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 密教的寺廟

汽車沿著婉蜒的盤山公路前進,川原俊吉和古家庫之助繼續交談:

「神野寺規模雖然不大,但每逢功德日,整個寺廟裡都是人山人海的。三天前,正值『四萬六千日』,來寺廟齋戒祈禱的信徒團體使寺廟的住所里人聲鼎沸。每年7月,我都在寺廟裡齋戒祈禱兩周。這是從祖父那一代繼承下來的老規矩,沒有辦法呀!」川原為難地笑了。

「所謂齋戒祈禱,也參加護摩修活動嗎?」

「是的。在大殿內供奉神佛的地方,僧正們作為行者施行護摩修法,允許我們信徒端坐在拜神的地方接受他們的功德。」

「此事我聽說過,卻從未見到過。」

「三天前的『四萬六千日』,聚集了兩萬多信徒,那種虔誠氣氛令人震驚,在正殿前,放著一個巨大的護摩 爐。信徒們聚集在香爐周圍用手捧著煙塗在身上。」

「哈哈,這與在淺草觀音像前進行的活動不是完全相同嗎?」

「是的,那裡的規模更大,參拜的人群絡繹不絕地蜂擁而至,警察必須出面維持秩序。否則,會傷人的……呀!說話之間已經到了。」

公路盡頭是一片平坦的開闊地,這是神野寺的門前小鎮。在左側的高地上,是茂密的杉樹林,林間可以見到朱紅的建築物。杉樹林對面是一簇簇竹林。

古家緊隨兩手提著旅行箱和相機包的川原下了汽車。停車場上已停滿汽車,不過,多數汽車是當天要返回的,因為已經四點半了。下山的公共汽車站前,排著乘客的長龍。儘管天色已近五點,夏日依然光輝燦爛,四周到處是人群。寺前小鎮的飯館或禮品店中擠滿了顧客。川原環顧四周之後說:

「老師,對不起,攝影同好會的夥伴們應該在這裡迎接您,但他們好象尚未到。明天的攝影會要佔用一整天的時間,所以,他們正利用今天處理手頭工作,也許很忙吧!明天,他們一定會很早來向老師問候的。」說著,低頭施禮表示歉意。

「沒關係,反正明天就可以和大家見面的。今天,有您帶路就可以了。」古家見沒人來迎接,略有不悅之意,但表面上依然很高興。

「太麻煩你了。」

聽到飛機的轟鳴,古家抬頭仰望,飛機那銀色的機身從繁茂的杉樹林之間飛過。轟鳴聲消失在西方天空的角落裡。

「這是從大阪或福岡飛來的客機,準備在羽田機場降落。這裡是必由之處,經常可聽到轟鳴。因為這種轟鳴,使極為神聖的儀式和通經活動受到干擾。密教儀式從平安時代初期流傳下來,但突然插進了現代噴汽式發動機的噪音。」

「不能向航空公司提出抗議,讓他們改變航線嗎?」

「怎麼辦呢?由於飛機的噪音公害,航空公司遭到各方的抗議,所以,改變航線必會引起新的矛盾。」

「真是個難題呀!」

「老師,寺院的住所在寺廟最裡面,反正要從正殿前通過,是否去看看正殿?」

他們在鋪著石塊的參道上走了一會兒,便穿過一座朱紅的樓門,登上石階,有一座朱紅的兩層殿堂,背後是杉樹林。殿堂頂高約十五米,是歇山式屋頂,由帶銹的綠色銅板瓦修茸而成,正面元寶屋脊探出的屋檐下是高高的台階,兩旁是帶有蔥骨朵兒裝飾的欄杆,從外面走過,可以望到黑暗的殿內去。川原告訴古家,房子的寬度和進深都是五間 ,放護摩壇的內陣 位於大殿的深處。

「護摩修法是一種莊嚴的活動。」和古家並肩而行的川原說道,「執行者是僧正。軍荼利明王塑像前放一堆爐火,爐火里燃燒著眾人送來的木柴,半明半暗的火焰突突地冒著,正殿內灰濛濛的,香煙繚繞,四個角落裡的蠟燭放出微弱的光,真是難以形容的玄妙境界。其中,插著鮮花的花瓶和擺在護摩壇前的三鈷鈴、五鈷火舍及葯器等莊嚴的器具金光閃閃。護摩壇上凝聚著宇宙間的十二天、十二宮、七曜和二十八宿等星座。站在那裡的眾僧人用梵文齊誦經文時,僧正向火中投入葯,灑入香水,這種動作要進行七次。然後,取出鮮花投入火中,它們便成為蓮花,成為荷葉寶座,使五智如來等諸佛顯現出來。這是儀式最精彩的部分。」

