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M型社會來了 景氣會騙人

雖說社會結構已經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但是置身變化旋渦中的大多數人,卻完全沒有發現這一變化如此之大。我們現在就處於這種狀況之下。

當結構產生變化的時候,既往指標無法說明的現象會一個接一個浮出水面。以日本經濟狀況中的一個現象為例,在「中國特需」產業的支撐下,日本的GDP增長、股價開始上揚,經濟看起好像是好轉了,但是通貨緊縮的情形並未明顯消除,上班族的薪水也持續縮水,大家的生活未見寬裕,反而更為艱苦。

為什麼會有這種矛盾的現象?為什麼大家感覺得到,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原因究竟何在?簡單來說,就是之前我們常掛在嘴邊談論的經濟、社會「常識」,在現今的社會已經開始不管用了。

例如,絕大多數的人都把經濟低迷的情況認為是「不景氣」。但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不景氣的概念來自景氣循環說。景氣循環以各種形態呈現,例如,和庫存投資活動周期重疊的短期循環(又稱庫存循環)、和設備投資周期重疊的中期循環、和技術革新周期重疊的長期循環等。簡單來說,景氣循環說就是一種「景氣和不景氣相互循環」的理論。因此一般人都會認為現在不景氣,只要熬過去就會景氣,所以借著貨幣供給量的調整、利息的調整等政策,就可以提早擺脫不景氣的階段,這種看法成了一般的常識。

現在的經濟也是根據這一景氣循環說而被認為是「泡沫經濟破滅後,進入不景氣階段」。但是事實上,政府努力維持零利率、增加貨幣供給量,讓資金嘩嘩流動之後,經濟依然一點都沒有好轉。從這個結果所導出的結論就是:「現今經濟低迷的狀況,根本和景氣問題毫無關係。」

還有一點我們必須提出質疑的就是「通貨緊縮和景氣的問題」。根據《經濟用語辭典》的解釋,通貨緊縮是在「廣泛的供給狀態下」,因供過於求而造成物價滑落、企業收益減少,導致經濟蕭條;在貨幣供給方面,則是貨幣量少於物品流通量的狀態。

現在的情形是,錢嘩啦啦地響,貨物流通卻未見改善。現在是經濟體系不吸收金錢的時代了,理由有三:第一,視貨物為非必要品的老齡人口增加(人口分布的變化);第二,既有的生產方式轉變為及時的生產方式(庫存非必要,企業方面的變化);第三,因為對未來感到不安,認為掌握金錢比擁有物質更重要的消費者心理作祟(個人方面的變化)。也就是說,不是以經濟學為前提的狀況,而是這三方面相互作用的現象,發生在了現在的社會中。

再進一步以世界性的經濟動向來看,人們也會明白,20世紀的經濟學「常識」,已經完全不適用於21世紀的經濟了。

2001年我在美國出版的《新·資本論》中,明確指出無國界化、全球化、倍數化三個新的要素在操縱經濟。現在日本面臨的問題,就是這種經濟作用所產生的。

現在所發生的通貨緊縮現象,就是受第一個新因素——經濟無國界化影響所造成的。經濟無國界化之後,資金流、物流可以很簡單地越過國境。也就是說,全世界價廉物美的物品會流入原本產品價格很高的地方。所以從歷史的觀點來看,我們現在所說的「通貨緊縮」,事實上並不是真正的通貨緊縮,而只是「物價正常化的過程」。

如果更進一步加以解釋的話,現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計算依據也有問題。消費者物價指數是根據「購買同等級產品時的價格」(基於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來計算的,而數字化、高科技化則很容易變成拉低物價指數的壓力。例如原本30萬像素的數碼相機,改進到500萬像素,價格卻只有原來的一半,這時指數根基即會大幅鬆動。

因此從物價指數來看的話,數字化也是造成通貨緊縮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究其本質,日本物價滑落的現象並不是通貨緊縮。國務大臣竹中平藏先生、美國經濟學者保羅·克魯曼認為這就是「通貨緊縮」,所以提出「等待經濟恢複」,「應用通貨膨脹目標,把價格標準帶入『合理範圍』」。如果他們了解這其實只是經濟無國界化及數字化所形成的「價格正常化過程」,他們就應該知道不管怎麼等待經濟復甦,都無法阻止價格滑落的趨勢,同時也應該明白通貨膨脹目標論等根本是無稽之談。

