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意識形態的競爭:藍衣社和CC派 文化控制

要是真像一些情報認為的那樣,吳醒亞是CC派的人的話,那麼在蕭作霖於1934年2月剛一到上海準備在環龍路76號建立一個「籌備委員會」來促進復興社文化事務,上海的藍衣社和陳氏兄弟便已處於對立狀態。早在這之前,蕭的陳立夫在上海文藝界集會上發表演說籌備組就向上海市市長吳鐵成、同濟大學校長翁之龍、交通大學校長黎照寰和國立商學院院長裴復恆發出了特殊邀請。這些重要人物每人都同意加入這個新委員會。而且在短短的一個月里,又有七八百人被吸收為中國文化研究會的成員,其中多數是大學生和教授。研究會由3個常務理事領導:市長吳鐵成、劉炳藜和蕭作霖。

據蕭作霖本人說,中國文化研究會成立時正值復興社「法西斯宣傳運動」的「高潮」,當時藍衣社吸引了很多追隨者,並在上海對公眾具有很大的影響。他們在環龍路50號開了一家文化書局和書店後,中國文化研究會在發行青年叢書、軍事叢書與民主叢書的同時,開始定期發行它的簡報。研究會還通過在南昌總部的吳壽彭出版了一系列的翻譯刊物。

復興社期望在中國發動一場「文化運動」,這可以給予藍衣社的知識分子們一個機會來控制廣大讀者們的思想和行為,從而領導全國的復興運動。這個計畫在復興社的月刊《前途》中被含糊地提到:吳鐵成、劉炳藜、賀衷寒和其他人都在該刊上撰文,如「中國歷史中的文化統治」,「我國文化統治的歷史觀」,「三民主義的統治階段」和「統治文化與救亡圖存」等。這些文章的共同點不過是一個簡單的「統制」概念,它模糊地表示復興社必須以某種方法來對全國的知識領域獲得統制,而且尤其是藍衣社,而非陳氏兄弟的圈子成員,應當在當時中國的主要文化中心上海對新思想運動進行控制。

CC派明顯意識到了這些挑戰,並準備對此作出反應。中國文化研究會一由復興社創辦,CC派成員立刻也成立了一個「中國文化建設協會」。當蕭作霖於1934年去上海建立中國文化研究會分會時,陳立夫立刻接踵而至,在維克多·艾曼努埃二世大道設立了中國文化建設協會的上海分會,在文學和文化圈子裡為爭取「名流學者」上與蕭作霖的人馬競爭。

CC派也成立了一個「特別團體」來「調查中國文人的政治傾向」。這個「特別團體」後來包括了《晨報》的編輯王新命,商業出版社編委主任何炳松,南京中央大學的政治學教授吳育干,復旦大學法學院院長孫寒冰,中央大學社會學院院長黃文山,北平大學新聞教授陶希聖,復旦大學教育院院長章益,《文化建設月刊》編輯樊仲雲,及中央大學政治學教授薩孟武。

CC派成立的對立組織文化協會,使市長吳鐵成和一些大學的校長們非常為難,因為他們已經加入了復興社的籌備委員會小組。最安全的辦法是雙方的組織都加入。於是他們及一些有影響的教授們很快地這麼做了。但結果是,中國文化研究會在獲取上海的大學生、尤其是大專學校的學生的支持方面,要比CC派的文化組織擅長得多。例如,在暨南大學,藍衣社能使大多數學生忠實於他們,因為文化研究會的幹部們自己大都是前軍校學生,所以他們能更有效地組織和管理他們的支持者們。當CC派的支持者們試圖反擊時,雙方公開開戰了:中國文化研究會的幹部們乾脆把中國文化建設協會的成員抓了起來關押在校園裡,吳醒亞和國民黨社會局和教育局局長潘公展對此感到震驚。後來只有經過市長吳醒亞的調解,並領來了復興社的人(他們故意躲開,以便避免被迫釋放被逮捕的對立派分子)進行談判後,被抓的學生才得以釋放。

上海的藍衣社在組織鄰城的警察和軍事人員的支持方面,也比對手CC派要強。比如,他們在上海建立了文化研究分會後,馬上也在杭州建立了一個分會,而且還在那裡建立了由浙江大學和其他地方學校學生組成的「文化前衛隊」(其法西斯式的入會儀式在前面曾經描述過)。

但是,儘管在通過前沿組織來獲取學生支持這方面CC派競爭不過藍衣社,但陳氏兄弟能利用蔣介石親自布置給他們的思想領域方面的工作,而蔣則把復興社及其附屬組織的運作限制在軍訓和保安範圍內。由於在組織群眾上不順,陳立夫就找了最高級上司,說服蔣介石在1934年6月間解散中國文化研究會,那正是新生活運動在上海公安局的主持下在上海萌發之時。

CC派在上海抵制藍衣社只得到部分的成功。藍衣社繼續在城裡活動,尤其是通過學生軍訓項目和先由吳醒亞後來是潘公展領導的「中國青年力社」這類教育協會來運作。儘管中國青年力社與復興社之間有許多聯繫,而且奉命監視上海的學生政治活動,但它絕對不是藍衣社的一個「前沿組織」。當吳醒亞手下的一個人員、從日本留學回來的學生袁學易,被當做共產黨特務抓起來後,中國青年力社被一個更加軍事化的組織(由潘公展和社會局倡辦)「中鋒社」取代了。有些觀察家猜測,袁學易案件與CC派和藍衣社的鬥爭有關,但正規的警方報告則不這麼認為。

與此同時,特工部繼續在上海內外圈子裡為所欲為,人們常將它和復興社混為一談,而實際上它們各行其事。但藍衣社中國文化研究會的成員,如蕭作霖和劉炳藜,曾經想在大城市裡開展新思想運動的希望,則被CC派的進攻破滅了。他們被迫轉向各省的軍訓項目,想以此在蔣介石國民黨體制的極右派「統制」下來宣傳思想和文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