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十則聖經故事 第10章 約瑟遭人陷害——後來陷害他的

(波提乏)的妻子從此便對約瑟眉目傳情,並對他說:「與我同寢吧!」

不過約瑟不從……

有一天約瑟進屋子裡做他分內的事,當時屋中並無他人,於是她就拉住他的衣裳說:「與我同寢吧!」

約瑟金蟬脫殼,任外衣留在她手上,人便往屋外逃去……

此時她手裡握有約瑟的衣服,等丈夫回家,對他說:「你帶回來的那個希伯來人,竟然來調戲我;我放聲呼喊,他連衣服也不要,就跑出去了。」

約瑟的主人聽見妻子對他所說的話,說:「你的好僕人竟如此待我。」一時怒火中燒,就抓住約瑟,把他關進牢房,那是國王監禁囚犯的地方。

《創世記》第三十九章第七至二十節

(約瑟為法老王解夢之後,便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同時,雅各也派遣眾子到埃及尋找食物。

(約瑟)吩咐家宰說:「把糧食裝滿這些人的口袋,他們能帶多少便裝多少,並把各人的銀子放在各人的口袋裡。還有把我的銀杯和那少年人的銀子一同裝在他的口袋裡。」

家宰便依照約瑟的吩咐去做。

天一亮,約瑟便打發眾人帶著驢子上路;眾人才出城不遠,他便對家宰說:「快,把那些人給我追回來。」

那銀杯竟在便雅憫口袋裡被搜出來了!

他們就撕裂衣服,每一個人把東西放回驢背上,一起回城裡來。

猶大和眾兄弟回到約瑟家中,約瑟還在那裡,眾人便伏倒在地,約瑟對他們說:「看你們竟做出什麼好事來!」

猶大回答:「現在求您容僕人留下,代替這童子做我主的奴僕,讓童子和他兄長們回去。若童子不和我同去,我怎能回去面對我的父親?我實在擔心年老的父親會有什麼三長兩短!」

《創世記》第四十四章第一至三十四節

約瑟在左右站立的人面前,再也無法剋制心中的情緒……

約瑟便對他兄弟們說:「我是約瑟,父親可還健在?」

兄弟們無人能答,因為他們早已驚惶無措。

約瑟對兄弟們說:「請大家近前來罷!」

他們於是走上前去。

他說:「我就是你們的兄弟約瑟,就是被你們賣到埃及的那個。不過現在不必因為把我賣到這裡而存惶恐之心。這是上帝遣我先來此地,以保全眾人的性命。」

《創世記》第四十五章第一至五節

約瑟最為人所知的,是他的解夢功力和經濟天分(猶如那個時代的格林斯潘)既能讓埃及免於饑荒,又能讓他在埃及與家人團圓。不過約瑟還有一項過人之處,就是他能將自己受害者的地位轉化為飛黃騰達的基礎。《創世記》里大部分的受害者,如亞伯、撒拉、羅得、以撒、底拿、示劍,不是消失不見,就是在歷史中淪為被動角色。但約瑟則不同,他再度出場時已非吳下阿蒙,不但足足捉弄了狡猾的兄長們一番,也成為整個家族的救星(她瑪同樣可以加人這類反敗為勝的受害者行列)

約瑟的故事就像他父親雅各的故事一樣,有一部分要傳達的是善惡相稱、報應不爽的概念。約瑟遭妒嫉他的兄長們販賣為奴——他們比該隱弒弟要善良那麼一點點——而約瑟的父親卻被蒙在鼓裡,以為他最疼愛的兒子是被野獸所吞噬,而約瑟的兄長們欺騙的工具是染有污血的綵衣。接著,約瑟又遭向他求歡不成的女人——主人波提乏的妻子——陷害,而她也有具體的物證在手(手法與莎劇《奧塞羅》中依亞戈栽贓陷害黛絲德摩娜一樣)指控他企圖強暴。約瑟並不自辯而鋃鐺入獄。《米大示》中有個篇章認為,波提乏知道約瑟是無辜的,可是為了避免自己的子女有個浪蕩母親的醜名,只好讓約瑟承擔罪名,約瑟所受的刑罰是監禁而非死刑,即可作為這種詮釋的佐證。《米大示》另一個篇章則認為,波提乏買約瑟為奴,「是為了逞其邪欲,不過天使加百列對他略施手術,讓他不能得逞」

不管怎樣,約瑟的下場是身陷囹圄,在那裡,他的解夢能力(其實是預言能力)引起法老王的注意。約瑟解釋法老王的夢境,預言埃及將有七年豐收,接著會鬧七年饑荒,他並為即將來臨的災難提出解決方案,而獲任埃及的宰相。《米大示》有個篇章聲稱「上帝絕不會讓虔誠的人受苦超過三天!」但要真是如此就好了。

