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游斜川序

辛酉正月五日,天氣澄和,風物閑美,與二三鄰曲,同游斜川。臨長流,望曾城,魴鯉躍鱗於將夕,水鷗乘和以翻飛。彼南阜者,名實舊矣,不復乃為嗟嘆;若夫曾城,傍無依接,獨秀中皋,遙想靈山,有愛嘉名。欣對不足,率爾賦詩。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紀鄉里,以紀其時日。

——《陶淵明集》

賞析

這是詩的小序,辛酉一作「辛丑」,但詩的開頭說:「開歲倏五十,吾生行歸休。念之動中懷,及辰為茲游。」辛丑為東晉隆安五年(401),陶淵明才三十七歲,非五十歲。有的本子,「開歲倏五十」作「開歲倏五日」,即仍以為是三十七歲時所作,但這時陶淵明尚在官場中,和序的「悼吾年之不留」,詩的「吾生行歸休」,皆不相符洽。

有的本子,辛丑作「辛酉」。這辛酉是紀日子的干支,意即正月五日辛酉,年份為義熙十年(414),陶淵明正五十歲。據陳垣《二十史朔閏表》,本年正月朔日正為辛酉,序中的「五日」之「五」當誤。其次,陶淵明所以擇孟春酉日游宴,乃遵晉朝舊俗。詳見逯欽立《陶淵明集》附錄的《陶淵明事迹詩文系年》。

此序可說是《蘭亭集序》的具體而微,王羲之蘭亭之會,也是五十歲。義熙元年冬,陶淵明辭彭澤令返里。九年,詔征他為編纂國史的著作郎,不就,與雁門周續之、彭城劉遺民並稱「尋陽三隱」。《游斜川》作於次年,更表明歸隱之志。

斜川在江西星子縣,本漢豫章郡柴桑縣地,唐為尋陽縣地,也即陶淵明故鄉。南阜意為南山,指廬山。曾城即層城,這裡指鄣山,在廬山之北。晉廬山諸道人《游石門詩序》:「石門在精舍南十餘里,一名鄣山。基連大嶺,體絕眾阜,此雖廬山之一隅,實斯地之奇觀。」中皋指澤旁高地。前人曾以斜川比作桃花源。

出遊時乘扁舟而往,故只有二三鄰人。魴鯉躍鱗,水鷗翻飛,正是舟游實況。躍鱗寫日麗,翻飛寫風和,時尚正月,雖是南方,也見這一年春氣來得早。詩中說:「弱湍馳文魴,閑谷矯鳴鷗」,湍弱魚可從容馳游,谷靜鳥乃高飛啼唱。下文寫旅遊心理,南阜已是舊識,所以不復嘆賞,鄣山卻是獨秀中皋,慕名已久,所以令人遐想。但光憑視覺上的欣賞還不夠,還須大家來賦詩,依然回到詩人本色。

詩中又說:「提壺接賓侶,引滿更獻酬。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中觴縱遙情,忘彼千載憂。」則去時是帶著酒的。陶公非酒不歡,既醉而百憂可忘,他的大半生都在醉鄉中度過,卻又寫出了那麼多的好詩。

作者:金性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