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W

解釋 干:枯竭。形容貌似強大,實質虛弱。

出處 《左傳·僖公十五年》:「亂氣狡憤,陰血周作,張脈僨興,外強中乾。」

春秋時期,晉侯夷吾多次背信棄義,秦穆公因此發兵攻打他。秦晉交戰後,晉國接連三次戰敗,撤退到了韓原。晉侯問慶鄭:「敵人已經深入我們國土,怎麼辦?」慶鄭回答說:「這是您讓他們進來的,又能怎麼辦?」晉侯對他的回答非常生氣。晉侯讓卜師占卜車右的人選,本該是慶鄭,但是晉侯不用他。為晉侯駕車的馬是以前鄭國進獻的,慶鄭說:「過去戰爭時一定要用本國出產的馬。這種馬出生在本鄉本土,知道主人的心意,聽從主人的調教,熟悉主人駕馭的方法,隨便怎樣鞭策驅趕,沒有不稱心如意的。現在君王您用別國出產的馬來打仗,一旦在戰爭中馬由於恐懼而失去了正常的狀態,就會和駕車人的意願相反。就會脾氣煩躁暴戾,血液全身亂奔,血管張大突起,外表強壯而內部虛弱,進不能,退不得,周旋賓士也不行,那時您一定會後悔。」晉侯仍然不聽。

果然,大戰開始後,晉侯的馬不聽指揮,陷入淤泥中,左盤右旋也不能出來。晉侯向慶鄭呼救,慶鄭說:「不聽勸諫,違抗占卜,您本來就是自求失敗,現在又逃什麼呢?」沒有救他就離開了。晉侯最終做了秦軍的俘虜。

近義 色厲內荏

例句

別看那個公司的廣告鋪天蓋地,其實它外強中乾,瀕臨破產。

解釋 璧:一種玉器,此處指和氏璧。把和氏璧完好無缺地帶回趙國。後來比喻將原物完好無損地歸還原主。

出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於是王召見,……相如曰:『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

戰國時,趙惠文王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後派人送信給趙王,表示願意用十五座城池換和氏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等大臣們商議:覺得把璧給秦國吧,秦國的城池恐怕得不到,只是白白地被欺騙;想不給吧,又害怕秦軍來攻打。對策還沒議定,打算找一個能夠派到秦國去交涉的使者,也沒找到。這時宦官令繆賢說:「我的家臣藺相如可以出使。」於是趙王召見藺相如,問他:「假如秦王拿去了我的寶璧,卻不給我城池,怎麼辦?」相如說:「秦國要求用城池換寶璧,而趙國不答應,趙國就理虧。趙國給了寶璧,秦國卻不給城池,秦國就理虧。權衡這兩個方面,寧可答應秦國,讓他們擔負理虧的責任。」趙王說:「誰可以出使呢?」相如說:「大王如果真的沒有人,我願意捧著寶璧出使秦國。城池給了趙國,寶璧就留在秦國;城池不給趙國,我保證完完整整地把寶璧帶回趙國。」相如到秦國獻璧後,見秦王並不打算真的履行約定給趙國城池,就設法取回寶璧,派隨行人員從小路送回了趙國。

近義 物歸原主

例句

她萬萬沒有想到,這幾件半個多世紀前失去的東西,居然能夠完璧歸趙!

解釋 俱:全部,都。比喻樣樣都準備好了,就差最後一個重要條件。

出處 《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孔明)密書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中講:曹操率領大軍追擊劉備,駐紮到長江中游的赤壁。諸葛亮設計聯合東吳孫權,共同抗曹。周瑜計畫火攻,安排苦肉計讓黃蓋詐降,又讓龐統用計慫恿曹操將戰船連環鎖在一起,為火攻創造條件。但是火攻需要風助,當時正值冬天,長江上只刮西北風,若沒有東風相助將會前功盡棄。周瑜見火攻之計難以實施,急得吐血病倒。魯肅求助於諸葛亮,諸葛亮給周瑜診治說:「都督您是否覺得心中煩悶鬱結?」周瑜說:「正是。」諸葛亮說:「必須用涼葯來治療。」周瑜說:「已經服過涼葯,全無一點療效。」諸葛亮說:「一定得先調理心氣,心氣一順暢,病自然就好了。」周瑜料想諸葛亮已知自己的心意,就用言語挑逗說:「想調順心氣,應當服用什麼葯?」諸葛亮密寫十六字藥方:「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寫畢,遞給周瑜說:「這就是都督的病根。」周瑜見了大驚,暗想:「諸葛亮真是神人!早已知道我的心事!只有把實情告訴他,請他幫助。」諸葛亮於是築壇做法,請來東風,火攻之計成功實施,火燒曹營八百餘里,曹操敗回許昌。

