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第二章 黃直錄——陽明四句教

黃直,字以方,江西金溪人,明中期學者、諍臣,王陽明的學生。黃直所錄的內容,雖未經王陽明審閱,但較為具體地解說了陽明先生晚年的思想,並記載了陽明提出的「四句教」。有些版本的《傳習錄》分為「黃以方錄」(本節前28條)和「黃直錄」,本書將之合二為一,統一稱之為「黃直錄」。

原典

黃以方問:「『博學於文』為隨事學存此天理,然則謂『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其說似不相合。」

先生曰:「《詩》《書》、六藝皆是天理之發見,文字都包在其中,考之《詩》《書》、六藝,皆所以學存此天理也,不特發見於事為者方為文耳。餘力學文,亦只博學於文中事。」

譯文

黃以方問:「孔子說的『博學於文』是說隨時隨地學習存養天理,可是他又說『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兩種說法似乎不合?」

先生說:「《詩經》《尚書》、六藝都是天理的發現,字字句句都包含其間,研究《詩經》《尚書》、六藝,都是用來學存天理的,不是只有親身去實踐而獲得的才是『文』。『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也是『博學於文』之中的事。」

解讀

王陽明和孔子一樣,把人的道德素養看做是第一位的,陽明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成為僅有知識而缺乏道德的人。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學文而無行者太多了。所以,他強調:你可以行而無學文,但不可學文而無行。

原典

或問「學而不思」二句。

曰:「此亦有為而言,其實思即學也。學有所疑,便須思之。『思而不學』者,蓋有此等人,只懸空去思,要想出一個道理,卻不在身心上宜用其力,以學存此天理。思與學作兩事做,故有『罔』與『殆』之病。其實思只是思其所學,原非兩事也。」

譯文

有人請教孔子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兩句。

先生說:「這兩句話也是有的放矢,其實思就是學。學的過程有了疑惑,當然要仔細思考了。『思而不學』說的是,有的人只是憑空去假想,要想出一個道理來,偏不在身心修鍊上適宜用功,學著存天理。把學和思當成兩件毫不相干的事,因此才出現『罔』與『殆』的問題。其實所謂的思就是思自己的所學,並不是兩件事。」

解讀

學與思相結合,在掌握知識過程中是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無不證明了這一點。這裡,陽明先生在肯定孔子觀點的同時,也有自己的主張。他認為,學與思並不是兩件事,思是思考自己所學的東西,只不過是學的一個環節。

原典

先生曰:「先儒解『格物』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謂『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縱格得草木來,如何反來誠得自家意?我解『格』作『正』字義,『物』作『事』字義。《大學》之所謂『身』,即耳、目、口、鼻、四肢是也。欲修身,便是要目非禮勿視,耳非禮勿聽,口非禮勿言,四肢非禮勿動。要修這個身,身上如何用得工夫?心者身之主宰,目雖視而所以視者心也,耳雖聽而所以聽者心也,口與四肢雖言、動而所以言、動者心也。故欲修身在於體當自家心體,常令廓然大公,無有些子不正處。主宰一正,則發竅於目,自無非禮之視;發竅於耳,自無非禮之聽;發竅於口與四肢,自無非禮之言、動;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然至善者,心之本體也,心之本體,那有不善?如今要正心,本體上何處用得功?必就心之援動處才可著力也。心之發動,不能無不善,故須就此處著力,便是在誠意。如一念發在好善上,便實實落落去好善;一念發在惡惡上,便實實落落去惡惡。意之所發,既無不誠,則其本體如何有不正的?故欲正其心,在誠意。工夫到誠意,始有著落處。然誠意之本,又在於致知也。所謂『人雖不知而已所獨知』者,此正是吾心良知處。然知得善,卻不依這個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卻不依這個真知便不去做,則這個真知便遮蔽了,是不能致知也。吾心良知既不得擴充到底,則善雖知好,不能著實好了;惡雖知惡,不能著實惡了,如何得意誠?故致知者,意誠之本也。然亦不是懸空的致知,致知在實事上格。如意在於為善,便就這件事上去為;意在於去惡,便就這件事上去不為。去惡固是格不正以歸於正,為善則不善正了,亦是格不正以歸於正也。如此,則吾心良知無私慾蔽了,得以致其極,而意之所發,好善去惡,無有不誠矣。誠意功夫實下手處在格物也。若如此格物,人人便做得。『人皆可以為堯、舜』,正在此也。」

