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同印度總理尼赫魯的四次談話

同印度總理尼赫魯的四次談話

(一九五四年十月)

我們所有東方人,在歷史上都受過西方帝國主義國家的欺侮。日本雖然是一個東方國家,但是過去它又是一個帝國主義國家,它也欺侮別的東方國家,可是現在連日本都受欺侮了。中國受西方帝國主義國家的欺侮有一百多年。你們的國家受欺侮的時間更長,有三百多年。現在日本人也處在受壓迫的境地。因此,我們東方人有團結起來的感情,有保衛自己的感情。賴嘉文大使在中國已經幾年了,一定懂得中國人民愛國的感情和中國人民對印度人民及其他東方國家人民的感情。儘管我們在思想上、社會制度上有不同,但是我們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那就是我們都要對付帝國主義。尼赫魯總理不要以為中國已經完全獨立,沒有問題了,我們還有很大的問題,台灣就還在美國和蔣介石的手裡。離開大陸幾公里的地方,我們有三十多個島嶼,其中大的有三個。這些島嶼都被美蔣盤踞著,我們的船不能通過,外國船也不能通過。美國飛機飛到我們內地的上空,空投特務。這些特務以七人到十人為一組,帶有電台。到現在為止,已經有幾十組這樣的特務空投到我們內地各省。在四川和靠近西藏的青海,美國飛機都曾空投過特務,並且空投武器給那裡的土匪。這就說明,美國當局中的一小部分人,一有機會就要整我們的。

此外,尼赫魯總理知道,我們的國家不是一個工業國,而是一個農業國。我國的工業水平比印度還低。我們要努力十年二十年之後才能取得一些成績。帝國主義國家現在是看不起我們的。我們兩國的處境差不多,這也是東方國家的共同處境。我讀了尼赫魯總理上月二十九日的演說,尼赫魯總理所表示的情緒同我們的差不多。

我們兩國人民對互訪的兩國領導人所表示的歡迎,說明他們著重的不是思想和社會制度方面的不同,而是我們的共同點。

應當把五項原則[1]推廣到所有國家的關係中去。尼赫魯總理在上月二十九日的演說中就說過,應當按五項原則來受約束,承擔義務。如果一個國家說了不做,那末就有理由來指責它,它在人們眼中就輸了理。問題是有些大國不願受約束,不願像我們兩國那樣,根據五項原則訂立協定。不知道它們有什麼想法?據我知道,美國和英國也說,它們要求和平,不干涉他國內政。但是,如果我們要同它們根據五項原則發表聲明,它們又不願意干。

不能設想任何國家會開軍隊到美國去。至於說美國怕喪失它在世界各地佔據的地方,可是我好像聽說美國是反對英、法殖民主義的。美國的恐懼也實在太過分了。它把防線擺在南朝鮮、台灣、印度支那,這些地方離美國那麼遠,離我們倒很近。這使得我們很難睡穩覺。

美國做事是不管別人能不能受得了的。例如,搞東南亞條約[2],它就沒有問問中國和印度。亞洲有許多國家,但是它只問了三個:巴基斯坦、泰國、菲律賓。

尼赫魯總理說東南亞條約是美國對日內瓦協議的一個反應,這很對。日內瓦會議[3]做了好事,美國就來破壞。

艾登曾經建議搞一個亞洲洛迦諾公約[4],但是後來又放棄了,反而接受東南亞條約。這樣的大國,竟這樣膽小。我們兩國就不怕。美國邀請印度參加馬尼拉會議,印度就有膽量不去。在恢複中國在聯合國中的地位問題上,印度也有膽量投票贊成。但是像英、法這樣的大國卻如此膽小。我們向它們建議,把它們的大國地位給我們,好不好?

英國常說是我們不承認英國;我們對英國說,是它不承認我們。我們勸英國學印度,果真如此,英國就能同我們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北歐的一些國家,例如挪威,也敢於投票贊成恢複我國在聯合國中的地位,因此我們同挪威也建立了正式外交關係。

澳大利亞說怕我們,說共產黨要去侵略它。可是我們連船都沒有,怎樣去法呢?澳大利亞參加馬尼拉條約,說是為了防禦。但是我們向它提出五項原則,同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它又不幹。

我有兩點懷疑:

第一,美國叫著反共的口號,它反對共產黨倒是實在的事。但是,它是否真的害怕中國共產黨呢?中國只有幾枝爛槍,我們有的只是人、農業和手工業。我看美國不是真怕中國共產黨,而是以此為題目,另有其他的目的。

