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尋烏的商業-2

以上十一門是比較用得多的,以下各門都用得少。

蓋市魷魚里的一種,即是最好的魷魚,請上客才用它。梅縣來。用得不多,每年三兩百塊錢生意。普通的魷魚叫「洋魷魚」。

菜莆就是蕪菁,和蘿蔔相像,腌了的。走信豐來。每年銷得三兩百斤,端午過了才有賣,八月一過就沒有來了。兩毛子一斤,比西粉貴一點。

魚翅四毛子一兩,用得很少,每年只要一二十斤。

海參每年用三兩百斤,比魚翅生意大得多,每斤二元八九毛。

魚肚用三兩百斤,價和海參差不多。普通席面用了海參必定要用魚肚,便不用假魚肚的豬皮了。

墨魚只用四五十斤,每斤價七八毛,同魷魚差不多。

珧柱銷二十斤上下,十二三毛一斤。

貢魚乾僅銷十斤八斤,每斤價二毛。過去可銷七八十斤。

大蝦銷七八十斤,每斤六毛。大蝦並不是很大的蝦,它的名字又叫「蝦米」,不比「潮蝦」有四兩一個的。

蝦殼極小的蝦子壓扁起來好像蝦皮一樣,叫做蝦殼。銷得百多斤。過年過節家家要鑲豆腐——把豆腐挖一個口,把豬肉、魚子、香菇連同蝦殼,或更加入些蒜子和韭菜,剁成碎醬塞了進去,叫做鑲豆腐。蝦殼價每斤一毛多。

蜇皮三毛子一斤,銷不大,每年二三十斤。

淡菜大的叫做「蚝鼓」,又叫「西利」。淡菜年銷四五十斤,三毛多子一斤。西利本城沒有賣。

天青一種海魚,大的有扇子大一個。本城少賣。

以上蓋市到天青各種都是海菜,從潮汕來。

金針菜即黃花,兩毛子一斤,年銷四五十斤。

雲耳銷四五十斤,十毛子一斤,光緒年間每斤不過五毛子,漲了一個對倍。梅縣來。

香菇銷百把斤。冬菇較好,兩塊零錢一斤。春菇較壞,一塊二三毛一斤。本地出產。

冬菜白菜製成罐頭,過去走天津來,近來梅縣也可以造了。銷得百多罐,每罐四毛。

腐竹豆腐皮捲成條子,兩毛多錢一斤,銷四五十斤。興寧來。

豆腐霉即腐乳,梅縣來。豆腐漿、芋子、麵粉三樣東西做成,與普通人家用豆腐乾做的不同。

胡椒白鬍椒,銷十把斤,十二毛子一斤,光緒年間不過四毛錢一斤,貴了兩倍。烏胡椒,銷二三十斤,五六毛子一斤,光緒年間不過兩毛多子一斤。都是外國來的。

欖豉把生橄欖煮熟,去核發霉,即成欖豉,尋烏叫欖角,梅縣叫欖豉。每年只銷得十多斤,每斤價二毛多。

醬油本地做的也有,門嶺來的也有。小黃豆子蒸熟,曬得半干,攤開使它上霉,再拿了去煮。煮出來的水加進香料和鹽,就成醬油;煮後的豆子就成豆鼓,但這種豆豉是不好的。好豆豉是煮好沒有濾去醬油的豆子。豆豉和醬油均以三、六、九月生意較大。豆豉每月銷得二三百斤,年銷三千多斤,每斤價一毛四。醬油每年銷三幾百斤,每斤價一毛半。

柿花年銷百把塊錢,小的三個銅板一個,大的一毛子兩個。

紅棗黑棗兩樣年銷百零斤,黑棗四毛子一斤,紅棗兩毛子一斤。

龍眼一年只銷十把二十斤。有殼的三毛多子一斤。無殼的叫「元肉」,十毛一斤,藥店里才有。

荔枝很少有賣。價和龍眼略同。

楊桃干銷得幾十斤,四毛子一斤。

從柿花到楊桃干各種均從梅縣來。

瓜仁就是瓜子,信豐、門嶺都有來,三毛零子一斤,銷得二三百斤。

以上三十九種都是水貨店的生意。此外,水貨店還附帶賣洋油和茶油。

水貨店中的盛衰興替,不可不一述其概要:

順昌老店、順昌興記、盧權利、湯堯階、榮春祥、駱接賜、張均益七家,是水貨生意中大一點的。此外,還有賣水貨的小攤子若干家。其中,順昌老店和張均益是雜貨店兼做水貨。

順昌興記是順昌老店的分支,水貨生意中算最好的,有千把塊本錢,每年向梅縣繳得動兩三百元。店主范祖先,本城人,家中二十多人吃飯,生意賺項僅敷繳用。

盧權利,算第二家水貨店,梅縣人,資本千多兩千元。除水貨外,還做桐油、茶葉、香菇、茶油各樣,運往興、梅做「行崗生意」,他做的水貨生意不如興記,這一宗卻是興記所沒有的。他也能在梅縣繳得些些動,因為他是梅縣人,生意頗紅,繳千把八百都是沒有問題的。他自己兩公婆,請了兩個先生(年薪各六十元),除繳用外,每年至少賺兩三百元,財氣好的年頭,千把八百也要賺。

