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法律的性質和作用 第十章 秩序需求

在本著作中,我是根據兩個基本概念來分析法律制度的,它們是理解法律制度的形式結構及其實質性目的所不可或缺的。這兩個基本概念就是秩序與正義。為使分析清楚明了,我擬在不同的章節中分別對法律與上述兩個概念的關係予以討論。然而,此後的討論亦將表明,在法律的秩序要素同促進人際關係正義的法律安排的作用之間仍存在著諸多重要的聯繫與重疊交叉現象。

在下述各章節中,我將首先對秩序與安全作一界分。秩序(order)這一術語將被用來描述法律制度的形式結構,特別是在履行其調整人類事務的任務時運用一般性規則、標準和原則的法律傾向。而另一方面,安全則被視為一種實質性價值,亦即社會關係中的正義所必須設法增進的東西。因此在這種視角下,安全同法律規範的內容緊密相關,它們所關注的乃是如何保護人們免受侵略、搶劫和掠奪等行為的侵害,再從較為緩和的角度來看,它們還可能關注如何緩解伴隨人的生活而存在的某些困苦、盛衰和偶然事件的影響。

本書中所使用的秩序概念,意指在自然進程和社會進程中都存在著某種程度的一致性、連續性和確定性。另一方面,無序(disorder)概念則表明存在著斷裂(或非連續性)和無規則性的現象,亦即缺乏智識所及的模式——這表現為從一個事態到另一個事態的不可預測的突變情形。 歷史表明,凡是在人類建立了政治或社會組織單位的地方,他們都曾力圖防止出現不可控制的混亂現象,也曾試圖確立某種適於生存的秩序形式。這種要求確立社會生活有序模式的傾向,決不是人類所作的一種任意專斷的或「違背自然」的努力。我擬在下節中表明,人類的這種傾向乃深深地植根於整個自然結構之中,而人類生活則恰恰是該結構的一個組成部分。

對我們周遭的宏觀世界所作的觀察表明,它並不是由無秩序的和不可預測的事件構成的一個混亂體,相反它所表現的則是意義重大的組織一致性和模式化。至少在那些對這顆行星上的生命體的日常生活起著決定性影響的外部自然界的現象中,秩序似乎壓倒了無序,常規性壓倒了脫軌現象,規則壓倒了例外。我們這個地球在基本固定的軌跡中和在使生命得以存在數百萬年的情形下,始終環繞著太陽運行。季節也總是可靠地更替著,而這就使人們能夠在豐產糧食的季節中,為該年土地不產糧食的其他季節準備與貯藏下糧食。物質世界的組成部分,諸如水、火及化學物質等,多少都具有某些恆久不變的特徵;而這些特徵則使我們能夠依靠它們的永恆性質而存在,並使我們能夠在為人類目的運用它們時預測出它們的效用。例如,水被冷卻到一定溫度後會變成固體,而水被加熱到一定溫度後則會變成水蒸氣。我們對自然界的整個控制,就是以一些確定的且常常是可以用數學方法進行計算的自然法則的存在為基礎的。我們在建造隧道、運輸艦船和飛機時,在治理水災時以及在為工業及其他目的而利用電力時,就一直是求助於這些自然法則所具有的那種常規不變的作用的。生物的物理過程,也同樣受制於一些法則。例如,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就是按照一種有序的系統而發生的,根據這一系統,它只會生長出為替換衰弱或損壞的細胞所需數量的新細胞。大多數疾病都表現出典型的癥狀,並且都遵循特定的發展過程;如果事實不是這樣,那麼所有藥物治療就只有憑據猜測或憑靠純粹的偶然性來取得治療成功了。

當然在另一方面,人們也可以想像,自然事件的正常的「合乎法則性」(lawfulness),也會受到種種例外或自然界有序運動的中斷的影響。雖說這類中斷本身會通過某些迄今尚未被人類發現的法則的運作而發生,然而據我們尚不完善的知識來看,它們似乎是擾亂事物正常秩序的災變性事件。如同史前時期晰蜴類動物這樣的生物物種,都已滅種了,而且不存在明顯可查的原因。生命體的新陳代謝機制,可能會因癌組織的無序且大量的生長而遭到破壞,因為這些癌組織無視所有正常的界限。毫不遵循分類的疾病可能會在人體上發生,或者一些已知的疾病形式也可能會呈現一種異常的和不可預測的發生過程,而這會使確立已久的治療方法和業經嚴格考驗的療法完全喪失作用。我們甚至不能把下屬看法說成是完全不可想像的,即在幾千萬年的時間裡,自然法則本身也會發生變化。

