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Y

解釋 掩:捂。盜:偷盜。捂住耳朵偷鍾。比喻自己欺騙自己。

出處 《呂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yǎn,遮蔽,掩蓋)其耳。」

春秋時,晉國的貴族趙簡子消滅了范氏家族後,有人趁機去揀范家的東西。有個人弄到了一口大鐘,打算背著它跑掉。但是鐘太大背不動,於是那人就用大鎚砸爛它,鍾發出了洪亮的聲音。那人害怕別人聽見鐘聲來和自己搶奪,就趕緊蒙上自己的耳朵,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呂氏春秋》記載的這個故事,告誡人們應當有自知之明,應當勇於面對自己的過錯。害怕別人聽到自己的過錯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害怕自己聽到自己的過錯就不對了。作為國家的君主害怕聽到自己的過錯,難道不像那個蒙著自己耳朵偷鐘的人嗎?

近義 自欺欺人

例句

這種自欺欺人、掩耳盜鈴的做法實在可笑!

解釋 羊公:西晉軍事家羊祜。比喻名不副實的人。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庾失小望,遂名之為羊公鶴。」

殷浩是東晉時期的名士,他見識高遠,品格非凡,年紀輕輕就名聞天下,愛好《老子》《周易》,喜歡清談。殷浩早就聽說過劉遵祖的名聲,便在庾亮面前稱讚他。庾亮非常高興,打算讓劉遵祖做自己的副手。等到見了面,庾亮和劉遵祖說話,沒想到劉遵祖那天表現極差,一點也不像殷浩所說的那樣。庾亮心裡有點失望,就把劉遵祖稱為「羊公鶴」。

「羊公鶴」是什麼?為什麼這樣來稱劉遵祖呢?原來,從前羊祜養了一隻鶴,善於伴隨著音樂跳舞。羊祜曾經向客人們炫耀,客人們不相信,羊祜就把鶴趕來讓它當眾表演。不料那隻鶴披散著羽毛、神情委頓,根本不肯跳舞,所以庾亮把劉遵祖稱作「羊公鶴」。

近義 名不副實

反義 名實相副

例句

他學術水平低劣,其實只能算是教授隊伍里的羊公之鶴。

解釋 實質是羊,而外表披著虎皮。比喻外強內弱,虛有其表。

出處 西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虎皮,見草而悅,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也。」

揚雄是西漢蜀郡成都人,很有才學。他覺得群經之首為《周易》,就模仿它寫了一部《太玄》,認為傳記之首是《論語》,就模仿它寫了一部《法言》。《法言》共十三篇,尊聖人,談王道,旨在捍衛和發揚儒家學說。同時,對當時流行的天人感應、鬼神圖讖予以批判,在思想史上佔有一定地位。

在《法言·吾子》中記載了這樣一段對話,有人問:「有一個人,自稱姓孔,字仲尼。進入孔子的門庭,登上孔子的廳堂,伏在孔子的書桌上,穿著孔子的衣服,這人可以說是孔子嗎?」答道:「他的外表是孔子,他的實質並不是。」「請問什麼是實質?」答道:「實質是羊,而外表披著虎皮,見到青草就非常高興,見到豺狗就渾身打戰,都忘了自己身上還披著虎皮,能嚇著豺狗呢。」

近義 外強中乾

例句

這群侵略者羊質虎皮、外強中乾,在勇士們的猛攻下狼狽逃竄。

解釋 從鍋里舀起開水再倒回去,以制止水的沸滾。比喻治標而不治本。

出處 西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欲湯之滄,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後漢書·董卓傳》:「卓得召,即時就道,並上書曰:『中常侍張讓等竊幸承寵,濁亂海內。臣聞揚湯止沸,莫若去薪;潰癰雖痛,勝於內食。』」

枚乘是西漢著名的文學家,江蘇淮陰人,曾經作過吳王劉濞掌管詔策文書的郎中官。枚乘在劉濞發動七國叛亂前,曾上書諫阻他起兵,叛亂中,又勸諫他罷兵,吳王均不聽從。後來,吳王的叛亂被平定,而枚乘也由此出名。在諫阻吳王劉濞叛亂的奏疏中,枚乘說:「想讓熱水變涼,假如一個人在燒火加熱,即使有一百個人從鍋里舀起開水再倒回去,以制止水的沸滾而讓它變涼,也沒有用,還不如停柴止火有效果。不懂得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只在細枝末節處考慮,就根本沒有用處。」

