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報告和結論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報告和結論

(一九四八年九月)

一報告

(九月八日)

我們這次會議要解決的問題有八條。

第一,關於國際形勢的估計。

對國際形勢,去年十二月會議[1]曾作過估計。當時黨內意見不一致,就在中央委員會中意見也不一致。提法是兩種:一種是或者和平或者戰爭;一種是有戰爭危險,但是不致爆發戰爭。有戰爭危險是共同的,或和或戰就不一樣。前一種提法,認為全世界人民力量尚不足以制止戰爭。後一種提法,認為蘇聯及全世界人民能夠動員力量制止戰爭,美、英反動派對戰爭也未準備好,我們可以爭取時間制止戰爭,因此,我們有任務動員全世界人民的力量制止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和第一次大戰後不同,制止戰爭的可能性更大。第二次大戰打敗了德、日法西斯,要把他們再扶起來還不容易。美、英反動派確在準備戰爭,戰爭危險確實存在著。但以蘇聯為首的世界民主力量,已超過反動力量(莫洛托夫、日丹諾夫[2]都這樣說了,我們黨內有些同志,特別是中間派還看不清楚),而且還在繼續發展,所以戰爭危險必須而且必能克服,其條件就是要努力。時間如能爭取十年到十五年,就必能制止戰爭。我們不應提或者妥協或者破裂的問題,我們應該提或者較遲妥協或者較早妥協的問題,最近在柏林問題[3]上就是這樣。

我們講的妥協,不是講在一切問題上都能妥協,如要做出決議取消殖民地那就不可能,而是講在若干問題上可能妥協。這種妥協,是講國際問題,而不是國內問題;不是一切問題,而是若干問題,包括重要問題在內。一九四七年蘇、美、英等國就同意、羅、匈、保、芬五國訂了和約。對德、奧和對日的和約,雖然很難訂,但也終究會訂下來的。英法與蘇聯之間的通商貿易有發展可能,但美、蘇之間的這種可能會少些。

蘇聯與美英法按民主原則妥協,我們同國民黨也來一個妥協吧,中間派就這樣想。我看不能這樣提。蘇聯的政策是不干涉各國內政,大西洋憲章[4]也承認各國人民有權選擇自己國家的政治制度。中國人民是不選擇蔣介石那個制度的。蘇聯及一切民主力量向反動派力量作鬥爭,按民主原則妥協就是鬥爭的結果。是不是各國人民都必須向國內的反動派妥協呢?不能這樣提。當然,如能強迫蔣介石照我們的做,解散法西斯組織,不要土豪劣紳,讓我們搞軍隊又搞土地改革,那有什麼不好?但是蔣介石是反動派,他不贊成。從古以來,反動派對民主勢力就是兩條原則:能消滅者一定消滅之,暫時不能消滅者留待將來消滅之。英國現在先消滅政府內部的共產黨,對社會上的共產黨就慢慢來。我們對反動派也應採取同樣的兩條原則,我們今天實行的是第一條。

以上是去年十二月會議的三點估計。世界和平,蘇聯不打仗,對世界人民有極大的利益。可是蔣介石希望打第三次世界大戰,我們黨內也有人認為會打第三次世界大戰。蘇聯和東歐各國人民如果能夠和平生產十年到十五年,蘇聯能提高生產力到年產六千萬噸鋼,人家就望也不敢望了。時間已過了三年,只差十二年了。國際環境就是如此。

第二,關於我們的戰略方針。

我們的戰略方針是打倒國民黨,戰略任務是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律性,由游擊戰爭過渡到正規戰爭,建軍五百萬,殲敵正規軍五百個旅,五年左右根本上打倒國民黨。軍隊向前進,就要生產長一寸,不這樣就沒有飯吃。又必須加強紀律性,作戰方式要逐漸正規化。這是方針。

作戰方式要由游擊戰爭逐漸過渡到正規戰爭。游擊戰我們是得了益處的。我們有過早正規化的教訓。這兩年我們集中作戰,在這一點上已正規化了,其餘各點上還未正規化。現在還是過渡時期,第三年也還不能完全辦到,如果不把平津打下,也還不能完全辦到。沒有鐵軌、火車頭,沒有汽車,就不能組織近代化的正規戰爭,如東北正規化就搞得比較好。我們現在軍隊的編製是五個第一縱隊、第二縱隊、第三縱隊……,五個地區都是相同的番號,碰到一塊就發生困難。即使番號統一了,人數、編製、供給標準也不統一。因此,有計畫地走向正規化完全必需,走遲了就要犯錯誤,正同過早正規化犯錯誤一樣。要統一,要正規化,現在有很多事情要做。恩來同志正在草擬一個文件[5],尚未準備好。

