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三章 天下三帝

蜀軍因馬謖違反軍紀,而於街亭大敗的翌年——公元229年4月,過去以吳王自稱的孫權,也開始稱帝了。也就是說,中國同時出現了三個皇帝。

這在蜀引起了激烈議論。概括言之,這是理想論者與現實論者之間的論爭。

蜀為何對魏興動干戈?

這是因為魏企圖篡奪漢天下的緣故。曹丕廢了漢獻帝,成為魏皇帝。雖然他稱此舉為「禪讓」,實際上,獻帝是被迫讓位的。

在蜀國,人們以為獻帝已遭曹丕毒手。他們相信所得到的誤報,因而與漢室有血緣關係的劉備,以後繼者身份即位。雖然後來得知獻帝仍以山陽公身份,尚在人間,但這時候已無法廢除已經即位的皇帝。

誤報遂因而沒被更正。

這正是蜀在立足點上的困擾之處。獻帝之事在蜀終成禁忌。有禁忌的國家,立場上會站不穩。有禁忌的意識,人民的精神會頹喪。

雖然為了方便起見,使用「蜀」或「蜀漢」的稱謂,但這個政權始終以「漢」正統自居。他們標榜的是:這不是劉備創立的新王朝,而是繼承於四百年前高祖劉邦所創立的漢王朝。

全中國之主的漢帝王,理應掃蕩割據各地的惡棍,收復天下。

然而北方有魏以皇帝自稱,並且割據該地。在天無二日、地無二帝的觀念下,諸葛孔明興兵北伐攻魏。雖然結果事與願違,大軍敗於街亭,但他並沒有因此放棄北伐的計畫。

魏是漢賊,所以必須討伐。魏被視為漢賊,是其以皇帝自稱的緣故。

現在,吳也僭稱皇帝,因此,吳也應被視為漢賊,這是簡單不過的道理。

但蜀漢與吳有同盟關係。

漢賊必須討伐,豈可與之結盟!

——漢賊必須討伐!

這是理想論派的主張。

對此,現實論派卻以如下理由反駁:

——同時與魏、吳兩國為敵,蜀漢甭說討伐別人,連維持自己的國家都有困難。主張討伐吳國的各位,難道目的在於使我蜀漢滅亡嗎?

理想論派則說:

——我們當然不希望看到蜀漢被滅。我們強調的是,不可與僭稱皇帝的吳繼續結盟,因為這是違反大義之事。我們必須廢除同盟關係,以顯示我們的立國原則。

現實論派又說:

——雖然不立即攻討吳,但宣布廢除同盟關係時,吳可能會老羞成怒而攻打過來。

聽到現實論派如此分析,理想論派自然不敢否定吳以先發制人姿態攻打過來的可能性。

蜀漢正傾全力與魏交戰。與吳交戰時,水戰將佔據大的比重,因此,備戰方式也大不相同。這不是將對魏作戰的戰備移到對吳作戰就可以解決的事情。

誠如孔明《出師表》中所說的「益州疲弊」,蜀在三國中國力最為薄弱。與魏交戰是孤注一擲的舉動,況且,這個作戰是與吳同盟,並使之牽制魏為前提條件。

縱使吳不先發動攻擊,但斷絕同盟關係,對蜀而言,已是極大損失。如果沒有吳的牽制,超級大國魏便能隨心所欲地宰制弱小之蜀國。在這樣的情況下猶拘泥於理想,不是會自取滅亡嗎?

——標榜正義,斷絕盟交!

傾向以此對待吳的理想論派,實際上是多數派。而對之猛烈反對的是現實主義者——丞相諸葛孔明。

因負起街亭敗戰責任而辭去丞相一職的孔明,這一年因平定甘肅的武都及陰平,並且成功地拉攏當地勇猛的藏族,再度恢複丞相職。

諸葛孔明萬分不願意地派遣使節,至以皇帝自稱的孫權處表達祝賀之意。孫權對使者衛尉陳震道:

「兩帝並立。滅魏後,我們兩國共同來瓜分魏之領土吧!豫、青、徐、幽四州歸於吳,兗、冀、並、涼四州歸於蜀,司州(畿內)則以函谷關為界,由兩者瓜分,這樣如何?」

對擁有天下一半以上的超級大國魏,說要瓜分其領土,這樣的想法不是太一廂情願了嗎?