東漢末年,在宦官和外戚的相互爭鬥中,民不聊生,天下大亂。外戚大將軍何進、權臣世家袁紹計畫誅殺宦官,何太后不同意。何進、袁紹就秘密召喚董卓帶兵進京,以脅迫太后。董卓得到召令後,馬上帶兵向京城進發,同時給朝廷上書說:「宦官張讓等人利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皇帝的寵信,禍害百姓,擾亂天下。我聽說從鍋里舀起開水再倒回去,以制止水的沸騰,還不如去掉鍋底的柴火。弄破瘡疤讓膿流出,雖然疼痛,卻勝過讓瘡口繼續化膿、禍害身體。過去趙鞅曾經興兵驅逐皇帝身邊的惡人,今天我也要光明正大地趕到洛陽,聲討宦官的罪行,逮捕張讓等人,從而清除那些內心奸惡、品行污穢的人。」董卓口是心非,利用這次機會把持了朝政,讓天下百姓更加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解釋 揚揚:得意的樣子。形容十分得意的樣子。

出處 《史記·管晏列傳》:「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晏子是春秋時代齊國的著名政治家。他在擔任齊國宰相時,有一次乘車外出,為他駕車的車夫頭上撐著巨大的傘蓋,趕著四匹馬,洋洋得意。車夫的這種樣子被車夫的妻子從門縫裡看得一清二楚。過了一會兒,車夫回家後,他的妻子就請求車夫同意自己辭別離開。車夫非常奇怪,問她原因,她說:「晏子身高不滿六尺,卻做了齊國的宰相,揚名於諸侯。今天我看到他出門時的情景,一副志向深遠,謙恭和順的樣子。您身高八尺,卻給人做僕人、當車夫,而且還顯得非常自得和滿足,我因此希望離開。」

車夫覺得妻子批評得很對,從此以後改變了自己仗勢自傲、揚揚自得的態度,變得非常謙虛。晏子看到他的變化覺得奇怪,就問他原因。車夫據實回答,說明了情況。晏子非常欣賞車夫這種從善如流的品質,就推薦他做了齊國的大夫。

近義 洋洋得意

反義 唉聲嘆氣

例句

郭標吹著口哨,揚揚自得地從他們面前走過。

解釋 仰:依靠,依賴。比喻依靠別人以求得生存或看別人的臉色行事。

出處 《後漢書·袁紹傳》:「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猶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董卓趁機把持了朝政。公元190年,袁紹與堂弟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等人同時起兵,共同討伐董卓。董卓得知袁紹起兵,就把袁家留在京城的人全部殺掉。因為袁家世代高官,為人也不錯,所以天下之人都非常同情他們的遭遇,豪傑們紛紛投奔袁紹,都打算替他們報仇。

韓馥看見人心都歸附了袁紹,內心非常忌恨,害怕對自己不利,經常想辦法動搖袁紹的軍心。袁紹的謀士逢紀勸袁紹說:「想成就大的事業,就必須先佔領一個州作為根據地。現在冀州強大充實,但韓馥才能平庸。咱們可暗中約公孫瓚率軍南下,韓馥知道後必然擔心恐懼,這時再派一名能言善辯的人向韓馥講清禍福,他就一定會讓位於您。」

袁紹依計而行,韓馥果然同意了。韓馥的手下得知後勸他說:「冀州雖然狹小,能披甲上陣的也有百萬,糧食也足夠吃上十年。袁紹一個外來人,率領著正處於困境中的軍隊,依賴著我們的鼻息而生存,好比嬰兒在大人的大腿、手掌上一樣,不給他餵奶,馬上就可以將他餓死。為什麼要把冀州送給他呢?」韓馥沒有聽從手下人的意見,讓兒子把印信拿給袁紹,讓出了自己的官位。

韓馥性格怯懦多疑,他讓位於袁紹後即前去投奔陳留太守張邈,過起了寄人籬下的生活。後來有一次,袁紹派使者到張邈那裡商討事情,兩人低聲商議,當時韓馥也在座,以為他們在商量謀害自己,非常害怕,就跑到廁所里自殺了。

近義 寄人籬下

例句

林黛玉父母早喪,不能不寄居賈府,過著仰人鼻息的生活。

解釋 好:喜愛。比喻表面上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的愛好它。

出處 漢·劉向《新序·雜事五》:「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孔子的弟子子張拜見魯哀公,等了七天魯哀公都沒有以禮相見,於是子張離開魯國,離開時托僕人帶話給魯哀公說:「我聽說君王您敬愛讀書人,所以不遠千里,頂著白霜和露水,冒著灰塵和污垢,走了一百里路才住宿一次,腳上磨出了層層老繭,走到以後自己不敢休息,馬上拜見您,但過了七天您都沒有接見。看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