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別硬拼,練柔道

與百度合作不成,只能自己做。周鴻禕本來就對瀏覽器有情結,所以把收購的世界之窗瀏覽器打造成了安全瀏覽器。安全不可缺少,但安全上不能投廣告和放廣告,安全上是不能夠產生商業模式的。而且在安全上掙錢和在安全上保護用戶是矛盾的,安全很多時間藏在系統底層,用戶感覺不到它的存在。而瀏覽器不同,它是用戶每天都用的東西,同時還能解決安全問題。

從產品和用戶體驗來說,要跟對手競爭,只有比對手更貼近用戶,做出更多的創新,你才有機會。言而總之,需要重新定位誰是你的用戶,然後採取柔道戰略。柔道戰略主張避開對手鋒芒,放棄硬碰硬的思維,以巧取勝,四兩撥千斤。

有感於弱小企業的競爭困境,哈佛商學院教授尤費出了本書,就叫「柔道戰略」。

沃爾瑪大家很熟悉了,但美國連鎖折扣賣場鼻祖卻是一個叫凱馬特(Kmart)的企業。因市場份額不斷被沃爾瑪鯨吞,它曾經發動過一場價格戰:推出成百上千種特價品,聲稱價格低於對手。自然,沃爾瑪也立即對這些商品打折,使價格低於或持平於凱馬特。

接下來就是比拼內功了:看誰的運營成本更低。

其實,勝負從凱馬特發動正面進攻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由於運營成本和供應鏈管理都不如沃爾瑪,凱馬特很快就捉襟見肘。特價品經常缺貨,顧客怨聲載道,賠錢賺吆喝,虧損直線上升,很快不能支撐,最後總裁辭職,公司破產。沃爾瑪雖然損耗也大,但畢竟是贏家,慢慢會恢複元氣的。

無獨有偶,一家叫塔吉特(Target)的折扣賣場遠比凱馬特聰明。

美國折扣賣場的目標顧客多為女性。塔吉特發現,中等或中等以上收入的女性對摺扣商場(如沃爾瑪)有些抵觸,因為那裡的商品、環境、服務難以令她們滿意,而環境舒適的百貨公司商品價格又過於昂貴。看到了兩者中間的空當兒,塔吉特把自己定位為「高級商品的折扣店」,不但購物環境好於沃爾瑪,產品也普遍高出一個檔次,為中產階級提供了很好的性價比,成為美國第二零售巨頭。

凱馬特的失敗和塔吉特的成功說明,相對弱勢的企業要成功挑戰行業領袖,靠強攻硬拼是不行的,必須以柔克剛。360的發展,就是周鴻禕對柔道戰略的本土化實操。

周鴻禕練過柔道,對柔道戰略的理解也比較深,不僅是《柔道戰略》這本書,就連《中國革命史》那樣很多人覺得很枯燥的書,他也從中吸取了不少經驗。

在他看來,當年共產黨就是從蘇聯「複製商業模式」:發展工會。但是當時的中國產業很少,據說不到100萬,劉少奇辛辛苦苦地推也就發展了幾萬工會會員,這就是不了解當時的中國國情。中國當時最多的是農民。毛澤東回到家鄉韶山發展,據說三個月就發展了10萬人。

所以毛主席成功領導了秋收起義,「融了第一筆資」。從那開始,他的主導思想都在《毛澤東選集》第一卷里,叫「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看清楚誰是你的用戶,誰是你的競爭對手,看清楚中國有幾個階級,誰是你的敵人,你應該發動誰,你應該依靠誰。報告中講到了發動農民,依靠中小手工業者,還有小資產階級是可以爭取的。後來共產黨28年的奮鬥,就是以這些調查報告為指導方針的,所以在中國得農民者得天下。

看看今天所有偉大的公司,都是在提供價值服務,所以你只要拿到用戶,就絕對能在用戶群之上做出好的業務來。但是如果為了利益,傷害了你的用戶,最終你可能人才兩失。當年SP行業傷害用戶,卻根本無所謂,今天互聯網還有SP的地位嗎?當時有很多人看不到騰訊的價值,要是看得到,門戶早幹了。毛澤東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共產黨當時的主線戰略令國民黨很痛苦,因為蔣介石戰線太長,連延安他都要派兩個師占著。中國當時有幾十個城市,相當於幾十項產品和業務,就算你有800萬軍隊,力量還是會被稀釋,最後搞得哪個地方都沒有人。共產黨哪個城市都不要,就集中兵力於大東北,在東北形成局部優勢,把東北這個產業拿下來了。如果用今天短淺眼光來看,拿下東北有什麼意思?但是遼瀋戰役後,共產黨要人有人,要錢有錢。東北是重工業和農業基地,拿下東北才有能力平天下。