多年後,約瑟挨餓的弟兄們來到他跟前求糧,然而這位宰相對待他們的態度,就好像他父親雅各當年對待挨餓的兄長以掃向他討一碗湯時的態度。約瑟決定捉弄他的弟兄,以作為更大的報復計畫的一部分。他要求他們把小弟弟便雅憫帶到埃及來(當時便雅憫還待在家中父親跟前)並承諾不會加害那位少年。等便雅憫到了埃及,約瑟便用計陷小弟弟於竊盜之罪。他把一隻銀杯栽贓在便雅憫的袋子里,猶如波提乏的妻子握有約瑟非禮的證據一般。《米大示》中有個篇章把約瑟藏杯,與他母親拉結隱藏外祖父拉班的神像,以及他兄長賣他為奴等諸事,關聯在一起:

約瑟搜查所有人的袋子,為了不讓大家疑心他早就知道杯子在哪裡,因此他從老大呂便的袋子開始搜起,最後才搜到便雅憫的行李,而杯子果然是在他的袋子里。眾兄弟一陣盛怒,對便雅憫大罵:「你這臭賊,果然是賊人所生的兒子!你生母因為偷了東西讓父親蒙羞,你現在也同樣讓我們蒙羞。」不過便雅憫不甘受辱,便回答:「比起有人把親兄弟賣做奴隸,只怕這還算不上壞事!」

約瑟這場驚心動魄的玩笑已然生效;眾弟兄,包括無辜的便雅憫,都嚇得魂飛魄散,以為命在旦夕。這時候約瑟才放下身段,以他們失散多年的兄弟身份相待。《米大示》有個篇章甚至誇張地描述,「約瑟露出下體」以證明他受過割禮。不管約瑟用什麼方法表明身世,兄弟們總算鬆了一口氣,知道這不過是約瑟整他們一頓,當做報一箭之仇罷了。從那時開始,故事就往圓滿的結局發展,雅各被接到埃及與失散多年的兒子團聚。

雅各此時若歸天,雖還不至於含恨,不過要等給自己的兒孫祝福之後,才算了無遺憾。雅各把最豐厚的祝福留給了約瑟的兩個兒子,以法蓮與瑪拿西,並命令後代,以色列人要用「願上帝讓你如同以法蓮與瑪拿西」這樣的話語作為祝福。然而,雅各為什麼要把這樣特殊的祝福,賜給約瑟與埃及祭司的女兒所生、具有以色列與埃及混血的兩個孫子?難道雅各生性勢利,偏愛眾孫當中家財最豐、社會地位髙的兩位?難道雅各要厚待與法老王關係最親近的人,好鞏固法老王對他們全家的保護?嚴格說來,約瑟的兒子並不算猶太人;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依據當時猶太教的口述律令來看,以法蓮與瑪拿西根本不是猶太人,他們的母親崇拜偶像,而且他們從小到大所受的都是埃及的貴族教育。

有些辯護律師型的解經家認為,以法蓮與瑪拿西的母親必然已改信丈夫約瑟所信的宗教,並依據上帝與亞伯拉罕及雅各所立下的約來教養兒子。不過,經文上並沒有證據可以支持這樣的理論,或是顯示約瑟在埃及所過的是以色列人的生活方式。更別提在《創世記》的尾聲,描述約瑟去世之後,並非採用以色列人的葬禮(僅裹屍衣,埋於簡單的墳墓里)而是以埃及人的方式埋葬(死者要以香料做防腐處理,並置於棺槨之中)甚至他的父親雅各,也經巫醫防腐處理,不過他的遺體被帶回祖先的埋葬地迦南。而約瑟的遺體則一直留在埃及,直到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他的「遺骨」才由摩西帶走,以便重新埋葬在猶太人的故土。

由於約瑟的遺體經過防腐處理,這裡就產生一個問題:約瑟遺體的其他部分怎麼了?為什麼摩西只把骨頭的部分帶走?也許其象徵意義是,雖然約瑟死時是用埃及人的方式處理遺體,不過最後還是以猶太人的方式埋葬(未做防腐處理,於是只有骨頭存留)《米大示》有個篇章便批評約瑟竟然用埃及人的方式來處理父親的遺體:

約瑟命巫醫給雅各的遺體進行防腐處理。這點他應該節制,因為上帝並不喜歡這種做法,他說:「難道我沒有能力保存誠虔人的遺體嗎?難道忘了我所做的保證,無須懼怕蛆,哦!雅各,你這個亡故的以色列人!」約瑟因這多此一舉而受到天譴:他是雅各諸多兒子里最早去世的一個。

也許這些故事談的是猶太人在埃及生活,他們吸收了某些當地的習俗,但並未全盤接受。這些故事所要傳達的正是「選擇」的觀念。以法蓮與瑪拿西,以及雅各其他的孫子,可以選擇遵守祖先所留下的約定,或是同化於他們出生地的異國文化。雅各的祝福——「願上帝讓你如同以法蓮與瑪拿西」——是這位族長以他的方式,認清了猶太人在各個時代里都會碰到的類似抉擇。儘管以法蓮與瑪拿西有其他的選擇,而且這些選擇將帶來更多實質上的利益,但是他們還是如亞伯拉罕與雅各一般,選擇了與上帝所訂的契約。以法蓮與瑪拿西是自願做猶太人而非生為猶太人,因此雅各認為這值得特別嘉獎。

《米大示》中有個篇章,異想天開地無視聖經上白紙黑字的記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