例句

我們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要解決了燃料的問題,車隊馬上就能出發。

解釋 亡:丟失。牢:羊圈。走失了羊,趕快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失誤後及時補救。

出處 《戰國策·楚策四》:「見菟(通『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戰國時期,楚國的楚懷王被秦昭王扣留,死在了秦國。懷王的兒子楚襄王即位後,不思發憤圖強,反而親信小人,荒淫放縱,結果遭到秦國的連年進攻,兵敗地削。大臣庄辛看到這種情況,非常著急,勸襄王:「君王您左邊跟著州侯,右邊跟著夏侯,車子後邊跟著鄢陵君和壽陵君,這樣一味放縱自己貪圖享樂而不關心國家大事,楚國的都城郢就危險了。」楚襄王說:「你是老糊塗了呢,還是認為這是楚國不祥的徵兆呢?」庄辛說:「這的確是我看到的您這種行為的必然結果啊,哪裡敢以為是國家的不祥之兆呢?假如您對那四個人的寵幸一直不衰減,楚國一定會亡國。我請求您允許我呆在趙國來觀看這種情況。」庄辛離開楚國到了趙國,在那裡呆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攻下了鄢、郢、巫、上蔡、陳這些地方。楚襄王流亡到了城陽,於是他派遣使臣、騎士,到趙國徵召庄辛回來。庄辛說:「好吧。」庄辛回來後,楚襄王說:「我以前不能採納您的建議,以至於到了現在這種地步,怎麼辦呢?」庄辛回答道:「俗話說:『看見兔子再回頭招呼獵犬不算晚,走失了羊再修補羊圈也不算遲。』我聽說以前商湯、周武王這些明君只憑藉百里之地而最終興盛,夏桀、商紂這些暴君雖然擁有天下卻不能免除覆滅。現在楚國雖然地盤不大,截長補短地算起來也有數千里,豈止百里之地?」庄辛又層層比喻講解面臨的危險和出路,楚襄王聽後臉色大變、身體戰慄,非常害怕,決定讓庄辛收拾殘局,最終收復了失地。

近義 見兔顧犬

反義 未雨綢繆

例句

這次試驗沒有成功,我們應該亡羊補牢,認真總結教訓。

解釋 比喻寬大處理,給予出路,而非呆板教條、趕盡殺絕。

出處 《呂氏春秋·異用》:「湯見祝網者,置四面,其祝曰:『從天墜者,從地出者,從四方來者,皆離吾網。』湯曰:『嘻!盡之矣。非桀其孰為此也?』湯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網罟,今之人學紓。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漢南之國聞之曰:『湯之德及禽獸矣。』」

商朝的開國明君商湯有一次外出,見到有個獵人在設網打獵,他在上下左右四面布設了四張網,然後念念有詞地祈禱說:「從天上掉下的,從地上冒出的,從四面八方來的,都被我的網網住。」商湯聽到後說:「哎呀!那就全都捕光了。除了殘暴的夏桀,還有誰會做這種事呢?」商湯於是幫他撤掉了三面網,只留下一面,並教導獵人重新祈禱,說:「從前蜘蛛會編織嚴密的蛛網,今天人們卻學會了寬舒與仁德。想往左走的往左走,想往右走的往右走,想飛高的飛高,想降低的降低,我只抓捕那些違反天命的。」

漢水之南的諸侯國聽說這件事後,說:「商湯的仁德真是博大,已經推廣到禽獸身上了。」於是有四十多個諸侯國歸附了商湯。人們評論說,獵人設置四面羅網,還不一定網得到飛鳥。商湯撤掉了三面,只留下一面,卻得到了四十多個諸侯國,他的目的不只是網鳥啊!

反義 嚴懲不貸

例句

對於那些受人誘騙、誤入歧途的犯罪分子,我們不應當一棍子打死,而應當區別對待、網開一面,給他們悔過自新、重新做人的機會。

解釋 吞舟:能吞舟的大魚。比喻法令太過寬疏,以至於罪大惡極者逍遙法外。

出處 《史記·酷吏列傳序》:「漢興,破觚而為圜,斵(zhuó)雕而為朴,網漏於吞舟之魚,而吏治烝烝,不至於奸,黎民艾安。」

司馬遷在《史記·酷吏列傳序》開頭說:「孔子說:『用政令來引導人民,用刑法來約束人民,人民雖然會免於犯罪,內心卻沒有羞恥之心。用道德來引導人民,用禮制來約束人民,人民不但會有羞恥之心並且會逐漸走上正道。』老子說:『德行高尚的人不表現出德,因此而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