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與子儼等疏

告儼、俟、份、佚、佟:

天地賦命,生必有死,自古聖賢,誰獨能免?子夏有言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四友①之人,親受音旨,發斯談者,將非窮達不可妄求,壽夭永無外請故耶?

吾年過五十,少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遊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黽勉辭世,使汝等幼而饑寒。余嘗感孺仲賢妻之言②,敗絮自擁,何慚兒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鄰靡二仲③,室無萊婦④,抱茲苦心,良獨罔罔。少學琴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⑤。意淺識罕,謂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機巧好疏⑥。緬求在昔,眇然如何。

疾患以來,漸就衰損,親舊不遺,每以藥石見救;自恐大分⑦將有限也。汝輩稚小家貧,每役柴水之勞,何時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雖不同生⑧,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鮑叔、管仲,分財無猜⑨;歸生、伍舉,班荊道舊⑩。遂能以敗為成,因喪立功。他人尚爾,況同父之人哉!潁川韓元長,漢末名士,身處卿佐,八十而終,兄弟同居,至於沒齒。濟北氾稚春,晉時操行人也,七世同財,家人無怨色。詩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爾,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復何言。

——《陶淵明集》

注釋

①四友:指孔門弟子。

②孺仲賢妻之言:東漢王霸字孺仲,年輕時就有高節,避世隱居。他的朋友令狐子伯後來做了大官,子伯的兒子也做了官。一次子伯叫他的兒子給王霸送信,王霸見人家的孩子做了官,那麼有排場,而自己的孩子蓬頭粗服,很是慚愧。他的妻子說:你立志不做官,生活自然艱苦,兒子自然也要耕田,耕田的人怎能像做官的人那麼講排場?你怎麼忘了當初的志節為兒子慚愧起來了呢?王霸聽了十分佩服,就和她安心隱居了。

③二仲:指西漢求仲、羊仲兩個隱士。當時兗州刺史蔣翊辭官歸鄉,在院中辟三徑,只與這二人來往。

④萊婦:楚老萊子的妻子。她曾堅阻老萊子接受官位。⑤羲皇上人:意謂伏羲時代以上的人,據說那個時代的人是沒有多少欲求的。

⑥好疏:很疏遠。

⑦大分:指壽命。

⑧不同生:不是一母所生。

⑨鮑叔、管仲:《史記·管晏列傳》載二人分財利的事,「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經商),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後二人各事其主,管仲失敗,鮑叔又薦舉他做齊相,成就了齊桓公的霸業。

⑩歸生、伍舉二句:歸生、伍舉皆楚國人,相友善。後伍舉因罪避害逃亡到晉國做官,歸生作為楚使者使晉,途中與伍舉相遇,遂坐地共食,談起舊日情好。歸生歸國後在執政面前講起楚材晉用於楚不利的情況,並保舉伍舉,執政就把他召了回來,伍舉歸楚後協助公子圍,繼承王位,立下功勞。

賞析

陶淵明掛冠已10年多了,安靜的田園生活使他的精神得到了很大的滿足,可是,畢竟是「歲月擲人去」,老境不覺來臨了。不久前,又發生了劉宋代晉的大變故,這似乎也預示著他的人生道路離終點不遠了。一場大病過後,他給自己的五個兒子寫了這份疏札。這篇文字雖是帶有訓誡、遺囑的莊重性質,可讀來大體絮絮如家常,叫人覺著親切。

中間一段是在小輩面前回顧自己的一生。照理說,要談的話很多,像他這樣的讀書人,也該談談閱歷、成就;但他沒談那些,只談了兩件關乎兒子和自己的「人倫日用」之類瑣事。他說,在他年輕的時候,因為家貧遊宦四方,後來考慮到自己性情與世俗多不投合,這樣下去怕要招惹禍事,於是打定主意辭了官,又叫兒子們吃苦了。這樣的話頭他在其他好幾篇詩文中都談過,疾患之中又一次提起,顯然是有看重的意思,辭官歸田看來就是他平生可以稱說的大事業了。不過,這次提起語氣有別,不像《歸去來兮辭》那般「載欣載奔」,也不像《五柳先生傳》那般的「忘懷得失」,話語中明顯有一種歉疚感和悵惘的意緒。他面對的是孩子,面對的是目前家計和將來孩子的生計,來不得那麼浪漫了。這裡的「使汝等幼而饑寒」、「抱茲苦心,良獨罔罔(惘惘)」和下段的「汝輩稚小家貧……」等語,都是發自內心的至情至性的話語。選擇這樣的人生道路,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啊,面對兒子們的饑寒,撫躬自省,怎能無動於衷呢。下面他又談到自己的愛好,說自己從小就喜好琴書,喜好閑靜,這兩樁喜好都曾叫他獲得極大的樂趣。也許「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這樣的話不算挺特別,而「見樹木」以下幾句則是難得的妙語了。他說,見樹木蔭影重疊,季節換了,鳥鳴也變了,他感到十分的高興。五六月炎天,躺在北窗下,承受那陣陣襲來的涼風,又多麼快活啊,真是人生最大的享受了。多麼具體、細膩,又多麼坦誠,只有那具有詩人的銳感、又能以童稚之心對待生活的人,才能說出這些話來。病中說這些話,除了表現出自己熱愛自然的稟性外,還表現出目下對生活的眷戀。他把這些話講給孩子們聽,孩子們會是如何感動啊。下面他感嘆「緬求在昔,眇然如何」(想想那些過去的時光,實在叫人渺茫啊),心裡又不平靜起來了。

陶淵明就是這樣回顧自己的一生的,文字簡短而具體,就像回答「您平生最大的滿足與遺憾是什麼」的問卷一樣,他從於子、於己兩個角度作了回答。回首平生,沒有什麼勛績偉業,這不是什麼謙虛,正是他的真誠、可愛處;也沒有一味地「達觀」,無悔於退隱,又掛慮兒子們的饑寒,無懼於命終,又嘆息日月易逝,佳時難再,這也是他的真誠、可愛處。「陶潛避俗翁,未必能達道。」杜甫這兩句詩,若排除譏諷的意味,正說到陶淵明的實處,他也是一個有情有性、有愛有憎的凡人,這臨「終」遺言不正托出了他的心跡么?

作者:湯華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