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結構的老化·宋

宋朝宰相和皇帝的關係基本上和唐朝是頗類似的,宋朝的宰相包括平章政事和參知政事,也是集體輔政的局面,其中只有一個稱為首相,他的權力比較大,相當於領班的地位。宋朝宰相的任命又比唐朝要自由一點,並不一定要三省的長官才可以擔任相職,只要是翰林學士,或是任何人得到了參知政事、平章政事的頭銜,就可以在這個宰相班子里共同輔政。

比起唐朝,宋朝的皇帝比較沒有受那麼多牽制。第一他不受武臣的牽制,因為宋朝並沒有武人干政現象,也沒有地方獨立的行為。另外一方面,宋朝的疆域比較小,西南方失去了雲南(也就是當時的南詔),西邊又有西夏直逼關中;北邊的遼人不但佔領燕雲十六州,整個漠南也都為遼人所有。因此,整體來講宋朝的疆域比起唐朝要小得多了。宋代的人口也比較少,但不是少很多,因為孳生的人口還是不少。宋朝要解決的困難是外患,但是並不採攻勢,主要是防守。鄰邦如契丹、西夏,常常騷擾邊境,宋朝基本上只能勉強自守,沒有對外攻擊的能力,也不打算做遠征的工作。雖然宋朝在西南邊有一點軍事行動,但也算不上是大軍,所以基本上,宋朝國防預算的消耗並不算大。自太宗以後宋朝只有防守的費用。在宋人與遼人的和議達成以後,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宋人的戰爭只是在西夏這部分,防範西夏的進攻而已。宋朝國防預算不算大,國內的經濟比起唐朝則更加發達,都市化的現象和市場化的現象都有顯著的發展。宋朝的經濟情形基本上已經到了相當複雜的市場經濟和貨幣經濟的局面。除了種田維生以外,已有相當多的人民是靠其他收入過日子的。

在對外貿易方面,除了和東南亞的經濟往來外,也經過遼國和西夏對外伸展貿易路線。宋朝和日本、高麗的貿易往來也相當的頻繁。對外的國際貿易使得中國的經濟實力相當不錯,在這樣的局面下,國防開銷並不大,經濟又相當發達,人民生活得也很不錯。一個國家要提供的兩方面,安全和繁榮、宋朝基本上都取得不錯的成績。

雖然宋朝和遼人維持著和平,但是這是靠宋朝每年送布帛給遼人換來的和平。比較用布帛換來的和平,與子弟在前線犧牲、維持強國的形象,宋人的政策毋寧較為經濟。國家積弱久了,當然終究免不了就會有後來金人和蒙古人的入主中原。

現在我們所要講的是前半段:從王安石變法一案,考察宋朝的宰相與皇帝之間的合作,以及他們怎麼樣處理國家的大事,平衡兩邊的關係。宋朝的皇帝是自己執政的,而且幾乎天天要與宰相們討論朝政。宋朝宰相的任命,出自皇命,皇帝想換就換,幾乎不會有什麼困難。宋朝有相當專業化的文官,是在儒家教育下出來的士大夫。開國不久後,宋朝就時常免不了有黨爭,不同意見的朝臣分成不同的黨派。這些黨派有時候是按照意見分派,有的是按照地域成群,或按照考取的年代結黨,朝廷的黨爭相當嚴重,常常因此而延宕了國家的大事,也因黨爭而內耗了許多人才與資源。

王安石的變法開始於他受命進入宰相班子做事,一〇六八年,也就是神宗熙寧元年,一直到他兩次罷相、兩次回任,最後他下台是一〇七六年,差不多八年的時間,是王安石變法的時期。王安石變法的宗旨,主要在精簡人事、精簡費用、增加國家的收入而不增加人民的負擔。當時神宗皇帝相當信任他。宋朝政府是一個儒家官員構成的文官體系,因此過去的許多傳統與成例以及儒家的理念,都是有相當約束力的,不大容易改革。王安石出身窮困,他了解當時民間的疾苦,也了解政府里的許多困難。當時宋朝對外戰爭不頻繁,防守邊疆用的兵力也不大,卻養了相當多的常備軍,構成很大的負擔。當時官員分為兩個階層,一個是官,一個是吏。官是士大夫,吏是官員的助手。宋朝的制度,官員出身只有考選跟門蔭——門蔭就是父親做大官,子弟也可以有個職位做。軍功途徑也可以進入官的階層。但是吏員就沒有什麼資格可言,也沒有真正的考選過程,常常是累代世襲。政府事務,不少依仗吏員執行。吏員經常做同樣的工作,因此對業務的了解程度往往比高高在上的官員更為熟悉。而且,官是流動的,吏是不動的。但是宋朝的官有很好的薪水,吏卻幾乎沒有薪水,僅可在工作上收取一些規費,所以吏員就不免貪污。吏員沒有社會地位,也沒有前途,不太自尊自重。這樣子的文官體系就變成一個頭重腳輕的局面,官吏人數很多、開支很大,品質與效率卻不高。

