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M型社會來了 中低階層時代已到來

進入長期衰退之後,日本的社會結構也產生了極大的變化。簡單說,就是「收入兩極化」,以及隨之而來的「中產階級社會的崩潰」,這些變化更為日本社會帶來了戲劇性的「質的變化」。

資料來源:私營企業薪資狀況統計調査(日本國稅廳)

下滑的消費物價稍稍減少了大家的負擔,大家也沒有因為薪資減少而引發暴動。這也可以算是日本教育的一種成果吧!教育讓日本人都擁有一流的「忍功」,但是每一位國民應該都深切地感受到了收入「衰退」、荷包縮水的痛楚了。

假設以一個人平均年收入600萬日元為標準,超過1000萬日元的為上層階層,600萬~1000萬日元為中上階層,300萬~600萬日元為中低階層,300萬日元以下的為低層階層,日本的中低階層及低層階層人數明顯增加,上層階層也微微增加,但是在中段的中上階層的入數卻大為減少。

上班族年輕時候的收入雖然不多,但是隨著資歷增長,地位和收入都會隨之上升,最後可望以中上階層的身份退休。這是大部分上班族都默認的共識。但是隨著中產階級社會的崩潰,上述的人生規劃也隨之瓦解,所以現在大家都已經開始覺得「搞不好,或許自己的一生就在中低階層度過了」。這是2004~2005年所發生的現象。根據2004年的富翁名次表資料,投資顧問公司的上班族以年收入百億日元名列第一,這表示「無等級差別的社會」已經成為幻想。

這種意識上的變化,為社會結構帶來了質的變化,而且這種情形至少要經過二十多年才會呈現一種固定的形態。

戰後,日本社會的中堅一直由中產階級構成。在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公司CEO李·艾柯卡和新進職員收入相差百倍的時代,日本的社長和新進員工的收入差距只有8倍。這種沒有貧富差距的均質性社會,可以說是日本的優勢,也是支撐日本經濟增長的原動力。

但是,就像前面所說的,這種情形今後只能是幻想。

在勞動人口中,佔大多數的中產階級崩潰之後,收入階層的分布即往低層階層和上層階層上下兩極移動,邁向左右兩端高峰、中間低谷的「M型社會」。美國在「里根革命」 之後,這種趨勢格外顯著,日本在20年後,也沿襲了這股潮流。

和10年前做比較,可以看出中間階層減少,收入階層往上下兩極移動,呈現兩極化的現象。

資料來源:日本厚生勞動省

但是大多數人好像還是無法走出過去的夢幻。根據日本內閣2004年4月所做的「國民生活調査」顯示的數字,雖然這個數字比上一次的調査稍稍減少了一些,但還是有89.5%的人認為,自己在社會上居於中間階層。

這種心理是通過日本特有的教育紮根的,因為現在的教育告訴人家無差別、無等級之分就是好的。再加上日本的大眾傳媒就像公布政府消息的機關,讓日本國民無法接觸正確的信息,不了解社會的真實模樣及自己的真實處境,以至於無法正視現實。

因裁員等原因,正式員工減少了。自由業者等非正式員工的增加,造成正式員工和非正式員工之間的薪資等級落差,這和「收入兩極化」有密切的關係。

正式員工在1995年左右減至最低,伴隨而來的當然就是非正式員工的增加。相對於2003年3500萬的正式員工,非正式員工的人數達到了1500萬人。換句話說,日本每三位勞動者之中,就有一位是非正式員工。隨著這種趨勢的增強,到了2005年,正式員工甚至減至3333萬人,而非正式員工則增至1591萬人(圖1-11)。

資料來源:日本總務省統計局「勞動力調査」

和正式員工相比較,非正式員工的收入較低,其中64%的合同工及外聘員工的年平均收入更在500萬日元以下(圖1-12)。由此可見,非正式員工的增加,和收入兩極化及中低階層的擴大有直接的關係。

因為非正式員工的增加,加大了和正式員工的薪資等級差距。

資料來源:《勞動經濟白皮書》(2004年版)

從主要產業的年收入(圖1-13)上也可以看出,產業之間的收入差距正急速拉開。在上市公司服務的員工平均年收入是566萬日元。以行業來看,在大眾傳媒業中,富士電視公司員工平均年收入以1567萬日元排名第一,其餘傳媒公司員工最低的年收入也有800萬日元,因此服務於傳媒行業的員工,平均年收入是1200萬日元。有濃厚反強權、扶持弱者色彩的,彷彿是「正義騎士」的朝日新聞社員工,更是平均年收入達到1331萬日元的高收入者。

