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三Ⅳ

① 克利特人是古時最有名的弓箭手。——英譯者注

① 羅德斯投石手之出名幾乎不亞於克利特的弓箭手。——英譯者注

② 即克利爾庫斯騎兵叛逃投奔國王時。——英譯者注

那一天他們平安無事。次日清晨,他們出發上路,比平常起得特別早,因為他們必得通過一個山峽,怕是敵人會對他們在穿行時加以攻擊。但是過了山峽之後彌特拉達特才又出現,率領一千名騎兵和約四千名弓兵和投石手。這些人馬是他要求蒂薩弗尼斯撥給他的,立下保證有這些人他便能把希軍交付蒂薩弗尼斯手中。他小看了這些希軍,因為他看到在上次襲擊中他以小部兵力給希軍不小的傷害,而自己方面沒有任何損失。因此,當希軍過了峽谷約有八司塔迪時,彌特拉達特便也帶領人馬越過峽谷。這時準備追擊敵人的希臘輕裝、重裝步兵已經獲令待發,騎兵也得令勇趕,確保隨後緊跟上充足的兵力。這時,一伺彌特拉達特跟上前來,投石和筋矢正要打及目標時,希軍響起號令,奉命的希軍步兵便立刻沖向敵人,騎兵也向前衝擊。敵軍不敢迎戰,便逃向峽谷去了。在這次追擊中波軍步兵傷亡甚眾,而其騎兵不下十八名在峽谷中被活捉。希軍不待吩咐,自動把敵屍殘傷毀形,以使敵人一見驚駭喪膽。

敵人狼狽離去。希軍終日無擾,繼續行軍,到達底格里斯河。這裡有一座荒涼的大城①,名叫拉利薩,是古時米狄人居住的地方。它城牆寬二十五英尺,高百英尺,周圍長二帕拉桑,是用黏上磚在二十英尺高的石頭基礎上建起的。當波斯人想從米狄人手中奪其帝國時,波斯王②曾圍困此城,但未能攻破。一陣亂雲掩蔽了天日,看不見此城,直至居民棄城他走。這時才奪取了此城。離城不遠有一座石金字塔,寬一普勒特隆,高二普勒特隆;在這金字塔上有許多從左近村莊逃來的波人。

從這個地方他們進軍一站、六帕拉桑,到了一大城堡,荒蕪殘破。此城名叫梅司波拉①,一度曾為米狄人居住。牆基為貝殼磨石所造,寬、高各五十英尺。基上建一磚牆,寬五十英尺,高百英尺;牆周延六帕拉桑。據傳,在這裡,國王②妻室梅狄亞在波人奪取米狄人天下之後曾避難於此。波王也圍攻此城,但久困或突擊都未能破之。宙斯大帝以雷嗚震驚居民,此城方得攻克。

從這個地方他們前進了一站、四帕拉桑。在這一站當中蒂薩弗尼斯出現了,他統領著自己帶來的騎隊③、娶了國王女兒的奧戎塔斯所部、居魯士在長征中所帶來的波軍和國玉兄弟前來援助國王所帶的人馬。除了這些部隊之外,蒂薩弗尼斯還有國王撥給他的所有部隊。結果是這支軍隊顯得非常龐大。

當他靠近希軍時,他將幾營軍隊留駐在後衛而把其它部隊列在他們的側翼。

這時,雖然他鼓不起勇氣接近希軍,也不想冒一決戰,他下令士兵投石、射箭。但當散列在隊伍中間的羅德斯投石手和弓箭手予以回擊時,無一人射不中的(因為敵軍之密很難射不中的④)。這時蒂薩弗尼斯急忙退兵避陣,其它

① 這個色諾芬叫做「拉利薩」的城就是《創世記》里所提及的亞述大城卡拉。——英譯者注

② 居魯士大王(紀元前558—529)。——英譯者注

① 色諾芬在此所見的廢墟是著名的亞述帝國首都尼乃渥。很奇怪,他對這座亞述大城(以及上面的卡拉)只是含糊地一帶而過,說「它一度由米狄人居住」。實際上,米狄人奪占尼乃渥(約紀元前600年〕確是結束其重要的歷史時期的大事件。只是在其後直到米狄亞帝國又被波斯人推翻(紀元前540年)的半個世紀當中才由米狄人統治著。色諾芬在他的歷史記敘中只是追述了不重要的一步——或許因為他不想再說遠一些,或許是因為他不能那樣做。——英譯者注

② 米狄亞最後的一位國王阿司悌亞格斯。——英譯者注

③ 即從他在小亞細亞的省區,當時他來向阿爾塔澤西斯密報居魯士對其造反的陰謀。——英譯者注

④ 由於敵人密集。——英譯者注

各營部隊也隨退。

這一整天,一方繼續行軍,一方繼續追擊。波軍不復能以其散兵的長距離射擊為害,因為羅德斯投石手射出彈丸比波軍的遠,甚至比波軍弓箭都遠。

波弓也大,因此克利特人能夠很好地利用落於其手中的箭。事實上他們在不斷地使用敵箭向空中射擊練習遠射①。在村裡希軍發現大量腸線和鉛,供投手使用。這一天的情況是:當希軍來到一些村莊,著手紮營時,波軍便撤退,因為在小接觸衝突中吃了大虧。次日希軍安靜無事,收集物資,因為村裡有大量玉米。在後一天他們繼續行軍,通過平原,蒂薩弗尼斯在後面尾隨,繼續騷擾,小有衝突。

