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685—762),睿宗第三子。受禪即位。史載:李隆基善騎射,通音律、曆象之學。初登帝位便整頓弊政,勵精圖治,力圖恢複太宗的事業。他精選官吏,澄清吏治,任用賢能,鼓勵生產,唐朝的經濟文化發展到頂峰,史稱「開元盛世」。後寵信李林甫等奸佞之徒,政治日趨腐敗,貪好聲色,寵愛楊貴妃,奢侈荒淫。755年爆發「安史之亂」,李隆基被迫西逃,途經馬嵬驛(今陝西興平縣西),兵士嘩變,不得不縊殺楊貴妃,繼續西行。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今寧夏靈武縣西南),他被尊為太上皇。返回長安後,抑鬱成病,死於甘露殿,葬泰陵(今陝西蒲城縣東北)。廟號玄宗,謚號明皇。
玄宗此詩為古體,但它充分吸取了近體詩的藝術表現手段。它講究章法,講究格律,講究對仗,而且一韻到底,讀來可以朗朗上口。我們細品全詩,也很容易體會到它的三個段落猶如書法運筆的一波三折,自然流暢,一氣而下,而貫串於其中的,則是開元時期玄宗這位英明君主日夜思賢若渴、孜孜求治的滿懷熱情。因而,它雖然像是一篇用韻語寫成的封建帝王的詔書,卻不乏動人心扉的藝術感染力量。
眷言思共理,鑒夢想維良①。
①方伯:一方諸侯之長。《禮記·王制》:「千里之外設方伯。」
⑤飆(biǎo):狂風。
賞析
⑨昆季:猶兄弟。長者為昆,幼者為季。
注釋
澄潭皎鏡石崔巍,萬壑千岩暗綠苔。
林亭自有幽貞趣,況復秋深爽氣來。
⑧在原:《詩·小雅·常棣》有「脊令在原,兄弟急難」之句,脊令,即鶺鴒。後因以「在原」或「鴒原」比喻兄弟友愛、急難相助,也用之為兄弟的代稱。
⑰藹周廬兮:謂宮殿前樹木繁茂喜人。藹:樹木繁茂的樣子。秦漢時皇宮四周所設的警衛廬舍稱周廬。班固《西都賦》:「周廬千列,徼道綺錯。」
賞析
⑩左清道率府長史:東宮太子屬官。
⑪才雄白鳳:謂擅長寫作。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二:「揚雄著《太玄經》,夢吐白鳳,集《玄》之上,頃而滅。」白鳳,一作鳳凰。後因以「白鳳」或「吐鳳」喻指寫作才能。
眷言思共理,鑒夢想維良①。
猗歟此推擇,聲績著周行②。
賢能既俟進,黎獻實佇康③。
視人當如子,愛人亦如傷④。
講學試誦論,阡陌勸耕桑⑤。
虛譽不可飾,清知不可忘⑥。
求名跡易見,安貞德自彰⑦。
訟獄必以情,教民貴有常⑧。
恤惸且存老,撫弱復綏強⑨。
勉哉各祗命,知予眷萬方⑩。
⑯軒宮:指麟德殿。
⑥清知:猶清望。謂清白廉潔的名聲,即上文提到的「聲績」。
詩一開頭便說唐都長安有著自己優秀的文化風物,不同於邊遠地方別樣的風土習俗。此間唐朝正當鼎盛之期,尤其是京都長安的經濟文化領先於世界其他地方有著高度發達的文明,遠近各國的使節往來不絕。現在所見到的唐乾陵 (高宗、武后墓葬) 前排列而群立的百十尊外使石雕像、以及王維的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琉」( 《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之詩句,都不純是藝術誇張,還確實有著 「實錄」的意義,表現了外使朝唐的景況。這就可以看出,玄宗這首《送日本使》詩的 「天中嘉會朝」一句,也不僅是實寫藤原清河一行在這穆和祥瑞的好日子裡前來朝拜,而且還虛寫一筆來寓指各國使臣的朝貢。詩的頷聯是說: 藤原清河等人感念大唐天子恩撫四方的仁德,而玄宗自己也關心他們不顧艱險求道學藝的精神。兩句寫得錯落有致。這一聯的對仗,按格律本可不寧。可詩人所用的 「日下」、「天中」二語,卻自然成對,顯示出他駕御格律的功力。詩的頸聯想像行人的海上歸程:秋月的清輝灑到漲潮的海面上,更顯得月色無垠,行船正順著晚風遠遠駛去。在當時航海,風浪是最令人擔心的,所以,王維的同時之作《送秘書晁監還日本》一首也說:「向國惟看日,歸帆但信風。」實際上玄宗詩的頸聯是在借風浪來暗示藤原清河等人之歸路艱辛,這也和頷聯的 「畏途遙」相呼應,進一層評說行人勞頓於公事的精神。事實上,藤原清河與晁衡等返日所乘之一海舶確實在海上遇上了狂飆,船在風浪的吹打中一直漂到安南,上面的一百八十多人幾乎被安南本土人殺盡,只有藤原清河與晁衡等得以逃生,返回長安。唐李白寫的《哭晃衡》一詩所說的「明月不歸沉碧海」,就是指這次海難。其後藤原清河一直留仕於唐以至終老,為日中友好往來的歷史留下了光輝的一頁。日本《延曆僧錄》所載,藤原清河在長安見玄宗,玄宗說:「聞日本有賢君,今見使者趨揖自異,禮儀國之稱不虛。」玄宗3號「日本為禮儀君子國。」 (日本《高僧傳》) 詩的後兩句所謂的 「彼君子」一語正與此相合。既然這樣,這裡的 「王化遠昭昭」當然也是指日本賢哲們對大唐文化傳播所起的積極而又深遠的作用。