金融業的收入雖有所下降,但是千禧控股集團員工的年收入依然超過1500萬日元,三井住友控股公司員工的年收入也超過了1100萬日元。銀行受政府超低利率政策的保護,所以不但不需要支付像樣的利息給儲戶,還可以收取一般個人貸款的利息。甚至他們還做起了二胎貸款的生意,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能夠坐領高薪的原因。

只知盤腿坐著等待輕鬆生意主動上門,當然也就不具備國際競爭力。雖然銀行業者聲稱要重振銀行的經營,但是一旦失去政府的保護,他們便會在頃刻之間被經濟無國界化的海浪吞噬。

收入的差距不只出現在不同的行業,即使在同一行業中,企業之間的薪資差距也越來越大。除了一部分的行業之外,有的行業薪資底線只有300萬日元。所以即使在上市公司工作,有的人還是必須面對身為低層階層的殘酷事實。

日本的情況是因企業導入業績機制,並廢除終身僱傭制度,而讓靠資歷升職、加薪的「年功序列」認知崩潰,這也是導致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

年輕時雖然是低層或中低階層,但是收入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並以中上階層的身份退休的人生圖表已經不再適用。我們從年功賃金(日本企業的僱傭體系主要有兩個特徵,一是終身僱傭制——長期僱用,一是年功賃金制——按資歷調薪俸)曲線的鈍化,解讀到的是如果工作不順利,終其一生都是中低階層的上班族增加了。

之前一般的上班族,預期將來的收入會不斷提高,所以貸款買房子、為孩子規劃教育基金是很普遍的狀況。但是當薪資收入固定在低階層時,手頭不再寬裕,經濟不再有迴旋的餘地,當然就談不上人生的規劃。因此同樣是上班族,一生都在低層打滾的人,和不在這一階層的人,生活質量之間的落差就會越來越大。

註:賃金(年薪資所得)=規定內的薪資x12+過去一年的獎金

厚生勞動省所製作的這張圖表,是以年齡為橫軸,以年薪資收入為縱軸畫的。從這張圖表上,我們就可以了解日本勞動者年收入曲線的變化。在這張依據男性、大學畢業、就業、行業、企業規模等條件下的數字所畫的曲線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以22歲時的收入指數為100的話,1990年的收入指數高峰為530.2,2004年為385.0,足足減少了三成。

例如曾經在麥肯錫顧問公司服務過的谷村格先生及永田朋之先生所創的SO-M3(利用網路,提供醫療範疇內的豐富資料庫營銷解決方案),短短5年即成長為市值總額達1200億日元的企業。另外,我在麥肯錫的同事南場智子小姐創立的DeNA原是一家營業額只有十多億日元,到2004年才終於扭虧為盈的小公司,但是到了2005年的2月,該公司股票已在東證創業市場(東證MOTHERS)上市交易。因為DeNA獲得「手機拍賣」這塊「地盤」之後,即昭告天下人「這裡是我的領地」,然後開始佔據市場,隨即搖身一變成了市值總額達1200億日元的企業。因為很多人都想「擁有DeNA的股份」,所以金錢就從世界各地湧向DeNA。總之,光是日本就擁有7000萬手機用戶,所以這塊「領土」是非常遼闊的。

換句話說,在新經濟里,企業是可以拿「讓人期待的未來」交換金錢的。

從20世紀80年代之後,美國企業就以幾乎相同的模式,大刮「以小吃大」的併購狂風,於是超巨大企業一個接一個誕生了。思科系統公司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果敢進行收購的「快槍俠」企業,能籌集高於自己資金百倍甚至千倍的資金。

只是快槍俠一旦停戰,彈藥(金錢)的補給也立刻停止。2004年2月,淘兒唱片城(Tower Record)的倒閉就是典型的例子。其實淘兒唱片城的收益率及銷售成績還相當不錯,但是蘋果公司的iPod一推出,股東就掉轉船頭,對淘兒不理不踩。因此就算是還在持續成長的企業,一旦失去了「讓人期待的未來」,也會突然死亡。

我的朋友廣瀨光雄先生(強生公司的日本代表)前些時候退休了。他本以為退休後可以過過悠閑自在的日子,結果受美國Loar創投公司之託,開始購買已倒閉的高爾夫球場。當他買下97座高爾夫球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