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編 中國文化史 第五十三章 學術

學術思想,是一個民族的靈魂。看似虛懸無薄,實則前進的方向,全是受其指導。中國是一個學術發達的國家。幾千年來,學術分門別類,各致其精。如欲詳述之,將數十百萬言而不能盡。現在所講的,只是思想轉變的大略,及其和整個文化的關係。依此講,則中國的學術思想,可分為三大時期:

一、自上古至漢魏之際。

二、自佛學輸入至亡清。其中又分為(甲)佛學時期,(乙)理學時期。

三、自西學輸入以後。

現在研究先秦諸子的人,大都偏重於其哲學方面。這個實在是錯誤的。先秦諸子的學術,有兩個來源:其(一)從古代的宗教哲學中,蛻化而出。其(二)從各個專門的官守中,孕育而成。前都偏重玄學方面,後者偏重政治社會方面。《漢書·藝文志》說諸子之學,其原皆出於王官。《淮南要略》說諸子之學,皆出於救時之弊。一個說其因,一個說其緣,都不及古代的哲學。尤可見先秦諸子之學,實以政治社會方面為重,玄學方面為輕。此意,近人中能見得的,只有章炳麟氏。

從古代宗教中蛻化而出的哲學思想,大致是如此的:(一)因人有男女,鳥有雌雄,獸有牝牡,自然界又有天地日月等現象,而成立陰陽的概念。(二)古代的工業,或者是分做水、火、木、金、土五類的。實際的生活影響於哲學思想,遂分物質為五行。(三)思想進步,覺得五行之說,不甚合理,乃認萬物的原質為一個,而名之曰氣。(四)至此,遂並覺陰陽二力,還不是宇宙的根源(因為最後的總是唯一的,也只有唯一的能算最後的)。乃再成立一個唯一的概念,是即所謂太極。(五)又知質與力並非二物,於是所謂有無,只是隱顯。(六)隱顯由於變動,而宇宙的根源,遂成為一種動力。(七)這種動力,是頗為機械的。一發動之後,其方向即不易改變。所以有謹小、慎始諸義。(八)自然之力,是極其偉大的。只有隨順,不能抵抗。所以要法自然。所以貴因。(九)此種動力,其方向是循環的。所以有禍福倚伏之義。所以貴知白守黑,知雄守雌。(十)既然萬物的原質,都是一個,而又變化不已,則萬物根本只是一物。天地亦萬物之一,所以惠施是提倡泛愛,說天地萬物一體,而物論可齊(論同倫,類也)。(十一)因萬物即是一物,所以就雜多的現象,仍可推出其總根源。所謂「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此等思想,影響於後來,極為深刻。歷代的學術家,幾乎都奉此為金科玉律。誠然,此等寬廓的說法,不易發現其誤繆。而因其立說的寬廓,可以容受多方面的解釋,即存其說為弘綱,似亦無妨。但有等錯誤的觀念,業已不能適用的,亦不得不加以改正。如循環之說,古人大約由觀察晝夜寒暑等現象得來。此說施諸自然界,雖未必就是,究竟還可應用。若移用於社會科學,就不免誤繆了。明明是進化的,如何說是循環。

先秦諸子,關於政治社會方面的意見,是各有所本的,而其所本亦分新舊。依我看來:(一)農家之所本最舊,這是隆古時代農業部族的思想。(二)道家次之,是游牧好侵略的社會的反動。(三)墨家又次之,所取法的是夏朝。(四)儒家及陰陽家又次之,這是綜合自上古至西周的政治經驗所發生的思想。(五)法家最新,是按切東周時的政治形勢所發生的思想。以上五家,代表整個的時代變化,其關係最大。其餘如名家,專講高深玄遠的理論。縱橫家,兵家等,只效一節之用。其關係較輕。

怎說農家是代表最古的思想的呢?這隻要看許行的話,便可明白。許行之說有二:(一)君臣並耕,政府毫無威權。(二)物價論量不論質。如非根據於最古最簡陋的社會的習俗,決不能有此思想(見《孟子·滕文公上篇》)。

