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附錄三 詩詞常識

樂府 本指古代音樂官署。「樂府」一名,始於西漢,惠帝時已有「樂府令」。至武帝始建立樂府,掌管朝會宴饗、道路遊行時所用的音樂,兼采民間詩歌和樂曲。樂府作為一種詩體,初指樂府官署所採集、創作的樂歌,後用以稱魏晉至唐代可以入樂的詩歌和後人仿效樂府古題的作品。宋元以後的詞、散曲和劇曲,因配合音樂,有時也稱樂府。

歌行 古代詩歌的一體。漢魏以下的樂府詩,題名為「歌」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並無嚴格的區別。後遂有「歌行」一體。其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行」是樂曲的意思,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貞《索隱》。

賦得 凡摘取古人成句為題之詩,題首多冠以「賦得」二字。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賦得蘭澤多芳草》一詩。科舉時代之試帖詩,因詩題多取成句,故題前均冠以「賦得」二字。同樣也應用於應制之作及詩人集會分題。後遂將「賦得」視為一種詩體,即景賦詩者亦往往以「賦得」為題。

口號 古體詩之題名。「曰口號者,或四句,或八句,草成連就,達意宣情而已也。」(王昌會《詩話類編》卷一)「貴明白條暢」(馬上巘《詩法火傳》卷十五),不在雕琢。以口號為題的詩六朝已多見,如鮑照《還都口號》、梁簡文帝《和衛尉新渝侯巡城口號》等,唐時更多。宋時皇帝當春秋節日與生日,常舉行宴會,樂工緻辭,然後獻詩一章以歌功頌德,亦稱口號(見《宋史·樂志》一七《教坊》)。

口占 舊時作詩方式之一。指詩人作詩,不擬草稿,略加思索便隨口吟成。

聯句 舊時作詩方式之一。又稱「連句」。兩人或多人共作一詩,相連成篇。傳始於漢武帝時《柏梁台詩》(疑係後人偽托)。初無定式,有一人一句一韻、兩句一韻乃至兩句以上者,依次而下。後來慣用一人出上句,續者須對成一聯,再出上句,輪流相繼。舊時多用於上層宴飲及朋友間酬應,絕少佳作。

限韻 舊時作詩方式之一。指限定用某一韻部之字作詩,古代科舉考試或詩人集會唱和時常用。分為兩類,一是限韻不限字,一是限韻兼限字。後者又可分為兩類,一是全詩韻腳均先規定;一是限定一字,其餘韻腳可在限定的韻部中任選。

集句 舊時作詩方式之一。又稱「四體」。截取前人一代、一家或數家的詩句,拼集而成一詩。現存最早的集句,為西晉傅鹹的《七經詩》。

古風 詩體名。即「古詩」、「古體詩」。唐人好將時人效法前代之詩而作的作品稱為古風。風即歌的意思,由《詩經》「國風」引申而來。李白有古風五十九首,明胡震亨謂其內容「非指言時事,即感傷己遭」,中有不少名篇。

古體詩 亦稱「古詩」、「古風」。詩體名,和近體詩相對。產生較早。每篇句數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諸體。後世使用五、七言者較多。不求對仗,平仄和用韻也比較自由。

新樂府 由中唐白居易提出並積極創作而確立的一種詩體。因在精神上繼承漢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傳統,而又用新題寫時事,不依譜,不入樂,體制上相對於古樂府有所不同,故稱。此體詩中多有反映現實關心民生的佳作,但有時不免徑切直露,缺乏情韻。

四言詩 詩體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為主。是我國古代詩歌中最早形成的詩體。初見於上古歌謠及《周易》韻語,春秋以前的詩歌,如《詩經》,大都為四言。漢代以後,格調稍變。自南朝宋齊以後,作者漸少。

五言詩 詩體名。由五字句所構成的詩篇。起於漢代民謠,現存最早文人五言詩當推東漢班固之《詠史》。魏晉以後,歷六朝隋唐,大為發展,成為古典詩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詩、五言律詩、五言絕句。

六言詩 詩體名。全篇每句六字。相傳始於西漢谷永,一說東方朔已有「六言」(見《文選·左思〈詠史〉》李善注)。其詩均不傳。今所見以漢末孔融的六言詩為最早。唐以後更有古體近體之分。但均不甚流行。

七言詩 詩體名。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為主,當起於漢代民間歌謠。舊說則謂始於《柏梁台詩》(見「柏梁體」),恐不可信。魏曹丕《燕歌行》,為現存較早的純粹七言詩。到了唐代,大為發展。有七言古詩、七言律詩、七言絕句。與五言詩同為古典詩歌中的主要形式。