吳改元號為黃龍。使用這個元號,為的是要紀念黃龍於夏口和武昌為人目擊之瑞兆。吳國以建業——即今日的南京——為首都。

中國分裂的情形以後也持續很久,而以南方為據點的王朝,大都以建業為國都。吳之後是東晉、宋、齊、梁、陳等共六個王朝。到陳為隋所滅而天下一統的三百五十多年期間,就南方而言,是所謂的「六朝時代」。

這一年,蜀之老將趙雲去世。

孫權稱帝的第二年,蜀漢整年忙於對魏戰爭的準備。如前所述,在這之前,蜀曾出兵越過漢中到武都、陰平等地,這一年則完全是休兵狀態。另一方面,魏以曹真為主將,進兵到漢中。

蜀算是得到天公庇護,這一年秋天,由於連綿陰雨,河水泛濫,魏遂命令曹真退兵。

翌年公元231年,諸葛孔明攻打祁山。

魏的主帥司馬仲達,其下則有張郃、郭淮等人。

司馬仲達持的是慎重態度。諸葛孔明會採取什麼樣的作戰方式,他一點也猜不透,所以,絕對不宜輕舉妄動。孔明下令把上邦一帶的麥子全割了下來。這個地方屬於魏的版圖,因此,此舉形同搶了敵人的糧食。

「你們快動肝火吧!」

孔明這個舉措,是為了要激怒對方。但知道孔明意圖的司馬仲達卻按兵不動。這一點,引起了部將張郃的不滿。

「這麼懼怕蜀軍,簡直太窩囊了!我們這樣會被天下人恥笑啊!」

張郃極力主張出擊。其餘將軍也贊成這個主張。

「既然各位如此主張,那你們就去把蜀軍殲滅吧!」

司馬仲達遂准許出擊之事。

孔明命令魏延、高翔、吳班等將軍應戰。結果,魏軍大敗。使魏軍耐不住性子,毛毛躁躁地攻打過來——這是孔明的作戰計畫。

「仲達是個思慮非常縝密的人,他會受挑撥而如我們所預期地攻打過來嗎?」

幕僚們起先持的是半信半疑的態度。對此,孔明回答:

「仲達知道我們埋有伏兵,準備將進攻的魏軍殲滅。」

「既然知道,他更不會攻打過來吧!」

「不,魏軍會攻打過來的。」

「為什麼呢?」

「張郃以及其餘仲達麾下部將,將來有可能成為威脅仲達地位的競爭者,因此,仲達期盼他們被打敗。」

孔明微笑道。

「怎麼可能呢?……打敗仗時,仲達得負起責任啊!」

「這正是仲達之所以是仲達的高明之處。」孔明道,「為了逃避責任,他當然會作好妥善安排;依我推測,他會徹底反對出擊之事,然後擺出不得不同意諸將之主戰論的態度。……這麼一來,戰敗的責任不是就該由主張出擊的諸將負起了嗎?堅決反對出擊的仲達,不就可以置身事外了?」

「原來如此。」

幕僚雖然頷首,卻也露出半信半疑的表情。

結果,事情的進行,全如孔明所料。

這次交鋒,蜀漢獲得三千甲首。

甲首是指穿戴盔甲的戰士首級,不包括役夫頭顱在內。也就是說,這是純戰鬥人員的傷亡。

六月,蜀軍因糧食已盡,決定撤退。撤退的另一個理由是:雨季即將開始。

「蜀軍正在撤退,這是最好的攻擊時機!」仲達命令張郃。

軍隊撤退時,一般都會預置伏兵,以掩護主力部隊順利撤退。因此,兵法禁止追擊這樣的軍隊。

但,張郃卻不能不聽這個命令。不久前,他因堅決主張出擊而被敵軍打得慘敗,所以,這次再也不敢違拗仲達的意思了。

魏國名將張郃,果然於追擊戰中遭遇伏兵,右膝為流箭所傷,因此喪命。

司馬仲達在魏國的有力角逐者,遂如此消失。

獲得三千甲首——蜀軍雖奏此大捷,卻不得不撤退,之所以如此,最大的原因在於軍糧的補給不繼。

補給為何不繼呢?

第一個原因是人災。

於漢中擔任補給任務的李嚴怠工,影響極大。這時已改名為李平的李嚴,向以在白帝城與諸葛孔明同受先帝委託為傲。但相較於孔明的位居丞相處於權力中心,自己空有驃騎將軍之高位,卻被迫遠離中央;輾轉江州(重慶)、漢中等地的他,始終未能如願出仕成都宮廷。他為這樣不平的際遇深表不滿。

「我在這裡努力擔任補給任務,戰功卻全歸給了諸葛孔明,我這豈不是當凱子嗎?」

持此想法的李平,遂在補給業務上故意怠慢。

孔明連視同己出的馬謖都以違反軍紀加以處斬,怎麼會就此放過李平呢?他於是找出李平怠工之具體證據,給予嚴峻彈劾。結果,李平官職被削,並被流放至一個叫梓潼的地方。

孔明對被處斬的馬謖遺族非常關照,同樣,他也給予被流放之李平的兒子李豐要職,使他有恢複父親名譽的機會。

政治要人彼此不睦,好像是蜀漢的傳統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