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K

解釋 開誠:敞開誠心。布公:宣示公正。指以誠相待,坦白無私

出處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論》:「諸葛亮之為相國也……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

諸葛亮一生勤勤懇懇,為了治理蜀國和興復漢室而鞠躬盡瘁。《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給他寫的傳記最後評論說:「諸葛亮作為相國,安撫百姓,明示禮法和規矩,規定官吏的許可權和職責,聽從君主的裁斷,袒露誠心,推行公正。對於竭盡忠誠,有益於當世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一定獎賞;對於違反法令、懶惰無禮的人,即使是自己的親戚也一定懲罰;對於認罪並坦白真情的人,即使罪行嚴重也一定赦免;對於不說實話、巧言偽飾的人,即使罪行輕微也一定嚴懲。無論做了多麼小的好事,沒有不獎賞的,無論做了多麼小的壞事,也沒有不貶斥的。他對各項事務都很熟悉,能抓住其根本,能根據人的名聲考察他的實質,瞧不起那些虛偽的人。最終使得蜀國全境之內,人人都敬畏愛戴他,刑法政令雖然嚴厲,但沒有怨恨之人。這都是因為他心存公平,對該不該做的事規定得十分清楚的緣故。」

近義 坦誠相待

反義 鉤心鬥角

例句

你倆只要開誠布公地談一談,就可以消除誤會。

解釋 揖盜:向盜賊行禮作揖。打開門請強盜進來。比喻引入壞人,自招禍患。

出處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況今姦宄競逐,豺狼滿道,乃欲哀親戚,顧禮制,是猶開門而揖盜,未可以為仁也。」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東吳的創始人孫策遭敵人刺殺,臨死時,把國家託付給弟弟孫權,但孫權哭泣不止。於是老臣張昭對孫權說:「孝廉(對孫權的尊稱),現在難道是哭的時候嗎?喪禮由周公所立,但連他的兒子伯禽也沒有遵守,不是他想違背父訓,而是當時的事實使他不能墨守成規。何況現在奸詐不軌之人競相爭鬥,豺狼一樣的人到處都是,東吳立足未穩,危機四伏。您卻想為兄長致哀,顧全禮制,這就相當於打開門向強盜行禮作揖,不能被稱為仁義。」

當時東吳地盤尚小,只佔據了會稽等六郡,而且六郡中一些偏遠險要的地區還沒有完全臣服。同時,英雄豪傑和儒士謀臣們正在決定是否效命東吳。就連國內的君臣之間都還沒有建立起相互信賴的牢固關係。孫權從大局著眼,聽從張昭的建議,立即換掉身上的喪服,上馬外出,巡視檢閱各個部隊,穩定了東吳動蕩的局勢。

近義 引狼入室

例句

如果把我公司的商業秘密透露給他,就無異於開門揖盜!

解釋 約束自己,以公事為重。

出處 《後漢書·祭遵傳》:「遵為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賞賜輒盡與士卒,家無私財,身衣韋絝,布被,夫人裳不加緣。」

祭遵是東漢著名將領。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祭遵家境殷富,卻十分節儉,不穿華美的衣服。母親去世後,祭遵親自背土,壘造墳塋,得到人們的尊敬。

祭遵有膽有識,不畏強權,主持正義。有一次,他擔任軍中執法,有個伺候光武帝劉秀的小郎官犯了法。祭遵毫不客氣,當場處死了他。劉秀知道後,十分惱怒,下令逮捕祭遵,加以懲處。主簿陳副勸阻說:「您常想讓軍容整肅,現在祭遵執法毫無避忌和袒護,正是幫助您整肅諸軍的好機會。」劉秀於是赦免了祭遵,並任命他為刺奸將軍。這事以後,劉秀常對將領們說:「你們要當心祭遵!他連我喜愛的郎官都殺了,也一定不會袒護你們。」又有一次,祭遵奉命征討敵人,戰鬥中敵人的箭射穿了祭遵的嘴,血流不止。眾將見祭遵受傷,邊戰邊退。祭遵見狀,不顧傷痛,大聲呵止。士兵們勇氣倍增,大破敵兵。

祭遵為人廉潔謹慎,約束自己,以公事為重。皇上賞賜給他的東西,他總是全部分給士兵,以至於自己家中沒有什麼私財。他身穿皮衣褲,蓋布被子,夫人的衣裙也不繡花邊。光武帝劉秀因此非常器重他。祭遵死後,劉秀非常悲痛,親自前往送葬,贈予謚號「成侯」。