宋朝財政收入,基本上依然維持唐朝楊炎所創的兩稅法,但是又恢複了勞役的制度。理論上除了老弱婦孺,都要服勞役。王安石和宋神宗時代的政府是耗費不小、組織也很鬆散的政府結構。

神宗以前,宋朝官制中又有所請「差遣」,其官職與工作並不相稱。擔任某一官職的官員,管另一個職務,而本身的職務又由另一人擔任。差遣制度,使職務沒有清楚的劃分,也沒有辦法了解一個人在這個職務上會做多久。這種名實不副的制度,也有彈性的好處,政府可隨時派遣一個人去做可能最適當的工作。但是在這樣的制度之下,往往不問階級和職務是否相副,官階很高的人去做一個很不重要的閑差事,他的重要的職務反而由一個不重要的人代理,這是一個很混亂的局面。宋神宗接位之後,力圖改革。當時朝中很多老臣不希望改變,但是神宗有改革的決心,王安石也上了意見,認為不對的地方就要改革。

王安石被任命為宰相,他的任務就是要整頓這些混亂而浪費的制度,而他提出來的方法也都針對這些弊病。國家養兵太多,他就提出全國皆兵,凡是身體好的人都有當兵的義務,平時要學習保家衛國,當有戰爭時,這些民兵就可以徵調出來為國作戰。他要提高吏員的地位,提高吏員的薪水,使他們可以以薪水養活自己,就不會貪污,或收取一些不必要的規費。他也盼望將混亂的政府規劃得有效率一些,比如,什麼職位的人做什麼事?宰相班子如何產生?一定要由三省長官作主……這一系列的作為使得政府更加有效率,組織更合理。在增加吏員的薪水時,有人問他,你去哪裡找錢來?他說:與其讓吏員自己去貪污找錢,不如政府在收取的一些費用中規划出一筆費用,平均分配,使得每個單位的吏員,都能有合理的薪資。

王安石也推行經濟方面的改革,比如說勞役,是每個男子都要負擔的,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的,來的人也並不是真正能夠擔任勞力工作的人,反而政府要派人管理,要分配他們的工作,而且服勞役期間,政府一樣要負擔他們的伙食住宿。王安石的免役法,是讓不服勞役的人拿出一筆錢,政府僱用一班專業做勞役工作的人代替他們。這個方法對於一個貨幣流通的經濟市場而言,的確是一個比較精簡的辦法,政府只要有一筆經費,就是所謂免役錢,僱人服役,則老百姓繳付代役錢,就可以做這樣的事情了。批評他的人則認為這樣老姓又多了一項金錢的負擔,要繳納免役代金;而政府多收了這筆錢,是不是在剝削老百姓?王安石的青苗法,算是農耕貸款,當田裡播了種,農作物又沒有收割的時候,百姓通常都非常窮困,常要向放高利貸者借錢度過這青黃不接的時候。王安石認為這樣不好,於是以政府的錢借給老百姓,等到農作物收成了,再加一點利息還給政府,這就等於現在的貸款。這樣也未嘗不是好事,幫助農民渡過難關,政府又可以有一點利息的收入,這也是兩相合適的事情。但是批評他的人就認為,老百姓可能原本不需要借錢,但是官員為了自己的績效強迫老百姓借錢。而如果老百姓向高利貸者借錢,還不出來時可能還可以與債主商量拖欠一些時日,而政府催討欠款時,可能會施加壓力,還不出來就沒收財產或是關進去坐牢,這樣反而是擾民。

王安石的變法得到許多正反兩面的評價,正面的認為他這些措施對民眾好,使得政府上軌道,批評他的人則以種種理由認為這些都有反面的意義。王安石作這些改革時抱定很大決心,他對神宗說,要改革就要花心思,要努力地改、徹底地改,祖宗的規矩不必在意,人家的批評不必在意,甚至上天的天命也不必畏懼。這種堅決的態度在歷史上是少見的。剛好神宗立志改革,王安石也是相當堅決地要進行改革,這種君臣遇合,照理講是可以除掉浮腫,重建骨骼肌肉,使政府上軌道。

但是宋朝政府內,派系很多,黨爭相當嚴重。在仁宗時就有慶曆黨爭,兩個派係為了政策意見的相左,互相攻訐。這兩個派系,講起來都是正人君子,但是為了斗意氣,鬥爭得非常凶。英宗的時候,因為英宗是由外藩過繼給沒有子嗣的仁宗。所以英宗繼位後。為了自己的生父是否能提升地位成為皇父,或是仍舊維持親王的頭銜,在當時也惹起很大的爭議。宋朝朋黨之爭在當時本來就是很嚴重的,到了神宗時還是一樣,不同意見的黨派彼此之間有很大的鬥爭。黨派之間,常常不管政策的好壞,只要是黨派不一樣,就用種種理由批判對方、用種種理由排斥對方。當王安石實施新政時,反對者就有更多的理由去批評了。當時批評新政最厲害的人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