譯文

先生說:「以前的儒家學者解釋『格物』是『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怎麼格?並且說一草一木都有理存在,現在怎麼去格呢?縱使草木格得出理來,卻又如何能夠誠自己的意?我認為『格』字應該做『正』字講,『物』字應該做『事』字講。《大學》里所說的『身』,就是指耳、目、口、鼻、四肢。要修身就要做到眼睛非禮勿視、耳朵非禮勿聽、嘴巴非禮勿言、四肢非禮勿動。要修好這個身,身體本身怎麼去用功夫呢?心是身體的主宰,眼睛之所以看是因為心,耳朵之所以聽是因為心,口與四肢之所以說與動,都是因為心的緣故。因此修身的關鍵在於真正弄明白心才是問題所在,只要讓心總是處於廓然大公的狀態,就沒有什麼不正之處了。這個主宰一正,就會表現在不看、不聽、不說、不動違背禮儀的東西上,這就說明修身的關鍵在於『正心』。至善,是心性的本體,人最初的心性哪有不善的呢?所以說到正心,原本就是善的,哪裡還需要去正呢?正心是指在心性發生變動時才去用功夫糾正。心性的變動不可能完全沒有不善的意思,因此需要在此處下手,這就是『誠意』。如果一個念頭髮出是向善的,你就實實在在去行善;一個念頭髮出是向惡的,你就實實在在去抑制根除自己的惡念,一念發動,沒有不是誠的,那麼它的本體怎麼會不正呢?因此,想要正心關鍵在於誠意。功夫下在誠意上,功夫才有了入手的地方。然而誠意的根本在於致知。所謂別人都不知道而我獨獨知道的,這才是自心的良知。可是,知是善卻不按照良知去做,知是惡卻不跟從良知的指引而不去做,那麼人的良知便被遮蔽了,就算不上是致知。內心的良知不能擴充到底,那麼善雖然知道是好的,也不能真正地做好;惡雖然知道是惡的,也不會真的當做惡,這怎麼能算得上是誠意呢?所以致知,是做到意誠的根本。然而也不是憑空的致知,致知要在具體的實事去格。如果意念是要去為善,那麼就在你眼前這件實事去上行善;如果意念是要去除惡,那麼就在你眼前這件實事上去除惡。除惡本來就是格不正讓它歸於正,為善是把不善的改變成善的了,這兩者同理。如此這般,心裡的良知就不會被私慾所遮蔽了,能夠達到至善了,意念的發動,也只有好善,除惡,沒有不誠正的。使意念誠正的功夫實踐起來就在於格物。如果像這樣去格物,人人都可以做到。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正是因為這個道理。」

解讀

此段解說非常清楚而明確,一是講修身在正心,二是講正心在誠意,三是講誠意在致知,四是講致知在格物。這四點與陽明「四句教」一一對應: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原典

先生曰:「眾人只說『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說去用?我著實曾用來。初年與錢友同論做聖賢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錢子早夜去窮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於三日,便致勞神成疾。當初說他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窮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勞思致疾,遂相與嘆聖賢是做不得的,無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頗見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決然以聖人為人人可到,便自有擔當了。這裡意思,卻要說與諸公知道。」

譯文

先生說:「大家都說『格物』應該遵從朱熹的話去做,可是何曾有人真正按照他的說法去實踐了呢?我倒是實踐過。當初與錢友同談論做聖賢就要去格天下的萬物,可是現今哪有這麼大的力量呢?因此我指著亭前的竹子,我倆決定去格格看。錢友同從早到晚都到庭院去格竹子的道理,但他竭盡心力,三天後竟然病倒了。我覺得他這是因為精力不足的緣故,我因此自己去窮格,從早到晚格不出理來,到了第七天,也勞思成疾。我二人遂相互嘆息:聖賢是做不來了,沒這麼大的力量去格盡萬物。後來到了貴州龍場,待了三年,才恍然大悟,原來天下的事物本來就沒有可以格的,所謂的格物,只要在自心上去格。不僅是聖人可以做到,實則乃人人都可以做到,這才把格物這事整明白了。這段故事的意思,要說給大家知道。」

解讀

王陽明不是心外的「格物」,而是靜思,宛若禪宗之於蒲團打坐。這裡他就敘述了自己早先格竹子之理這件事,告訴學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