第二,像英國、法國、澳大利亞這些國家,為什麼要跟著美國走,而印度、印尼、緬甸和北歐的一些國家卻不一定跟著美國走呢?我看這是因為英國、法國、澳大利亞這些國家把它們的利益套在美國車子上,美國火車頭下一個命令,它們不得不服從。印度、印尼、緬甸和北歐的一些國家沒有把它們的利益套在美國車子上,或者套得不緊,因此沒有必要跟著美國走。

(十月十九日)

我們在合作方面得到一條經驗:無論是人與人之間、政黨與政黨之間、國與國之間的合作,都必須是互利的,而不能使任何一方受到損害。如果任何一方受到損害,合作就不能維持下去。正因為這個原因,我們的五項原則之一就是平等互利。

中國古代的聖人之一孟子曾經說過:「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5]這就是說,事物的多樣性是世界的實況。馬克思主義也是承認事物的多樣性的,這是同形而上學不同的地方。

國與國之間不應該互相警戒,尤其是在友好的國家之間。像我國同美國這樣互相警戒著是不好的。

(十月二十一日)

我們不贊成過去希特勒[6]德國的說法,希特勒德國和日本過去曾說,它們是「無」的國家,要向「有」的國家取得東西。日本在過去,在十年前,倒的確是「黃禍」。

我們現在需要幾十年的和平,至少幾十年的和平,以便開發國內的生產,改善人民的生活。我們不願打仗。假如能創造這樣一個環境,那就很好。凡是贊成這個目標的,我們都能同它合作。毫無疑問,印度是贊成的,印尼和緬甸也是贊成的。

我想泰國也不會懷疑中國要大舉進攻它。我們是想同它搞好關係的,但是泰國政府古怪得很,不理我們。

菲律賓說怕我們侵略,但是我們要同它搞好關係,它又不幹。既然怕侵略,那末我們就交朋友吧,互不侵犯,並且像中印兩國一樣,發表一個聲明。但是它又不幹,它不願意承認我們國家的存在。我們想不出這是為了什麼,唯一的理由就是它聽美國的話,同美國走在一條軌道上,美國說什麼,它就做什麼。

說到美國,我們上次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談完,那就是戰爭問題。尼赫魯總理說,美國想打仗,想用戰爭的辦法得到更大的利益。關於戰爭是否有好處,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我們可以看一看兩次世界大戰究竟對誰、對哪些國家有好處。可以說兩次大戰對三類國家有利,對其餘的國家都是有害的。

第一類國家是美國帝國主義,它在兩次大戰中獲得了利益,得到了發展。

第二類是在兩次大戰以後建立起來的、由共產黨和工人階級領導的國家。

第三類是被壓迫的民族和國家,這些不是共產黨領導的,而是由愛國的團體和政黨領導的,像印度、印尼、緬甸、敘利亞和埃及這樣的國家屬於這一類。

要搞戰爭的話,就要動員人民,就要使人民處於緊張狀態,並且使他們學會打仗。但是,人民結合起來以後,勢必會產生革命。例如,中國革命就是這樣,印度的革命也是這樣。我們兩國的獨立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沒有第二次大戰,很難取得獨立。

另外一些國家被戰爭削弱了,例如德國、義大利、日本;英國、法國雖然是戰勝國,但是也削弱了。在中國,由於日本和蔣介石削弱了,我們就起來了。由於英國削弱了,印度、緬甸和埃及起來了。由於法國削弱了,越南、敘利亞起來了。由於荷蘭削弱了,印尼起來了。

如果再要打仗的話,不知道美國軍事集團是怎樣的想法。他們過去的經驗是在兩次大戰中得到利益和發展,他們希望通過再一次戰爭得到更大的利益和發展。他們是根據自己的經驗這樣想的,但是,這只是一方面的經驗;另一方面,兩次大戰以後還建立了共產黨領導的國家和愛國黨派領導的國家。如果再打大戰,我看美國不一定得利,而且美國本身就會發生問題。如果再打大戰,西亞和非洲的大部或全部、整個拉丁美洲都會脫離帝國主義。

人民革命力量是要得到機會才能起來的。布爾什維克[7]如果沒有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機會,那末十月革命就會有困難。我們在中國打了二十二年仗,但是勝利還是在最後幾年取得的。第二次大戰以後,我們得到了機會才起來的。這是共產黨領導的國家方面。

愛國黨派領導的國家方面,我們在東南亞和西亞也可以看到一些例證。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但是我看,再打大戰,對美國來說是划不來的,整個世界或世界的絕大部分將處於革命狀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