這時希軍發現,當有敵人跟隨時方陣編排是不妥的。因為若是由於道路太窄或有山或橋使兩翼靠攏時,勢必把重甲兵擠亂,難於前進,他們被擠得亂成一團,從而不大能發揮作用。另外,當兩翼分開時,剛才被擠開的人不可避免地分散了,兩翼之間的空處無人,當後面有敵軍緊跟時影響這些兵的士氣。還有,每當軍隊需要過橋或做其它穿行時,人人都要趕快,搶先度過去,這就給予敵軍一個攻擊的好機會。當將領們認識到這些困難時,他們編排成六個連隊,每隊百人,設一名隊長領導;另加排、班長②。這麼一來,若是兩翼在進軍中靠攏時③,這些連隊就退後,以便不影響兩翼而暫時在翼隊後面行動。當方陣側翼又分開時,他們便填補上兩翼之間的空處:一隊一隊地,如果空隙較窄;一排一排地,如果較寬;或是一班一班地,若是很寬的話①——意思是總要把空擋填滿。另外,若是軍隊必須度過什麼地方或過橋時,一隊一隊地輪班過去不致陷於混亂。若是軍隊有的部分需要援助時,這些部隊就趕到該處。採用這種陣式,希軍前進了四站。

在進軍第五站時,他們看到一種宮殿房舍,周圍有許多村莊環繞。通向那裡的道路是經過從腳下有村莊所在的大山那裡伸延下來的山嶺。考慮到敵軍是騎兵②,希軍見到山自然很高興。可是,當他們出了平原已經登上第一座山頂,正往下走以便登上下一座山嶺時遭到波軍襲擊,從山頂上投射彈丸石塊和箭矢,戰鬥非常猛烈③。他們不僅給希軍造成很大傷害,而且佔了希軍輕兵的上鳳,把希軍困在重甲兵列之內與非戰鬥人員混在一起。在這一整天里投石手和弓箭手都完全不能發揮作用。希軍緊迫之餘對來攻敵人予以追擊,但他們是重兵,到達山頂很慢,而敵人很快便逃竄無蹤。每次追擊回到主體部隊時,他們又同樣遭到擾害。在第二座山嶺又出現同樣遭遇。因此,在登

① 以便能容易地收回箭矢。——英譯者注

② 即五十人和二十五人的指揮,或半個連及四分之一連的指揮。——英譯者注

③ 陣式成方空形。色諾芬所說的「端翼」(wInqs)是指方陣前方左、右兩端;所說的「側翼」(fldnks)是指方陣的兩個側邊。顯然有三個特殊連隊擺在方陣前邊的中央。 另二隊則在後方相對應的位置上。——英譯者注

① 班或四分之一連隊由二十五人組成(即24+指揮員),一般是三人並肩行進,即前隊三人齊步,縱深八人。連隊可有三種方式列陣:(甲)前隊一班,縱深四;(乙)前隊兩班,縱深二;或(丙)前隊四班,深度一○三個連隊在列陣中彼此並排,(甲)從而前列有三個班或九人;(乙)前列有十八人;(丙)前列有三十六人。前方陣前面這三個特殊連隊的這三種安排恆是色諾芬分別稱為「接連」,「按排」和「按班」的。——英譯者注

② 這在平地上是最有效的。——英譯者注

③ 正如澤爾士的隊伍在德爾莫皮利。——英譯者注

上第三座山嶺之後,他們決定暫在山峰按兵不動,而帶領一支輕裝盾兵從方陣右側繞到山上另一個位置。一旦這支隊伍高踞在尾隨希軍後衛的敵軍之上時,後者便停止了攻擊下山的希軍,怕被切斷而前後兩方被希軍圍困起來。

當日希軍便這樣繼續行軍,一大隊通過山嶺的這條路,另一大隊則沿一平行路線在山坡前進,到達了這些村莊。在那裡他們指派了八名外科醫生,因為傷員很多。

在這些村莊里他們停留了三天,一方面是為了照顧傷員,同時也由於他們有了大量給養——麵粉、酒釀和為馬匹收集的多量大麥。所有這些物資都是由本地區代理總督收繳來的。第四天他們開始進入平原。但是當蒂薩弗尼斯率部趕來時,情勢的緊迫教育了他們,在看到的第一個村莊紮下營來而不繼續執行一面進軍一面作戰的計畫。因為許多希軍不能繼續作戰,不只是傷員,還有運載他們的人和運載傷員的武器的人。紮營之後,波軍向村莊接近前來試圖遠距攻擊時,希軍很得勢,因為佔據一個位置,從那裡抵抗攻擊大不同於行軍中與尾追的敵人作戰。

時進黃昏,敵軍該撤了。因為波軍從不在離希軍營六十司塔迪距離之內紮營,怕希軍對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