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拜用戶教: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確實是他創造了這種模式,但別人把它做得更加極端。他發明了刀,有人拿它去殺人,這不全是他的錯。他後來反對流氓軟體,是因為所有的流氓軟體都號稱是他的學生,都把這個屎盆子往他身上扣。馬雲2005年接手雅虎後,推廣客戶端的力度比他強很多,因為雅虎要做搜索,有收入的壓力。大家一邊罵周鴻禕,一邊沿襲錯誤路徑。這讓他感覺很難受。

總結360如今的成功,就不可避免地要回溯到當年的3721。

別人的經驗和教訓再深刻,都不如自己的經歷來得刻骨銘心。如果沒有3721那段驚心動魄的戰鬥,如果當初沒有受到鋪天蓋地的指責,周鴻禕對用戶價值的重要性的認識未必有這麼深切的痛楚。

周鴻禕對3721軟體本身的問題作過反思。

當時他面臨的外部環境是:在微軟的支持下,msn.的域名解析指向RealNames的伺服器。3721要跟RealNames爭搶市場,就得把客戶端布得越廣越好。嚴格意義上來說,一款軟體是需要安裝的,但安裝過程太費時。所以他當時一直在考慮兩個問題:一是怎樣把軟體客戶端縮小到幾十K(千位元組);二是琢磨著能不能採用一種更簡單的方法安裝軟體。

通常軟體的下載,需要用戶主動點擊下載按鈕,等下載結束將文件存在電腦的磁碟里,然後在文件盤裡點擊安裝,安裝完畢之後運行。同時,電腦桌面的右下方會顯示一個小的圖標。但當時很多普通用戶或者不知道怎麼下載,或者下載完後就認為裝完了,也不知道要運行。

周鴻禕後來受到Flash軟體的啟發:Flash彈窗出來,你一點「Yes」它就自動裝進去了。他覺得這個方法很好,也就是將插件技術利用在軟體安裝上。按照這樣的思路,3721將客戶端軟體大小壓縮到100K變成插件一試,果然簡易方便極了。

他挺得意,覺得是個不錯的創新。下一步就是怎麼運用插件技術提高網路實名的安裝效率。

他們開始尋找網站合作,在網頁上放上這個腳本,類似於網路聯盟。只要用戶訪問這個網頁,腳本就會檢查該用戶有沒有安裝3721的插件,如果發現用戶沒有安裝,I E就會彈出一個對話框,用戶點擊「Yes」後就能自動完成安裝。這樣的安裝速度比原來提高了上百倍都不止,給3721帶來了客戶端資源量的瘋狂上漲。

插件彈窗方式帶來了巨大轉機,但也為3721後來廣受質疑埋下了伏筆。

從3721的角度來說,插件彈窗方式是在徵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安裝的,因為按「No」意味著不同意,放棄安裝,但是這樣的方式忽略了用戶的體驗。如果用戶不安裝Flash,網頁顯示內容就不全。

因為簡易,很多用戶在此時會選擇安裝Flash。但與Flash網頁不同的是,在網路實名的軟體中,當用戶看到相關提示時,根本不知道網路實名是一款什麼軟體,窗口提示的文字也十分有限,只能看到軟體和公司名字。而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他們基本上是不會看彈窗的具體內容的。

最後的結果是網路實名的彈窗出來以後,一半用戶選擇點擊了「Yes」,而一半人點擊了「No」。一些「小白」(「小白痴」的簡稱,屬於玩笑似的調侃用語,多見於網路)用戶即便點擊了「Yes」,也不知道自己裝上了網路實名這款軟體,他們也基本上沒察覺到在電腦右下角有一個代表網路實名的圖標。

就這樣,周鴻禕利用之前搞的互聯網推廣聯盟將這種安裝方式推廣開來。

在這個過程中,他忽略了一個細節——對於那些選擇「No」的用戶而言,這種插件方式還有一個弊病:網頁上的窗口是由 I E彈出的,3721的後台並沒有記錄用戶是否拒絕,用戶按「No」之後,下一次3721還會執著地問「Yes」或「No」。事實上,它也並沒有技術去記錄一個用戶是否拒絕過安裝。

在3721看來,只有裝過和沒裝過兩種情況,沒裝的一律被默認為新用戶。於是這些被看作新用戶的電腦就屢次被彈窗騷擾,這也是後來他被人詬病的原因之一。隨著網站聯盟的範圍日漸擴大,給用戶造成的困擾也越來越大。

插件安裝還有一大先天的弊病——當彈窗出來的時候,插件內容已經下載下來了,並去驗證用戶的簽名,這時就會有彈窗延時,看上去像死機一樣停滯半天,然後窗口才彈出來問要不要安裝。

