大門。這裡與昨晚的旅館迥然不同,是一家上等賓館,住宿者都是揮金如土的人。她想,住在這裡,即便警部補尋找自己的行蹤,此處也是一個死角。

並且,與普通旅店不同,M賓館的每個房間都可上鎖,因而,能夠放心大膽地休息。既然已經向著未知世界邁出了第一步,她就要在這童話般的世界裡逍遙一番,哪怕只有今天一個晚上,也算不虛此行呀。

賓館的門,對於初來乍到者,顯得趾高氣揚。一輛輛高級轎車停放在那兒,就在久美子踏進賓館之時,也有人推著轉門走出來,是外國人。她走到櫃檯跟前。

「您已經預約了嗎?」辦事員和藹地問。

「沒有專門預約。」

「請稍等。」辦事員翻了翻登記簿,「正巧有一個房間的客人,今晚出外夜營了。就小姐一個人嗎?」

「是的。」

「真抱歉,只有今天一晚上空著,行嗎?」

「行啊。」

「是三樓,正好在外側,看景緻很方便。」

「謝謝。」

辦事員拿起櫃檯上的備用醮筆,遞給久美子。

她思忖片刻,還是在卡片上填寫了真實姓名和住址。

「讓您麻煩了。」

辦事員對招待員遞了—個眼色。

電梯里,也是清一色的外國人。

服務員領先走進鋪著緋紅地毯的走廊,用鑰匙打開了一個房間的門。

室內有兩張床。對此,她無話可說,是人家取消了預約的嘛。柜上人說的不假,憑窗而望,可以將東山那蜿蜒起伏的峰巒一覽無餘。樓下賓士著剛才已經見到的電車,前方那寬敞的道路緩緩地向下伸延開去。從東山山麓的密林往左手看去,京都那安閑幽靜的地帶盡收眼底。一座分明是寺院的大屋頂掩映於林海之中。

她舒展雙臂,深深地吸了一大口空氣。此處,她將獨個居住。誰也不知道自己會住在這家賓館裡。

這太好了!警部補自不必說,就連母親、表姐也都同自己截然分開了。她有一種盡情地呼吸自由空氣的快感。

她思念起添田來。此刻,他是在報社急急揮筆呢,還是外出採訪了?她險些要拿起房間里的電話叫通東京的報社。由這兒打出去是直通,就像在東京市內通話一樣。不過,她剋制住了這種誘惑。今、明這兩天,她決心徹頭徹尾地隻身獨處。要通話,也得等到這一場小小的冒險結束之後。

牆上掛著京都名勝簡圖。為了便於外賓使用,名稱全都標註了英文。上午去過的南禪寺、銀閣寺、金閣寺、平安神宮全都在上面。

看著簡圖,久美子生出了一個念頭:要到某個寺院的幽靜環境中消磨這個下午。

苔寺,一個早有所聞的各字。她立即選定了它。

車子穿過京都大街,一轉眼便駛上了渡月橋。

途中,司機曾勸她順路到金兩寺等處游游,可她一心想要到苔寺去,就沒有採納。為了觀賞嵐山風光,橋頭早已是人山人海,而她就連這兒也沒有下車瞧上一眼。

過橋之後,公路進入一望無際的田圃之中,沿途超越過一輛輛載著小船的卡車,司機告訴她,那是將保津川下游的船隻運往上游。

車子離開寬闊的公路,沿著山麓,駛入一條兩旁排滿小吃店、土雜店的小街。這裡也是遊客群集,擠得連車子都不能進入停車場里。她下了車,隨著人流朝寺院方向擁去,  渡過一條水淺見底的小溪,眼前使是西芳寺的入口。一條小道蜿蜒曲折,兩旁生長著茂密的草木。

道路只此一條,且又人跡不斷,所以,不會迷失方向。迎面就是寺院正殿,右側是庭院入口。

久美子緩緩地邁動著雙腳。遊客比她預料的還多,大都成雙成對。由於林木茂密,庭院里顯得十分幽暗。彎彎曲曲的小徑兩端,都釘有柵欄。柵欄那是一個猶如綠天鵝絨一般的青苔世界,彷彿有一股股柔和、濃郁的芳香瀰漫。地上的石子,不是圓溜溜的滑石,一塊塊都稜角分明,形態各異。就連那點景石上,也布滿了青苔,猶如披上了安哥拉山羊毛外套一般。

小徑曲曲彎彎,環繞庭院,忽下忽上,時左時右。唯獨那池影滿目皆是,水聲不絕於耳畔。由於樹木繁茂,遊人時而走過恍如暮景的幽處,時而又進入光輝燦爛的明境。太陽在多雲的天空中,時隱時現。

難怪寺院里那末珍視青苔,它實在柔媚動人,人們簡直想用臉頰貼上去親吻一番。但只見,陽光照射處,它的色彩鮮明可愛;背影里,卻又顯得十分深沉。有的地方,又厚得驚人。

院子里,隨處都有小小的茶室。由於是座禪寺,所以,懸掛的匾額也都標著玻璃閣、湘南亭、潭北亭、西來堂之類的名目。水池邊立有一塊牌子,上寫「黃金池」三字,據介紹,此名出典於《碧嚴錄》中。

不時有一些中年男女在小殿堂里小憩,看那情景,她們是專門來觀賞這庭院風光的。

在最低處,竹叢稠密得枝葉連理。那兒也有一條小溪,溪上有橋。橋上用繩子攔著,顯然是要讓遊人止步。竹子是這一帶的特產,它與青苔及庭院相映成趣。

她信步走去,一邊深深感受到一種蕩漾在自己身邊的幸福。

一座小橋架於竹林之中。她在橋畔佇立良久,定睛俯瞰下面的山川。水如湧泉,清澈見底。

遊人們沿著一條離她不遠的小徑,斜著向上攀登。人群中,一個滿頭金髮的異國女人與一個日本男子走在一起。身上的西裝,按西洋人來說,是夠樸素無華的;它與那頭髮的顏色一樣,久美子全都記憶猶新。她記得,自己在南禪寺古剎等候山本千代子時,這位異國女人,就曾混跡於那群遊客之中,儘管男伴不是同一個人,久美子卻認定,和她似曾相識。分明就是那凝望南禪寺庭院之人。

她不動聲色地望著,大概對方也發覺了她吧,臉正朝向這邊。由於戴著墨鏡,看不清面部表情。

在南禪寺的那一番邂逅,對方也許並不記得。那異國女人的興趣可能在背靠竹林亭亭玉立的日本少女身上。在這片以綠色為基調的景物之中,異國女人那鮮艷的檸檬色頭髮好看極了。

身旁的日本人身材矮小。從他手指庭院方向,口中念念有詞的情景看來,大概是個翻譯。在南禪寺見到的那個男伴,身材要高大一些。久美子似乎認定,那人才是此女的丈夫。

遊人摩肩接踵,彷彿為人流所擠,那個異國女人隨著人流從她面前過去。那高大的背影沿著小徑走遠了,不久,就消失在樹林後面。

被籬笆隔開的竹林之中,落葉覆蓋。籬笆外面放著竹筐,似乎有人在裡面打掃。但,卻聽不到有什麼聲響。

轉過此處,又是一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