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S

解釋 塞:邊塞。翁:老頭。比喻禍福相倚,壞事變成好事。

出處 《淮南子·人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

《淮南子·人間》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靠近邊塞,住著一個老頭,善於推算謀劃。有一天,他們家養的馬無緣無故跑到了邊境之外的胡人那裡,同村人都來對他表示同情。這個老頭說:「馬跑就跑了吧,這何嘗又不是一件好事呢?」過了幾個月,那匹跑掉的馬又跑了回來,而且還帶著另外的幾匹駿馬,同村人又非常羨慕,都來向他表示祝賀。這個老頭又說:「多了幾匹馬,這何嘗又不是禍害呢?」因為家裡多了這幾匹好馬,他的兒子就喜歡騎著飛跑,不料有一次從馬上掉下來,摔斷了大腿,成了殘疾人。同村人又覺得很惋惜,都來看望。這個老頭又說:「摔斷大腿,變成跛子,這何嘗又不是一件好事呢?」又過了一年,塞外的胡人大舉進攻,朝廷徵召兵員,凡是身體強壯的成年男子全都舉刀拿槍、開弓射箭地上了戰場。戰鬥之後,住在邊塞附近的人家,十有八九都戰死在了疆場,而老翁的兒子,正因為瘸腿的緣故沒有上戰場,從而得以保全了性命。

《淮南子》在講完這個故事後感嘆說,災禍和幸福可以相互轉化,至於如何轉化則難以預料。福可以變為禍,禍也可以變為福,它們的變化不可探究,它們的深邃也不可窮盡。

近義 因禍得福

例句

他沒考上大學,但由此發憤努力,自學成材,真是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解釋 顧:探望;拜訪。茅廬:茅草屋。本指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直到第三次才見到。後用來比喻對賢才的誠心邀請。

出處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諸葛亮年輕的時候就有出眾的才能、英雄的氣概。他身材高大,容貌魁偉,當時的人都覺得他不同尋常。東漢末年,天下紛亂,諸葛亮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避難,親自在山野中耕作,不追求顯赫的生活。當時劉備也流亡到了荊州,駐紮在新野,聽說了諸葛亮非凡的才能,心生結納之意,又接受徐庶的建議,親自登門拜訪,去了三次才終於見到他。當時正值隆冬,諸葛亮給劉備分析了天下的形式,指出了劉備成功的途徑,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策」。此後諸葛亮一生效力於蜀國,安定蜀國、聯合孫吳、抗擊強曹、興復漢室,成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忠臣。劉備死後,諸葛亮輔佐後主劉禪。在一次北伐曹魏時,諸葛亮給劉禪寫了一封《出師表》,其中寫道:「我本是一個普通百姓,在南陽過著自己耕作的生活,只希望能夠在亂世中保全自己的生命,不企望能得到各位諸侯的賞識。先帝劉備不覺得我地位低微,三次屈尊到我的草廬拜訪,徵求我對天下大事的看法。由此,我內心感動,同意先帝的邀請,跟隨他東奔西走,為國效力。」《出師表》真摯感人,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

近義 禮賢下士

反義 拒人千里

例句

校長三顧茅廬,誠懇地邀請李老師主持高三年級的工作。

解釋 令:命令。申:告誡。形容再三命令與告誡。

出處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約束既布,乃設斧鉞,即三令五申之。」

孫武是春秋時著名的軍事家,他因為通曉兵法受到吳王闔閭的接見。闔閭說:「你寫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過了,能用來試試練兵嗎?」孫武說:「可以。」闔閭又說:「能用婦女來試試嗎?」孫武又說:「可以。」於是闔閭讓孫武訓練自己後宮的一百八十名美女。

孫武將宮女分為兩隊,讓吳王寵愛的兩個侍妾分別擔任隊長,並讓每個宮女都拿著長戟。孫武下令說:「你們知道自己的心口、左右手以及後背嗎?」宮女們都說知道。孫武又說:「向前看,就是朝心口所對的方向看;向左轉,就是朝左手方向轉;向右轉,就是朝右手方向轉;向後轉,就是朝後背方向轉。」宮女們回答:「是。」規矩宣布完後,孫武命令擺上斧鉞等刑具,然後擊鼓命令向右轉,宮女們哈哈大笑。孫武說:「規矩不明、號令不清,是將領的過錯。」於是又再三宣布了命令和規矩,然後擊鼓命令她們向左轉,宮女們又大笑起來。孫武說:「規矩號令已經交代清楚,如果還不聽令,就是隊長和士兵的過錯了。」於是就要殺兩個隊長。吳王見孫武要斬他的愛姬,急忙派人傳達命令說:「我已經知道您善於用兵了。如果沒有這兩個侍妾,我吃飯都感覺不到香甜,希望您不要殺她們。」孫武回答說:「我既已受命為將軍,那麼將領在軍隊中,國君的命令也可不接受。」於是殺了兩個隊長示眾,重新選了隊長。這時又擊鼓為號,宮女們進退整齊,動作符合要求,再也沒有人敢吭聲了。