蔣介石日記公開了,從中可以看出,蔣介石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偉大人物,軍閥混戰都能收服,但是在國共相爭的時候就打不過共產黨。

周鴻禕說:「蔣介石雖然是當時最大的上市公司首席執行官,但是他琢磨什麼?他從來不到基層,他不知道中國人民需要什麼。他天天就跟他那一小圈高端用戶,跟軍閥混在一起,天天互相寫博客,網路水軍似的,嚇唬嚇唬人民,可是你看老毛在做什麼。他的宣傳是針對農民的,農民需要什麼?需要地,就進行土改,分化他的用戶。」

談用戶至上總像標榜自己,但今天的互聯網形勢已經要求你不能只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上,而必須身體力行地去做。當時做免費殺毒時,有股東質疑,周鴻禕說:「你看看《建國大業》,老毛說了16個字:地在人失,人地皆失;地失人在,人地皆得。」

當時很多人不理解,延安是什麼?延安是首都,都被佔領了。地是什麼?就是業。什麼叫人呢?狹隘來說就是人才,更廣義來看就是用戶。現在再不是10年前大家都很傻的那個年代了,有些基本的道理已經被證明,就看你怎麼做了。

查殺流氓軟體是360柔道戰略的起點,但正如前文所述,它是無意中成就的,不是有意識的實踐。真正對柔道戰略的第一步實踐,是社區搜索。遺憾的是,它太超前,成了先烈。之所以超前,就是因為360不想和百度正面競爭。結果,社區搜索失敗後,眼看這條路走不下去,360才不得已將安全這一起初只是邊緣的業務變成主業。

事實上,在360安全瀏覽器再次「意外成功」之前,周鴻禕從未想過要重新進軍搜索。這和很多人,特別是媒體人喜歡看到的「卧薪嘗膽」的故事有很大出入。

大概在2009年、2010年那會兒,從華為出來的李一男在百度當首席技術官時,360還找百度合作過。找百度合作的起因,是周鴻禕發現,經過360幾年的努力,木馬和病毒被扼殺得差不多了,但是惡意網站開始興起。今天是釣魚,當時是掛馬網站很多。所謂掛馬網站,就是讓你在搜索引擎里能搜到它,比如這個網站給你個「艷照門」、「拉鏈門」等熱門事件,吸引你去點擊,你一點那個網站,他利用你的電腦漏洞,就把你的電腦控制了,攻擊你的電腦。

當時這種情況特別猖獗,而這種網站的傳播主要靠搜索引擎。搜索引擎自身沒有作惡,但它實際成了惡意網站的傳播途徑。周鴻禕自己實在不想做搜索了,但作為安全公司又要保護網民在搜索中的安全,跟百度這個最大的搜索引擎合作就是必然之事。

360做了一款產品叫「搜索保鏢」,就是把結果中不好的鏈接給標出來,提醒網民。美國有類似的產品,只不過他們標的是谷歌的結果,而360當時標的是谷歌和百度的結果。360找百度談合作,主動將惡意網站的資料庫對百度開放,讓百度在自己的搜索結果里標出來。他們認為這是好事,360是安全的權威,百度有搜索的老大,正好強強聯合保護網民。

但李一男拒絕了,雖然他個人與周鴻禕的關係還可以。他拒絕,原因就是他堅定地認為360未來是百度最大的競爭者。再者,不少惡意網站本身是百度競價排名的客戶,百度對此也頗有顧慮。後來360沒辦法,就自己做了一款產品來進行標註,百度怒了,對簿公堂。

也就是說,在和騰訊談合作的時候,360先就和百度談過合作了。如今看來,若百度答應合作,哪裡還有360安全瀏覽器後來的輝煌?若騰訊同意合作,也沒有今天的360搜索。360發展到如今這個程度,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百度和騰訊自身的狹隘造成的。

合作不成,只能自己做,周鴻禕本來就對瀏覽器有情結,所以360把之前與以色列安全廠商合作的世界之窗瀏覽器收購了,打造成安全瀏覽器。這時周鴻禕想的也不是為了解決收入模式問題,他還是想做個「大傢伙」。安全是個大傢伙,但安全上不能投廣告和放廣告,安全上是不能夠產生商業模式的。而且在安全上掙錢和在安全上保護用戶是矛盾的,安全很多時間藏在系統底層,用戶感覺不到它的存在。而瀏覽器不同,它是用戶每天都用的東西,同時還能解決安全問題。

瀏覽器做起來之後,360發現瀏覽器里肯定要放搜索和導航,就做了一個簡單的導航站。

自己的瀏覽器首頁放什麼,搜索放什麼由360來決定,但他們也沒強制用戶。而且,巨大的搜索容量當時簽給了兩家,一家是谷歌,一家是百度。因為帶來了巨大流量,兩家付的錢也不少。也就是說,在搜索產業鏈里,360此時扮演的是「物流」的角色,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