只要自然界中不規則的和完全不可預測的現象並未支配物理現象的周期規則性,那麼人類就能夠依憑可預測的事件發展過程來安排和計畫他們的生活。為了設想出相反事態所可能導致的結果,人們只需去考慮一下萬有引力定律普遍中止的結果(其結果是,所有的東西都會毫不受限地在空中向各個方向飄蕩),或者我們這個行星固定運行軌跡中斷的結果(其結果是,它會毫無目標地在空中飄動,從而可能會同其他天體相撞或者遠遠地離開維持生命的淵源,亦即太陽)。 上述例子表明,自然進程所具有的占支配地位的規則性,對於人類生活大有益處。如果沒有這種規則性,我們就會生活在一個瘋狂混亂的世界之中。在這個世界中,我們會被反覆無常且完全失控的命運折騰得翻來複去,似同木偶一般。人類試圖過一種理性的、有意義的和有目的的生活的所有努力,都會在一個混亂不堪的世界裡受挫。

上述對自然界合乎法則性的論述,似乎同古典物理學於20世紀期間所得到的糾正——有時還是具有深遠意義的修正——並無二致。牛頓(on)及其他古典物理學家們把自然界的因果關係法則視為是一種絕對的法則;他們把物質世界看成是不具任何偶然性的,並且確信在這個世界上所發生的每件事都是以嚴格的必然性為其前提條件的。 然而,量子物理學的實驗結果卻強有力地表明,在自然界的微觀進程中,還存在著不確定性和隨機現象。

一些現代物理學的偉大發明家,儘管承認新近經驗證據的有效性,但卻拒絕從中推出這樣的理論結論,即自然法則缺乏不可抗拒的確定性因素和古典物理學家們所賦予它們的那種恆定不變的作用。他們把自然界中無法則的或無因的行為的明顯例子都歸因於人類認識能力的局限性和人類測量儀器的不完善性。 另一些科學家則得出結論道,單個原子和亞原子粒子的運動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偶然性支配的,而且法則僅是在考察和預測粒子大聚合體一般運作時作為一種統計現象而出現的。此種觀點認為,新物理學給我們提供了或然性規律,而不是嚴格不變的因果規律,這在大多數只涉及少量粒子的物理現象中留下了不確定性的邊緣區。

一些自然科學家近來在上述兩個彼此相對的理論之間又提出了一種居間性觀點。這種觀點認為,沒有必要象自然法則純統計理論的倡導者所提倡的那樣去擯棄或限制自然界中的因果觀念。他們假定,因果規律廣泛地寓於原子和亞原子的運動過程之中,但是他們又認為,這些規律不具有牛頓物理學所賦予它們的那種絕對必然性。它們有時會為我們所理解的那些產生於這些規律作用範圍之外的偶然事件所干預。然而,在涉及粒子大聚合體的情形中,這種偶然性的不穩定狀況則在某種程度上趨於互相抵銷,以致可通過宏觀觀察發現的一致性往往近似於決定論規律的不可避免的必然性。

我們可以發現,上述三種觀點都沒有否認這樣一種觀點,即在自然界大規模的運作現象——這些運作影響著我們在這顆行星上的生活與活動的過程——的範圍中,秩序壓倒了無序。物理規律統計理論的擁護者頗為樂意地承認,行星運動、電動力學現象以及能量與動量定律,對於準確地預測未來事件都極具助益。然而,在一些其他領域,某些背離規律的微小的不規則的現象,實際上也已為人們注意到了。 因此,即使因「自然界在一致性與不可變更性的方面表現出了漏洞」 而有必要否定絕對的決定論,但是物理現象主要受法則支配的性質卻仍然是可以得到證實的。

如同在自然界中一樣,秩序在人類生活中也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大多數人在安排他們各自的生活時都遵循某些習慣,並按一定的方式組織他們的活動和空閑時間。在家庭生活中,家庭群體的成員通常也都會遵循某些特定的模式或習慣性方式:他們在一定的時間用餐;家庭雜務總是分配給某些家庭成員去干;總要留出某個時間來進行全家活動等等。

在商業、工業和職業活動的領域,安排、計畫和組織的工作量就會更大。分工制度確立的結果,就是把嚴格限定的任務分配給從事各種活動的公司、社團和公共機構的成員去承擔。人們設計出了調整有關僱工的僱用與解僱問題的政策。大多數組織的成員都遵守固定的工作時間。工業企業都實施生產計畫;百貨公司和食品零售商店都遵循銷售程序。在大專院校,人們也宣布了有關管理招生工作、確定畢業要求、規定教職人員錄用條件以及建立管理學校的制度等方面的規則或一般性政策。

在整個社會中,由規範調整人類事務的領域更加廣泛。除了包括諸多其他問題以外,它還包括家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