例句

臨放暑假,班主任三令五申,要求同學們假期不許泡網吧。

解釋 比喻謠言重複多次,就能使人信以為真。

出處 《韓非子·內儲說上》:「夫市之無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戰國時,結為同盟的國家為了取信於對方,要互派宗親作為人質。魏國和趙國結盟後,魏國國君要送太子去趙國首都邯鄲做人質,讓大臣龐恭陪同。龐恭知道魏王容易聽信讒言,就希望對魏王有所勸諫。臨行前,他問魏王:「如果現在有一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說:「不相信。」龐恭又問:「如果兩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嗎?」魏王說:「我還是不信。」龐恭再問道:「如果三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說:「我相信。」龐恭說:「街市上明顯不可能有老虎,但當三個人說有老虎,您就以為真有老虎了。現在邯鄲距離魏國比距離街市遠得多,說我壞話的人肯定不止三個,希望您聽到後能仔細分析他們的話。」魏王說:「這個我知道,你就放心去吧!」但後來還是不出龐恭所料,魏王還是聽信了讒言。龐恭從邯鄲回國後再也沒能見到魏王。

近義 眾口鑠金

例句

如果政府不出面發布可靠的消息,就會三人成虎,謠言滿天。

解釋 本指人在三十歲左右知曉禮儀,做事有分寸。後用來表示人在三十歲前後應當有所成就。

出處 《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矩。」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主要學生的言行的一部書,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撰,從《學而》到《堯曰》共二十篇。

在第二篇《為政》中,孔子有一段話,大致敘述了自己一生的各個階段,教導學生在每個階段都要有每個階段的收穫。他說:「我十五歲時立下了學習的志願;三十歲時學懂了禮儀,從此說話做事都有了把握;四十歲時掌握了各種知識,所以心裡不犯糊塗;五十歲時懂得了天命;六十歲時,一聽別人的言語,就可以分辨出真假,判定出是非;到了七十歲,便能做到既隨心所欲,又不逾越規矩。」

例句

他們都是在二十幾歲作出貢獻,三十開外就榮獲諾貝爾獎,真可謂三十而立。

解釋 比喻失去依靠、無處投奔或驚慌失措的人。

出處 《史記·孔子世家》:「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

春秋去找時期,禮崩樂壞,孔子帶著弟子們周遊列國,到處宣傳他的仁政學說,可惜很少有人接受他的這一套。魯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孔子離開曹國後又周遊到了宋國,和弟子們在一棵大樹下演習周禮,藉以宣傳自己的主張。宋國的司馬(掌軍政和軍賦的高級官員)桓魋很討厭孔子,準備殺掉他,就先派人拔掉了大樹。孔子一看情況不妙,就趕緊和弟子們四散逃跑。混亂中,孔子和弟子們失散了。孔子跑到了鄭國,一個人站在城牆的東門口。孔子的學生子貢四處打聽孔子的下落,鄭國人告訴他說:「東門口站了一個人,額頭長得像唐堯,脖子長得像皋陶,肩膀長得像子產,但是從腰到腳和大禹相比還差三寸。他驚慌失措,好像沒有人要的流浪狗。」子貢一聽,知道這正是自己的老師,就馬上跑到了孔子。

例句

革命一來,紳士們便立刻皇皇然若喪家之犬,將小辮子盤在了頭頂上。

解釋 喪失理智,昏亂失常。形容言行荒謬可惡至極。

出處 《宋史·范如圭傳》:「公不喪心病狂,奈何為此?必遺臭萬世矣!」

范如圭,南宋時期建州(今福建)建陽人。年少的時候跟隨舅舅胡安國學習《春秋》。後來考中進士,步入仕途。范如圭剛剛到達官任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