近義 公而忘私

反義 假公濟私

例句

自私自利,消極怠工,貪污腐化,風頭主義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無私,積極努力,克己奉公,埋頭苦幹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

解釋 約束自我,使言行合乎先王之禮。

出處 《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為仁。」

孔子的學生顏淵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說:「約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禮,就是『仁』。一旦能約束自身使得自己的言行合乎禮,天下就歸於仁了。成就『仁』需要的是自身的努力,而不在於依賴其他人。」

顏淵接著問:「請問『仁』的具體內容。」孔子說:「不合乎禮的不去看,不合乎禮的不去聽,不合乎禮的不去說,不合乎禮的不去做。」顏淵聽後,認真地說:「我雖然天資愚鈍,也要奉行這些教導。」

「仁」是孔子學說的中心之一,對個人來,追求「仁」

就是追求人格的完善,這需要不斷的學習和自我約束。「克己復禮」就是對追求「仁」的做法的凝練和總結,是儒家奉為圭臬(niè)的一項準則。

例句

他一直是一個奉公守法,克己復禮的人。

解釋 刻:契刻,刻記號。求:尋找。本指在船體上刻上記號以方便找尋墜水的劍。後用來比喻拘泥成法,固執而不知變通。

出處 《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呂氏春秋·察今》中講到治國之道要與時俱進,時代變了,治國之法也應該隨之而變。天下有七十一個聖人,他們的治國之道都不相同,並不是他們存心求異,而是因為時代和形勢各不相同。文中舉例說:楚國有個人橫渡長江,他的佩劍從船上掉到了水裡,於是馬上在船上刻了個記號,說:「我的劍就是從這裡掉到了水裡。」當船停下來後,他從自己刻的記號那裡跳入水中找劍。他沒有想到,船已經走了這麼遠,而掉到水裡的劍並沒有前行。假如像他這樣去找劍,不也有點太荒唐了嗎?又舉例說:一個人過長江時,看見有人正抱著嬰兒打算把他扔到江中。嬰兒大聲啼哭,這人就問原因,回答說:「他的父親善於游泳。」他的父親雖然善於游泳,難道他的兒子就善於游泳嗎?所以,只有因時變法的君主,才是賢明的君主。

近義 守株待兔

反義 隨機應變

例句

刻舟求劍只會讓機會擦身而過,只有不斷主動爭取,成功才屬於自己。

解釋 嘴上說得像蜜一樣甜,肚子里卻隱藏著害人的刀劍之心。比喻嘴甜心毒,用來形容口是心非、陰險狡猾的偽君子。

出處 《資治通鑒·唐玄宗天寶元年》:「李林甫為相,凡才望功業出己右及為上所厚、勢位將逼己者,必百計去之;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李林甫在唐玄宗時官運亨通,但他為人陰險狡詐,嫉妒賢能,表面和善,心底卻不善良。等他做了宰相後,對凡是才能聲望、功勛業績超過自己的,還有那些被皇帝厚待,勢力地位即將接近自己的,就一定想盡辦法,千方百計陷害他們。他尤其嫉妒文人學士,慣用的一種方法就是假裝與人家關係友善,表面上說一些好聽的話,背地裡卻施計陷害。時間久了,人們終於發現了他的偽善面目,於是說他「嘴裡是蜜,心裡是劍」。

近義 口是心非

反義 表裡如一

例句

唐朝的宰相李林甫是一個口蜜腹劍的人。

解釋 說話像河水下瀉,滔滔不絕。本來是個褒義詞,形容能言善辯。後來常用為貶義,形容人夸夸其談,不著邊際。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太尉云:『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郭子玄即西晉時玄學家郭象,字子玄,河南洛陽人。他小的時候就很有文才和思想,喜歡研究老莊學說,善於清談,曾經為《莊子》一書作註解,流傳至今。當時的太尉王衍常稱讚他說:「聽郭象說話,就如同高掛在天上的黃河在往下瀉水,灌注大地而不見枯竭。」

郭象閑居在家時,以寫文論道的方式自得其樂。後來徵召為司徒的佐官,逐漸升遷為侍從皇帝、傳達詔命的黃門侍郎。東海王司馬越把他引納為自己的太傅(輔導太子的官)、主簿(魏晉時將帥重臣的主要僚屬,參與機要,總領府事),特受親信和倚重。郭象擔任要職後,手握重權,在朝廷內外聲威顯赫、氣勢逼人,使得當時輿論嘩然,到處都是讓他下台的聲音。

近義 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