三五七言詩 詩體名。指一篇中三、五、七言依次排列,各為兩句,共六句。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與明胡震亨《唐音癸簽》卷一謂此體起於隋人鄭世翼,也有以為起於唐李白的「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因體近小詞,非詩中正體。

雜言詩 詩體名。古體詩的一種,最初出於樂府。詩中句子字數長短間雜,無一定標準,最短僅一字,長句有達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間雜者為多。

近體詩 亦稱「今體詩」。詩體名。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句的通稱,同古體詩相對而言。句數、字數和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

今體詩 即「近體詩」。

律詩 詩體名。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故名。起源於南北朝,成熟於唐初。八句,四韻或五韻。中間兩聯必須對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聲。分五言、七言兩體。簡稱五律、七律。亦有六律。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則為排律。偶有六句三韻,稱為「三韻律」或「小律」。律詩中,凡兩句相配,稱為一「聯」。五律、七律的第一聯(一、二兩句)稱「首聯」,第二聯(三、四兩句)稱「頷聯」,第三聯(五、六兩句)稱「頸聯」,第四聯(七、八兩句)稱「尾聯」。每聯的上句稱「出句」,下句稱「對句」。

格律詩 詩歌的一種。形式有一定規格,音韻有一定規律,倘有變化,需按一定規則。中國古典格律詩中常見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絕句和律詩。詞、曲每調的字數、句式、押韻都有一定的規格,也可稱為格律詩。

排律 又稱「長律」。詩體名。律詩的一種。就律詩定格加以鋪排延長,故名。每首至少十句,有多至百韻者。除首、末兩聯外,上下句都需對仗。也有隔句相對的,稱為「扇對」。

絕句 即「絕詩」。亦稱「截句」、「斷句」。詩體名。截、斷、絕均有短截義,因定格僅為四句,故名。以五言、七言為主,簡稱五絕、七絕。也有六言絕句。唐代通行者為近體,平仄和押韻都有一定的規定。有人說絕詩是截取律詩的一半而成。但在唐代律詩形成以前,已有絕句,雖亦押韻而平仄較自由,如《玉台新詠》即載有《古絕句》。後人即用「古絕句」以別於近體絕句。

應制詩 封建時代臣僚奉皇帝命所作、所和的詩。唐以後大都為五言六韻或八韻的排律。內容多為歌功頌德,少數也陳述一些對皇帝的期望。

試帖詩 詩體名。也稱「應試詩」、「賦得體」。起源於唐代,由「帖經」、「試帖」影響而產生,為科舉考試所採用。大都為五言六韻或八韻的排律,以古人詩句或成語為題,冠以「賦得」二字,並限韻腳,內容必須切題。清代限制尤嚴。

雜體詩 詩體名。指從字形、句法、聲律或押韻等方面別出心裁的那一類作品。名目頗多,據明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謂:「按詩有雜體,一曰拗體,二曰蜂腰體,三曰斷弦體,四曰隔句體,五曰偷春體,六曰首尾吟體,七曰盤中體,八曰迴文體,九曰仄句體,十曰疊字體,十一曰用字體,十二曰藁砧體,十三曰兩頭纖纖體,十四曰三艷婦體,十五曰五雜俎體,十六曰五仄體,十七曰四聲體,十八曰雙聲疊韻體,十九曰問答體,皆詩之變體也。」他如藏頭詩、神智體等亦屬此類。此體多為漢魏六朝文人創製,唐人間有試作。因帶有文字遊戲性質,故少佳什。

詩韻 指作詩所押的韻或所依據的韻書。隋時陸法言著《切韻》,共分206韻部,分部太細,不便押韻。唐初規定相近的韻可以同用。南宋時,平水人劉淵編《壬子新刊禮部韻略》,把同用的韻合併為107韻,是為「平水韻」。清人又減為106韻,改稱為「佩文詩韻」,這便是沿用至今的詩韻。唐代實際所用韻部,和平水韻所編大致相同。

押韻 亦作「壓韻」。作詩歌時於句末或聯末用韻之稱。舊時押韻,例須韻部相同或相通,但也有少數變格。詩歌押韻既便於吟誦和記憶,又使作品具有節奏、聲調之美。

近體詩押韻 近體詩押韻要求嚴格。不論絕句、律詩、排律,都必須用平聲韻,且一韻到底,不許鄰韻通押。

古體詩押韻 古體詩押韻較寬。可轉韻,或鄰韻通押;可押平聲韻,也可押仄聲韻。仄聲韻中,要區別上、去、入聲,不同聲調一般不相押,只有上聲韻和去聲韻偶然可以相押。

叶韻 又作「諧韻」、「協韻」、「協句」。詩韻術語。謂有些韻字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