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點 第三節

「我現在打算請求科長,立刻召開緊急會議。開會之前,我想跟你倆交換一下意見。」田代繼續說道,「先說酒桶的問題。那個在帶廣機場託運酒桶的戴墨鏡男子,當然是春田雄次。反過來講,市長在晚上九點四十分到達札幌,駕車趕到了樣似町的閑置廠房。當然,他此前已經打電話確認過夫人不在家中,恐怕使用的就是都市會館大堂的公用電話……根據此事可以推測,市長以前也經常利用末班飛機往返於兩地之間,卻沒能抓住兩人幽會的確證,所以,他無論如何要捉姦捉雙。他煞費苦心,又是向街坊鄰居打電話,又是在辦理公務中見縫插針地穿梭於兩地之間。」

「原來是這樣。」

「但我是這樣想的,雄次也隱約察覺到了胞兄這種非同尋常的舉動。他可能已從某處聽說過市長每次進京出差都要向街坊家打電話,他或許還到札幌機場去調查過。總之,那天晚上兩人故意都離開自己的家,想把市長引誘過去。此前我否定幽會場所是在旅館,就是由於這個原因。因為把市長引誘到旅館裡是無法實施殺人行動的。但是,在那座閑置的廠房裡面,隨處都可以置人於死地。廠房十分寬敞,藏匿屍體也十分容易。而且,看門人耳朵也聽不清楚。」田代歇了一口氣,青木趕快端起茶壺續上了茶水。

「市長潛入樣似町的閑置廠房,時間是十號晚上十點半多。我認為雄次不會把房門關得太嚴,而且,春田市長對廠房裡的情況十分熟悉。他潛入廠房,躡手躡腳地尋找胞弟與妻子幽會的現場。雄次嚴陣以待,然後撲向市長。他年輕力壯,立刻把胞兄扭倒在地。隨即抓住領帶,用力勒緊。不難想像,市長夫人這時也參與了幫凶。」

「是啊。」兩位警員聽得著迷,探出了上身。

「雄次這次要把進京的胞兄引誘到樣似町的預謀,也可以從他讓同夥早川准二火速進京推斷出來。因為早川沒有任何理由進京辦理公務……雄次與早川之間並沒有做好細緻的合謀,也就是說,早川與市長同一天進京,是要選定從橫濱接到裝屍體的酒桶然後埋掉的地點。也就是說,如果貨已到站,卻還沒有選好地址,一定會亂了手腳,壞了大事。」

「……」

「早川選中了武藏野的荒寂雜樹林。他女兒證明他的鞋子上粘滿了紅土。」

「真是一個縝密的長期計畫啊!很難想像早川會如此登峰造極。」

「是的,在這一點上,我也感到十分困惑。因為早川根本沒有理由這樣憎恨市長。」田代也不無遺憾地說道。

「的確是這麼回事,市長和早川在政見上激烈對立。市長主張儘早擴建北浦市港灣,早川正面反對,並在市議會上猛烈抨擊。但是,即使這種政見之爭發展成為個人的憎惡,也不可能導致殺人。」

「是不是可以考慮早川有把柄掌握在雄次的手中?」岡本推斷說。

「完全有可能啊!」田代點點頭,「綜合新搜集到的情況來看,確實能夠感到雄次在操縱早川。把屍體裝入酒桶委託空運這個點子,當然也是雄次想出來的。推銷清酒的前期策劃當然也是從他那兒來的。此外還有『雪之舞』的標籤,本來酒桶中是春田市長酒廠的『北之壽』清酒,只是把標籤換了一下罷了。標籤是十年前的舊圖案,而且更換的時間與前夫人失蹤的時間相同,這是本案中的另一個謎。」