因為通貨膨脹目標只會把朝著合理價格流動的潮流帶往一個正好相反的方向,所以如果不踩剎車,將會引發非常猛烈的通貨膨脹而不可收拾,屆時經濟將陷入一片混亂。

另外一個本質上的問題是,日本現在手上握有鈔票的人大都是老齡者。在少子老齡化的社會裡,不管提供多少貨幣,都不會被經濟體系所吸收。如果政府不提出大幅改變現在的《建築標準法》、稅制,以廉價重建無障礙住宅等完善的配套政策,老齡者的儲蓄將不會流入市場。之前政府的「景氣對策」,就是因為疏忽了這一本質,所以把錢投入市場,卻見不到任何效果。

根據針對家庭和景氣所做的問卷調查結果,20~49歲的上班族認為「感覺經濟不景氣的原因」中,排名第一的是「薪水未提升」(見表1-1)。但是認為「因為不景氣,所以未調薪」、「如果經濟好轉了,即使悶不吭聲也會加薪」的想法,根本就是錯誤的判斷。如今在全世界,還抱著在年功序列(以資歷、貢獻決定職位的制度)的羽翼下,就算沒什麼成就也會加薪的幻想;或者將薪水不上調的原因完全推給不景氣,抱著「他力本願」(佛教用語,指凡事靠外力,只想坐享其成)想法的,恐怕只有日本人了吧!

20~49歲的上班族,認為不可能加薪,所以覺得經濟不景氣。

(只列出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原因)

註:問卷調査對象為財團法人經濟情報中心的公司意見調查會會員,有效回答為3696份。

資料來源:針對家庭和景氣所做的問卷調査(經濟情報中心)

現在日本社會的經濟狀況,絕對不是不景氣造成的。就因為沒有發現這一事實,上班族把薪水沒有上調歸咎於不景氣,經營者也擺出經營者的架子說:「現在不景氣,你們就暫時忍耐吧!」於是公司職員就抱著「經濟應該會好轉」的念頭,嘴裡發著牢騷,回到位子上靜靜等待。

另外,根據該調査我們也可以知道,大多數人都認為低利率和不景氣是相關的。尤其是對50歲以上的人而言,低利率是讓他們感覺不景氣的最大原因,這也直接顯示了現代人的錯誤理解,認為不景氣導致了降息,這依據的是從前的經濟學理論。現在日本擁有1400萬億日元的個人金融資產,升息會使經濟好轉,降息只救濟了銀行及一部分企業,這是提供者的邏輯。

只要將利息提高一個百分點,個人部門的收入就可以增加14萬億日元。如果能夠維持4%~5%的一般利息水平,一年就有50萬億~70萬億日元的熱錢流入市場。這比政府部門所端出的經濟對策有效多了。

日本經濟之所以會長期低迷,是不了解經濟結構變化的落伍學者、政治家,以及只知道以個人部門為工具的官僚們所導致的。直到現在還是有政治家企圖牽制銀行,不許銀行調高利息,這就是他們心中沒有民眾而且不了解經濟現狀的最有力證據。

如果民眾不採取任何行動,只是一味等待,不但加薪無望,連日子也會越過越苦。原因何在?因為進入20世紀90年代之後,經濟結構開始進入「長期衰退期」。

指標依據會發生時間滯延的情形,而所有的經濟指標,從20世紀90年代初即持續下滑到90代中期。慘跌的速度最快的就是土地價格和股票。以日本為例,土地價格在1991年降到谷底,商業區的價格指數跌幅為50%,而六大都市圈(東京區、橫濱、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戶)的跌幅更近於80%(圖1-1)。日經平均股價在1989年12月達到最高峰,收盤價為38916日元,此後即一路下跌,後來在1.5萬~2萬日元之間震蕩。到了2003年4月,創下最低收盤價7609日元,之後,雖然有些上升,但是也不過達到收盤價最高時的40%(圖1-2)。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因股票、土地等投機事業而造成變動的,不僅僅只有經濟指標,連薪水、可支配收入等攸關國民生活基本面的一些數字也開始下滑。1997年日本人的平均工資降到最低點,連同勞工的可支配收入也在1997年前後降到谷底。

大企業的經常利潤 ,從2002年起連增三年(圖1-3),因此很多經濟學家及評論家想當然地認為「日本經濟已經開始復甦」。但是2004年,經常利潤超過1000億日元的60家企業中的增長百分比較大的20家企業,如圖1-4所示,有18家都是在中國特需產業的影響下才能夠大幅成長的。因此增加利潤的是「特需」,而非日本經濟真的變強了。

資料來源:法人企業統計(日本財務省)

資料來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