湯堯階,蕉嶺人,資本二千元,沒有請先生,繳用以外,無錢賺。早幾年開油鹽行很賺錢,前年起蝕本,改做水貨。

榮春祥,本地人,資本七八百元。家裡有幾十擔谷田,七八人吃飯。不請先生。用度呢,生意賺了錢來開支,城外家中的穀子就儲蓄起來,算水貨店第一家好的。蘇維埃成立,把他的田沒收了一部分,不待說心裡是嘔氣的。他小時很窮,幫土豪管賬賺了些錢,買點田起家。

順昌老店主人范興甫,本城人,三四百元本,家裡十多個人,請了個先生(薪水五六十元),水貨生意僅能敷口。他的祖父范淵甫是個大地主,三個兒子,全家百四十多人,年收八百擔谷。後來敗下來,土地分散,范興甫一家只有三四十擔穀子的田了。現在蘇維埃分田,他家還能分一點進去。但他的兄弟范老八卻能收百多擔谷,今年分田大部分要分出去。老八沒有做生意。順昌興記是他共祖公的兄弟開的,有四五十擔谷田,二十多個人吃,蘇維埃分田有點分進去。前清末年到民國初元,他家兄弟共有老店、興記、達記、茂記、鈞記、鴻昌、祿豐等七家店子,做的綢緞、布匹、雜貨、水貨各色生意,招牌響得很,贛州繳得動四五千元,和那時的郭怡和不相上下。民國十一年起漸次衰敗,到民國十四年便只剩下老店和興記兩家了。主要的原因是市場變動了——洋貨市場代替了土貨市場,即梅縣生意代替了贛州生意,尋烏南半縣不需要贛州土貨的供給了。這個原因,是和郭怡和失敗同樣的。其次是因為子弟很多,生長在那些封建經濟的家庭里(大地主和初期商業資本的家庭里),大嫖大賭,大吃大著,「練腔調」(鬧闊氣),把個家門了了。那時候(民國十年以前),尋烏的城東小學(一些地主湊股子辦的,五塊錢一股)是個有名的「畢業公司」。全縣地主子弟練腔調無出息的,拿了錢去這個公司里坐三年,得張文憑,就大擺其架子,用他們的名片上「城東小學畢業生」幾個字,回到家裡騙祖宗。什麼叫做騙祖宗呢?第一是剛畢業的時候,祠堂裡頭照例賞給畢業生一些錢,叫做「搶花紅」;第二是每年和那些秀才舉人有功名的平分學谷;第三是每年祭祖完畢和有功名的分胙肉。范家的少爺們竟有六七十個進了這個畢業公司。他們畢業後,在他們的大小公堂中,除開搶花紅得穀子外,單分胙肉一門,每年得一百斤。

駱接賜,本城人,二三百元本,四個人吃飯,沒有請先生,蒸燒酒,賣水貨,除開銷外,能賺一頭二百塊錢(即一二百元),算是一家好的。他從前好嫖,討了個老婆不嫖了(用去五百多塊錢討來的),老實勤快,酒糟又可供豬,所以年好一年,家裡有十多擔谷田。

張均益,做水貨又做雜貨,一頭二百元本,其餘是借來的。沒有請先生,指揮他的兒子做生意,每年頗有些賺頭。他是本地人,五六年前是個挑夫,幫尋烏城的商人挑了米子或者香菇去梅縣,從梅縣挑了布子及鹹魚回到尋烏。他自己挑東西,同時又當夫頭。這種夫頭的職務是能夠賺錢的。尋烏商人拿了錢給他去辦貨,尋烏城的老闆和梅縣的老闆兩頭都給酒錢與他,因此他就慢慢地發起財來。

擺攤子的水貨生意,每家不過幾十元本,多的不過一百元,他們的貨是從本城大水貨店和過往小販那裡買來。這種擺攤子的,往往能因勤苦精幹發起財來。本城由擺攤子起家開店的有許多家,潘登記、何祥盛、羅義盛、劉恆泰、范老四都是。他們有家,但沒有開張門面的店,一、四、七挑著擔子趕本城的圩,三、六、九又挑著擔子趕吉潭的圩,這樣子掙得幾個錢來。

(9)藥材

本城就是百和堂、楊慶仁、新德生、田仁和、王普泰、黃裕興、福春堂等七個藥店。

百和堂是第一家,主人池某,潮州人。他本來是篁鄉人,姓劉。小時因家窮,父母把他賣給潮州池姓藥商。後來他到尋烏開藥材店,本錢千元內外,就當起老闆來。廣東商人有句俗話:「不怕扯,只怕絕。」那些沒有兒子的人,一定要買個兒子傳代,就是為了「怕絕」呢。也有為了勞動力需要的理由而買兒子的。普通買了來,聰明能幹的把他做兒;蠢笨的呢,就把他做「奴古」[15]。百和堂主人自己是買來的,他因生子不育,又買來一個兒子,隨後他自己也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女娃子,連他的老婆共七個人吃飯。又帶三個徒弟。有些錢賺。藥材生意是很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