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 乞食

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①。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銜戢知何謝②,冥報以相貽。

注釋

①遺(wèi謂):贈送。

②銜:銜於口。戢(jí集):藏,藏於心。銜戢即感戴不忘。

賞析

《乞食》一詩,是陶淵明躬耕生涯之一側面寫照,至為真實,亦至為感人。

「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陶淵明歸耕之後,備嘗農民之艱辛,尤其是飢餓。《有會而作》云:「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飢。」《飲酒》第十六首云:「竟抱固窮節,饑寒飽所更。」皆可印證。起二句直寫出為飢餓所逼迫,不得不去乞食的痛苦情形和惶遽心態,詩人自己也不知該往何處去才是。「竟」之一字,透露出反覆的思忖,既見得當時農村之凋敝,有糧之家太少,告貸幾乎無門;亦見得詩人對於所求之人,終究有所選擇。陶淵明乃固窮之士。蕭統《陶淵明傳》載江州刺史檀道濟「饋以粱肉,(陶淵明)麾之而去」,就是一好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走啊走啊,不期然地走到了那一處墟里。由此可見,雖然「不知竟何之」,但下意識中,終究還是有其人的。此人當然應是一可求之人。儘管如此,敲開門後,自己還是口訥辭拙,不知所云。乞食,對於一個有自尊心的人,畢竟是難於啟齒的呵。「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主人見陶淵明此時的飢色和窘樣,他全明白了,立刻拿出糧食相贈,詩人果然不虛此行。多麼好的人呵!詩情至此,由痛苦惶遽轉變、提升為欣慰感激。「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主人不僅急人之難,而且善體人情。他殷勤挽留詩人坐下相談,兩人談得投機,不覺到了黃昏,飯已經做好了,便擺出了酒菜。詩人已經無拘無束了,端起酒杯便開懷暢飲。陶淵明愛酒。「傾」之一字,下得痛快,這才是陶淵明「質性自然」之本色呵。「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詩人為有這位新交而真心歡喜,談得高興,於是賦詩相贈。從「新知」二字,可見主人與詩人尚是新交,但詩人心知其人亦是一雅士,所以才「行行至斯里。」下面四句,正面表達感激之情,是全詩的主要意旨。「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史記·淮陰侯列傳》載韓信「始為布衣時,貧」,「釣於城下,諸母漂(絮),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後來韓信在劉邦部下立大功,封楚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詩人借用此一典故,對主人說,感激您深似漂母的恩惠,慚愧的是我無韓信之才能,難以報答於您。「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您的恩惠我永遠珍藏在心裡,今生不知如何能夠答謝,只有死後我在冥冥之中,再來報答於您。中國古代有「冥報」的說法,如「結草銜環」的故事便是。「冥報」之語,表達的是至深至高的感激之忱。「冥報」之是否可能,雖可不論,但此種感激之忱,則至為珍貴。

此詩的啟示意義,超越了乞食一事。全幅詩篇語言平淡無華,卻蘊發著人性美麗的光輝。主人急人之難,詩人感恩圖報,皆至性真情,自然呈露,光彩照人。這是兩種高尚人格的對面與相照。急人之難,施恩不圖報;受恩必報,飲水不忘挖井人——這是中國民族精神中的傳統美德。詩中映現的兩種人格,深受傳統美德的煦育,亦是傳統美德的體現。

作者:鄧小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