「噢,因為您是真正的信徒,所以情況十分熟悉呀!」

「不,我這類信徒只是見過一些,並不知其所以然。」

川原讓古家看著里側的大屋檐,上面雕刻著一個盤成一團的蛇。

「相傳,那是甚五郎的傑作,但是,這種說法顯然是靠不住的。不管哪一所寺廟都要小題大作,只要是雕刻,都稱其作者是運慶和左甚五郎。」

「為什麼要刻上蛇呢?這莫非是掌管口才、音樂、財富、幸福和智慧的女神嗎?」

「這個寺廟起源於十二支,因此,天下聞名。十二支是由十二天和二十八宿的世界觀發展而來的,起源於寅,所以寺廟中才養起虎來,引起了騷動。」

「啊,原來如此啊!的確言之有理。」

離開正殿前面,右手方向有一座鐘樓,與正殿並立而起,另有一間稻草屋頂的古樸的六角形草堂,這是觀音堂。寺廟內除有杉樹叢之外,還有小竹林。穿過杉樹林,有一間收參拜費的小房子,再往前是一個大門。那裡立著一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

「據說,這座寺廟是永正年間即16世紀初改建的。四腳門是它的特徵,這是典型的禪宗式優秀建築。」

「明天早上,在攝影會以前,我想從容地拍幾張照片,如果您能與寺廟方面美言幾句的話,也許能讓我拍一下軍荼利明王的佛像吧?」

「我想,這件事是可以辦到的。」

「那就拜託了。為此,我特意準備了交換用的鏡頭。」

進了大門是會客的殿堂和寺廚,旁邊是一個利用斜坡建成的庭園。庭園收拾得井井有序,花草樹木令人賞心悅目。

「據說,這個庭園是模仿江戶城全景建造的。究竟是怎樣模仿的,我可講不清楚,但是,這裡有一棵桑樹,樹榦粗三米,高十一米,以前沒見過這樣大的樹。從這裡出去就是寺廟的住所。老師可先去洗個澡,衝掉身上的汗。然後,我們去吃飯。」

「已經該吃晚飯了嗎?」

「是的,六點已經過了。」

「夏天白天長,而且地處高山之上,所以,太陽還顯得老高呢!」

「是的,這裡比山下涼快得多吧?」

「對,這裡的空氣顯得涼爽多了。」

「夜裡,天氣更涼。吃過晚飯,可以去那邊散散步,以便從山上看夜景。」

寺廟內的住所,是木結構的兩層樓房,牆壁塗成奶油色,二層是周圍有欄杆的和式旅館,一看就知道是一座舊式建築。

川原帶古家走進大門,穿過走廊,來到最裡面的房間。這是六張草席大的房間,室內裝飾著菊花家徽。各房間均住滿了客人,客人們身著浴衣在走廊里跑來跑去。

「這是早為老師訂好的房間。十天前,您一答應來做攝影會的指導講師,我立刻來訂了房子。儘管如此,還是費了好大力氣才保住的。」

「的確太擁擠了。」

「因為集體來齋戒祈禱的人很多,他們多投宿在這裡,寺前小鎮的旅館和客店裡都住滿了人,然而,寺院里的房費便宜。不過,寺院里要吃素菜。」

「我喜歡吃素菜。在北鎌倉有一家中國素菜餐館叫山鳩亭,我常去那裡吃飯。」

「那太妙了。不過,這裡的飯菜不象飯館裡做得美味可口。端飯的招待員也是和尚。老師,我的房間在二樓。老師先去洗個澡,您回來後,我來找您一起去吃飯,您看……」

「請!請!」

浴池裡人很多。聽洗澡的人講話的口音,多是房州到東北一帶的人,也有操著東京下町 口音的人。江戶時代,很多人從四面八方來參拜神野寺,寺前小鎮分為前街和后街,兩條街上都有很多旅館,供人們居住。現在,修建了可往返於上總和安房之間的盤山公路。

古家身穿浴衣清爽地回到房間,川原已在恭候他了。川原也穿著浴衣。

「哎呀,你已經來了。」

「對不起,我貿然來等您了。」

「在浴池裡我沒見您去洗澡啊!」

「浴池裡人多得象洗山芋一樣,我剛剛去通知他們把飯菜送到這裡來。」

洗過澡的古家向集中在頭後部的長髮上抹了一些髮蠟,用梳子梳理一下。古家渾身是汗,漲紅的臉油光光的,顯得很白凈。浴衣前裸露的部分顯得很胖。年過五十,胸部就發胖了。

川原掩著浴衣的衣襟,端端正正地坐在那裡,毫無對老前輩失禮之舉。

年輕的和尚身穿黑色法衣,法衣上掛著衣袖的帶子,把兩個放飯菜的方盤摞在一起端了進來,在古家和川原面前備放一隻高腳飯桌。

方盤上放著滷麵、油炸蔬菜、清湯、盤煮各種蔬菜、芝麻豆腐和涼拌菜。此外還有一隻黑漆小飯桶。

川原象信徒一樣,向送飯來的和尚合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