一般的「小白」用戶忍受過去也就算了,但一些高端用戶就無法忍受。當時周鴻禕並沒有意識到插件技術本身有這些問題,所以在給用戶帶來困擾之後並沒有做出相應的修正。為了與RealNames競爭,3721還做了一件事。當時互聯網用戶還沒有用搜索引擎的習慣,大多數人都是在幾家門戶上直接搜索。3721便與網易、搜狐和新浪三大門戶合作,在它們頁面的搜索框前面放一個文字鏈,上面寫道:「你是不是要查找***網路實名」。

這樣的合作在今天看來肯定沒法實現,但在互聯網早期,大家都處於摸索階段。就這樣,3721把門戶搜索框前面最好的位置給買下來了。這就意味著,即便用戶沒有安裝網路實名,但是通過這個方式就能告訴用戶,用搜索引擎也能找到網路實名。3721每年只需分別給三大門戶100萬~150萬元人民幣的費用。

這對門戶來說其實是相當吃虧的,因為3721通過這種方式告訴用戶下次不用從門戶點擊,只要裝上插件,直接在地址欄里輸入就行。

而且,3721急於求成,過於追求這個過程中用戶的轉換率,所以在不徵詢用戶意見的情況下就用腳本彈出一個安裝與否的對話框。安裝率雖然暴增,但對用戶的打擾帶來的怨氣也在慢慢積聚。這種怨氣最後在3721與百度和IC貼身肉搏時終於爆發了。

2002年6月,百度強勢推出「百度搜霸」,和IC—起與3721廝殺。為了爭奪用戶,三方先是互相卸載對方的插件,然後為了不被對方卸載而不斷加強自我保護,最後逐漸發展到連用戶自己都難以卸載。

在地址欄這個差不多1厘米高的戰場上,幾家互聯網公司打得頭破血流。

周鴻禕和李彥宏從口水戰發展到法庭對決,3721因為阻礙用戶下載百度搜霸而被法院認定為「不正當競爭」。

在這次沒有底線的惡性競爭中,周鴻禕憑藉其「過硬」的技術水平,讓插件更加難卸,最終搶到了更多的用戶。2002年,3721的銷售額達到2億元,毛利6000萬元,流量、營收皆超過百度。

而當時,經營艱難的馬化騰曾險些把QQ軟體以60萬元賣給別人。

但是眾多「躺著也中槍」的網民不幹了,罵聲如潮水般向周鴻禕涌去。

21世紀初的中國互聯網正是混沌初開的時候,市場並不規範,他原本希望趁亂出征打下一片江山,但後來卻讓他悔恨不已——雖然攻下一片城池,卻盡失河山。

這段歷史儘管過去10年了,但至今仍是競爭對手攻擊他的不二法寶。對此,周鴻禕表現出與眾不同的風格:一是不找借口,只是反覆對公眾承認錯誤;二是不僅道歉,還有悔過的行動。

如前所述,他是個特別善於反思而且極為在意自己「正義」形象的人。這麼大的錯誤,這麼深的內疚,終於激發他做了免費查殺流氓軟體的工具,並且在此後的一系列產品中,始終將用戶體驗放在第一位。

周鴻禕2006年重新創業的時候,外部環境與幾年前已是大相徑庭。

各行業均諸侯林立,要從列強的地盤上奪食無異於羊入虎口。他一直鍾情於搜索,但奇虎搜索業務卻遲遲沒有實質性的突破,倒是無心插柳之作——查殺流®軟體的安全軟體做得風生水起,為他帶來了希望。

但當時的殺毒軟體行業其實也已呈三國鼎立之勢。瑞星、江民、金山均已經營多年,要在三強並立的地盤上撕開一個口子絕非易事。如果遵從常規的軟體行業成長模式,他不僅時間上來不及,技術上也未必能超越。

此時的周鴻禕相當糾結:他是真的不想搜索了,可也不知道要不要把一個補救的工具變成重心。

這畢竟是關係到公司整個發展方向的重大決定。當時很多投資人嘴上不說,但他能讀得出他們的心思:我給你投了那麼多錢干搜索,搜索在國際上是個大的概念。結果呢,你搜索沒幹成。360查殺流氓軟體當時雖然受到老百姓的歡迎,但把同行得罪了,而且因為簡陋也沒法掙錢。所以,投資人是有微詞的。

在這次重大的戰略轉移中,有兩個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紅杉的周奎,他鼓勵周鴻禕做360,認為這是個好東西。周奎一直是紅杉的合伙人,也一直支持360,周鴻禕至今還很佩服他的眼光。

另一個人是王雷雷。他和周鴻禕因為私交不錯,所以說話比較直接。他有一次跟周鴻禕說:你還搞那些虛頭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