建軍五百萬是為了全部打倒國民黨,一切角落都掃光。根本上打倒國民黨,時間五年左右[6]即可以,軍力四百萬即可以。第三年軍隊數目上不增加,現在我們有軍隊二百八十萬,加上其他人民武裝力量一百四十萬,共四百二十萬,編製不足的還要補充起來,如只有一萬多人的縱隊,要補到兩萬人。第四、第五年還要擴大,到江南後即可以擴大。五百萬是包括這一切的。

消滅敵人正規軍五百個旅。第一年九十七個旅,第二年九十二個旅,兩年已消滅正規軍近二百個旅。第二年較少的原因是:一、敵軍將每旅二團制改成了三團制。二、東北和粟裕[7]少打了一個仗。三、劉鄧[8]到大別山後減弱了。四、華野外線兵團主力,去年七、八、九三個月,在山東逢水過水,逢田過田,打大仗的神氣就不足。所以,消滅敵人數目就不多。今年上半年,陳粟[9]五個月未打仗,東北半年未打仗,但我們還殲敵九十二個旅,一百五十萬人,可見國民黨軍隊不難消滅。第二年的好處是把臨汾打開了,徐[10]兵團變成有戰鬥力的兵團,許譚[11]兵團加強了,陳粟的情況變了,劉鄧已開始壯了,東北雖少打一個仗,但現在壯得厲害。今年還有四個月,再搞三十六個旅是可能的。把濟南、太原搞下來,劉鄧搞南陽,彭[12]只要一個月繳一個旅就很好。以後各種條件更好,第三、第四、第五年再殲敵正規軍三百個旅,沒有理由說不可能。國民黨現在有二百八十四個旅,有新的,有空的,有強的,也有弱的,消滅五百個旅,一般的是消滅了兩次。根本上打倒國民黨,不是說把每一個角落都掃清了,如在濟南、太原打下之前,是否就可以說在山東根本上打倒了蔣介石,在山西根本上打倒了閻錫山[13]?是可以這樣說的,但不是全部打倒。爭取五年左右根本上打倒國民黨,與公開宣傳至少五六年在全國勝利也是符合的。至於奪取城市,擴大解放區的人口和面積,我們歷來不提,因為把敵人消滅了,城市也來了,解放區也擴大了,人口也增加了。過去兩年殲敵二百個旅,我們就得到了四平、吉林、運城、臨汾、延安、濰縣、洛陽等城市。

第三,關於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打倒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專政。

我們政權的階級性是這樣: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但不是僅僅工農,還有資產階級民主分子參加的人民民主專政。這個問題的提法,在我們黨內有一個歷史發展過程。大革命時期我們提的是「聯合戰線」,當時右的理論是政權歸國民黨,我們以後再來革命。後來我們搞土地革命了,六大規定的是工農民主專政,沒有估計到資產階級民主分子在帝國主義壓迫下還可以跟無產階級合作。合作是後來發生的,因為有了日本的侵略,現在又有美國的侵略,我們又回到大革命中的正確時期。現在不是國共合作,但原則上還是「國共合作」。現在不是同蔣介石合作,是同馮玉祥、李濟深[14]合作,同民主同盟、平津學生合作,同蔣介石那裡分裂出來的資產階級分子合作。「中間路線」、「第三方面」[15]的主張行不通,但是我們要同有這種主張的分子合作。我們是人民民主專政,各級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種政權機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如法院叫人民法院,軍隊叫人民解放軍,以示和蔣介石政權不同。我們有廣大的統一戰線,我們政權的任務是打倒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要打倒它們,就要打倒它們的國家,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

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是以人民代表會議產生的政府來代表它的。中央政府的問題,十二月會議只是想到了它,這次會議就必須作為議事日程來討論。石家莊一打開,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區都要求統一。太原未打開,晉綏與華北的統一也還有些意見。等平綏路一打開,東北又會提出統一問題。人們的思想是跟著物質的變化而變化的,打開石家莊就是一個物質的變化。

關於建立民主集中制的各級人民代表會議制度問題,我們政權的制度是採取議會制呢,還是採取民主集中制?過去我們叫蘇維埃代表大會制度,蘇維埃就是代表會議,我們又叫「蘇維埃」,又叫「代表大會」,「蘇維埃代表大會」就成了「代表大會代表大會」。這是死搬外國名詞。現在我們就用「人民代表會議」這一名詞。我們採用民主集中制,而不採用資產階級議會制。議會制,袁世凱、曹錕[16]都搞過,已經臭了。在中國採取民主集中制是很合適的。我們提出開人民代表大會,孫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