㉑魯衛分政:謂兄弟和睦相處。《論語·子路》:「子曰:魯衛之政,兄弟也。」魏何晏《集解》引包氏曰:「魯,周公之封;衛,康叔之封。周公、康叔既為兄弟,康叔睦於周公,其國之政亦如兄弟。」
唐玄宗的大哥寧王李憲,開元年間居住在京都長安勝業坊東南角府第,玄宗常來看望,兄弟和睦相愛,感情十分融洽。一次玄宗來時,與大哥一同觀賞王府園林秋色,談笑甚歡,遂乘興在園中石壁上題寫了這首《過大哥山池題石壁》詩。
⑭「夫頌」三句:述《毛詩大序》意。《毛詩大序》:「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
①日本使:這裡指唐天寶十一年,亦即日本孝謙天平勝寶四年(752)的第十一次遣唐使藤原清河。他是贈太政大臣房前的第四子,後來留仕於唐,官至秘書監,死贈潞州大都督官銜。
㉒「爰游」二句:《詩·小雅·斯干》有「爰居爰處,爰笑爰語」二句,此直接引用,因詩的上句「親賢居兮」有「居」字,故改「居」為「游」。
注釋
②猗歟:嘆美詞。推擇:推舉選拔。《史記·淮陰侯傳》:「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聲績:名聲與功績。著:明顯,突出。周行:指朝臣之間。語出《詩·周南·卷耳》「置彼周行」,毛傳:「思君子官賢人,置周之列位。」鄭玄箋:「周之列位,謂朝廷臣也。」
第一,《橘頌》全篇以四字句為主,其作法是兩句一意,上一句陳述,下一句表意。例如:「青黃雜糅,文章爛兮」,「青黃雜糅」為陳述,「文章爛兮」為表意;「精色內白,類任道兮」,「精色內白」為陳述,「類任道兮」為表意;「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獨立不遷」為陳述,「豈不可喜兮」為表意,等等。《鶺鴒頌》全篇皆四字句,其作法是三句一意。第一段共十二句,每三句的前兩句作陳述,後一句作描寫。如「伊我軒宮,奇樹青蔥,藹周廬兮。」第二段共六句,「桂宮蘭殿,唯所息宴,棲雍渠兮」三句通體陳述,「行搖飛鳴,急難有情,情有餘兮」三句,前兩句陳述,後一句表意。第三段共六句,每三句都是前兩句陳述,後一句表意。如「顧惟德涼,夙夜兢惶,慚化疏兮。」第四段共六句,第五段三句,每三句都通體陳述。
⑳德涼:猶涼德。謂德行淺薄。這裡是自謙之詞。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詩:「涼德慚先哲,徽猷慕昔皇。」
第三,《橘頌》以兩句為單位,全篇用韻較為自由。《鶺鴒頌》以三句為單位,每單位的前兩句皆押韻,第三句則全篇押韻(韻在「兮」字前,這種押韻法亦同《橘頌》),其全篇之藝術結構顯得更加精巧,更加完整。這固然是詩歌發展至唐而達到極盛的時代影響所致,但主要卻反映著唐玄宗這位深諳音律之美的皇帝藝術構思的匠心和他在詩歌創作上的卓越才能。
作者:杜維沫
寧王李憲卒於開元二十九年冬。《舊唐書·睿宗諸子傳》云:「(開元)二十八年冬,憲寢疾,上(玄宗)令中使送醫藥及珍膳,相望於路。僧崇一療憲稍瘳,上大悅,特賜緋袍魚袋,以賞異崇一。時申王(玄宗二哥李撝)等皆先薨,唯憲獨在,上尤加恩貸。每年至憲生日,必幸其宅,移時宴樂。居常無日不賜酒酪及異饌等,尚食總監及四方有所進獻,食之稍甘,即皆分以賜之。憲嘗奏請年終錄付史館,每年至數百紙。」這一記載頗有助於我們了解玄宗兄弟間的友愛和玄宗在這首詩中所表現的對大哥的無限敬重之情。
日下非殊俗②,天中嘉會朝③。
念余懷義遠,矜爾畏途遙④。
漲海寬秋月,歸帆駛夕飆⑤。
因驚彼君子,王化遠昭昭⑥。
日下非殊俗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