怎說道家所代表的,是游牧好侵略的社會的反動思想呢?漢人率以黃、老並稱。今《列子》雖系偽書,然亦有其所本(此凡偽書皆然,不獨《列子》。故偽書既知其偽之後,在相當條件下,其材料仍可利用)。此書《天瑞篇》有《黃帝書》兩條,其一同《老子》。又有黃帝之言一條。《力命篇》有《黃帝書》一條,與《老子》亦極相類。《老子》書(一)多系三四言韻語。(二)所用名詞,極為特別(如有雌雄牝牡而無男女字)。(三)又全書之義,女權皆優於男權。足證其時代之古。此必自古口耳相傳之說,老子著之竹帛的,決非老子所自作。黃帝是個武功彪炳的人,該是一個好侵略的部族的酋長。侵略民族,大抵以過剛而折。如夷羿、殷紂等,都是其適例。所以思想上發生一種反動,要教之以守柔。《老子》書又主張無為。無為二字的意義,每為後人所誤解。為訓化。《禮記·雜記》,子曰:「張而不弛,文武不能也。弛而不張,文武不為也。」此系就農業立說。言弛而不張,雖文武亦不能使種子變化而成穀物。賈誼《諫放民私鑄疏》:「奸錢日多,五穀不為」(今本作「五穀不為多」,多字系後人妄增),正是此義。野蠻部族往往好慕效文明,而其慕效文明,往往犧牲了多數人的幸福((一)因社會的組織,隨之變遷。(二)因在上的人,務於淫侈,因此而刻剝其下)。所以有一種反動的思想,勸在上的人,不要領導著在下的人變化。在下的人,「化而欲作」,還該「鎮之以無名之朴」。這正和現今人因噎廢食,拒絕物質文明一樣。

怎樣說墨家所代表的,是夏代的文化呢?《漢書·藝文志》說墨家之學,「茅屋采椽,是以貴儉(古人的禮,往往在文明既進步之後,仍保存簡陋的樣子,以資紀念。如既有酒,祭祀仍用水,便是其一例。漢武帝時,公玉帶上明堂圖,其上猶以茅蓋,見《史記·封禪書》。可見《漢志》此說之確)。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三老五更,乃他人的父兄)。選士大射,是以尚賢(平民由此進用。參看第四十三章)。宗祀嚴父,是以右鬼(人死曰鬼)。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命有前定之義。順四時而行,即《月令》所載的政令。據《月令》說:政令有誤,如孟春行夏令等,即有災異。此乃天降之罰。然則天是有意志,隨時監視著人的行動,而加以賞罰的。此為墨子天志之說所由來。他家之所謂命,多含前定之義,則近於機械論了)。以孝視天下(視同示)是以上同。」都顯見得是明堂中的職守。所以《漢志》說他出於清廟之官(參看第五十一章)。《呂覽·當染篇》說:「魯惠公使宰讓請郊廟之禮於天子。天子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後在魯,墨子學焉。」此為墨學出於清廟之官的確證。清廟中能保存較古之學說,於理是可有的。墨家最講究實用,而《經》、《經說》、《大小取》等篇,講高深的哲學,為名家所自出的,反在墨家書中,即由於此。但此非墨子所重。墨子的宗旨,主於兼愛。因為兼愛,所以要非攻。又墨子是取法乎夏的,夏時代較早,又值水災之後,其生活較之殷、周,自然要簡樸些,所以墨子的宗旨,在於貴儉。因為貴儉,所以要節用,要節葬,要非樂。又夏時代較早,迷信較深,所以墨子有天志、明鬼之說。要講天志、明鬼,即不得不非命。墨家所行的,是凶荒札喪的變禮(參看第四十一章)。其所教導的,是淪落的武士(參看第四十章)。其實行的精神,最為豐富。

怎樣說儒家、陰陽家是西周時代所產生的思想呢?荀子說:「父子相傳,以持王公,三代雖亡,治法猶存,官人百吏之所以取祿秩也。」(《榮辱篇》)國雖亡而治法猶存,這是極可能的事。然亦必其時代較近,而後所能保存的才多。又必其時的文化,較為發達,然後足為後人所取法。如此,其足供參考的,自然是夏、殷、周三代。所以儒家有通三統之說(封本朝以前兩代之後以大國,使之保存其治法,以便與本朝之治,三者輪流更換。《史記·高祖本紀》贊所謂「三王之道若循環」,即是此義)。這正和陰陽家所謂五德終始一樣。五德終始有兩說:舊說以所克者相代。如秦以周為火德,自己是水德;漢又自以為土德是。前漢末年,改取相生之說。以周為木德,說秦朝是閏位,不承五行之運,而自以為是火德。後來魏朝又自以為是土德)。《漢書·嚴安傳》:載安上書,引鄒子之說,說「政教文質者,所以雲救也。當時則用,過則合之,有易則易之。」可見五德終始,乃系用五種治法,更迭交換。鄒衍之學,所以要本所已知的歷史,推論未知;本所已見的地理,推所未見,正是要博觀眾事,以求其公例。治法隨時變換,不拘一格,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的思想。此非在西周以後,前代的治法,保存的已多,不能發生。陰陽家之說,缺佚已甚,其最高的蘄向如何,已無可考。儒家的理想,頗為高遠。看第四十一章所述大同小康之說可見。《春秋》三世之義,據亂而作,進於昇平,更進於太平,明是要將亂世逆挽到小康,再逆挽到大同。儒家所傳的,多是小康之義。大同世之規模,從昇平世進至太平世的方法,其詳已不可得聞。幾千年來,崇信儒家之學的,只認封建完整時代,即小康之世的治法,為最高之境,實堪惋惜。但儒家學術的規模,是大體尚可考見的。它有一種最高的理想,企圖見之於人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