「是啊!」兩位警員把雙臂交叉在胸前。

「那個標籤是前夫人登志子的娘家,也就是夕張郡栗山町矢野源藏的,因此可以推斷,那是登志子從娘家帶來的。」

「為什麼要這樣做?難道雄次已經預見到十年之後的殺機,特意讓前夫人從娘家帶來標籤嗎?而且為什麼必須是『雪之舞』呢?貼上『北之壽』也不妨礙殺人計畫嘛!」

「哦,這就是兇手的心理問題了,他想盡量讓一切相關的線索遠離自己。還有一個,『北之壽』純粹是土產清酒,東京方面對此一點兒都不熟悉。而『雪之舞』曾經在東京銷售過,至少酒鋪都知道這個酒名,或許他也有過這方面的考慮。但是,萬一『雪之舞』酒廠收到了繼續供貨的訂單,謊言立即不攻自破,所以這只是暫時的權宜之計。」田代苦著臉,又喝了一口涼茶。「說完清酒的標籤,再說說酒桶的情況。」

青木警員開口了。「問題是,為什麼一定要把市長的屍體費盡周折地託運到東京來呢?」

「那當然是想要造成市長在東京被殺的假象了!如果屍體在北海道被發現,首先被懷疑的當然就是雄次和市長夫人了。為了把自己隔在嫌疑的範圍之外,並且擾亂偵破工作,屍體必須在東京被發現。」

「從樣似町海邊村的閑置廠房託運到橫濱的六個酒桶,是在市長外出時,由雄次委託貨運站從北浦市運到樣似町海邊村的,對吧?」

「是的。雄次以前為胞兄酒廠幫過忙,所以這種事情非常簡單。而且留守的夫人參與合謀,一切都輕而易舉。」

「把屍體裝入酒桶,而且不只是託運一個,這就是雄次陰謀中的妙招吧?」

「是的,只託運一個肯定會受到懷疑,而託運六個就不會受到別人懷疑了。只是,這樣做必須先打開銷路,把六個酒桶運到東京的附近並打開銷路,這是早川准二的任務。」

「屍體是在那六個酒桶中呢?還是在後來飛機空運的那個酒桶中呢?」

「恐怕是在第一批貨的那六個酒桶中吧!」田代歪著腦袋回答道。

「就是送到『角屋』酒鋪的那個,對嗎?」

「是的,就是送到貨運站為止的那個酒桶。如果這個酒桶也同樣配送到個酒鋪的話就露餡了,所以無論如何還需要有一個裝了真酒的酒桶。也就是說,要想調包,還必須有第七個酒桶,這個酒桶運達機場後由早川去取貨。另一方面,運到橫濱丸通貨運站為止的裝了屍體的酒桶也要由他去取貨。調包過程相當耗費時間,從杉並區的二手車市場跑一個半小時到羽田機場,取出酒桶後在三點半到達『丸通』,調包之後在四點二十分送到『角屋』酒鋪。」

「原來如此啊!」

「這裡有個重大要點,那就是無論早川准二到哪裡去,都駕駛著皮卡、穿著工作服……你們想,我們沿著搬運市長屍體到現場的路線調查了多少遍,計程車、包租車等營業性的運輸工具中都沒有可疑車輛。但是,皮卡卻是很常見的車型,所以反倒成了目擊者的盲點。因此,咱們的調查之所以沒能得到這方面的信息,也是因為沿路的目擊者忽視了配送酒桶的皮卡,所以被排除在外沒有提供證言。」

「真是考慮得太周全了!可是還有一個疑問,北浦市的雄次必須通知東京的早川,告訴他裝屍體的酒桶已經發出。而且,即使市長真的回到了樣似町的閑置廠房,也未必會被殺害嘛!」

「那倒也是,他倆之間肯定有過聯絡。所以,早川應該是在十二號接到電話得知了實施殺人的消息的。因為十一號是從樣似町發送鐵路貨運的日期,兩人已經把一切商量妥當。這次實施殺人行動的把握性很大,所以早川跟蹤市長進京,提前選定了埋屍的地點。」

「早川在橫濱頻繁轉換住所,對吧?」

「他在消磨等貨的時間,而且還因為,如果警方調查追蹤,會對來歷不明的男子連續住在同一旅館產生懷疑,所以他才這樣做的。只住一晚的旅客到處都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