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九十一章 充分競爭

「這……當面挖人,不太好吧。」沈豐連忙站出來,他還是要維護秩序的。

賴文昂惡聲惡氣的道:「有什麼不好的?咱們就是過去看看而已,對不對?大家過去看看?」

他的聲音低沉,有點笑意,卻是在人群里尋找著同盟軍。

落在外面,淮南鋼鐵集團仍然只是國企中的小字輩,規模頂多與大華船業相當,而在這樣的場合,若是多找幾家公司,想必會有法不責眾的效應。

高崗呵呵笑了兩聲,說:「去看看也好,咱們不是挖人,是取經嘛。學習一下兄弟單位,學習一下國內企業做事的方式方法,如果有利於自己的企業,那就是好事吧。」

飽含著官腔的語氣一出,大家反而輕鬆下來了,接著又有五礦和另兩家做工程機械的企業負責人站了出來。

林永貴等石油化工業的官員,笑看著他們呼朋喚友,卻少有動作的。大華實業目前掌握著國內80%以上的乙烯和甲醇供應,等於是一隻手捏著化工系的睾丸,只要是需要化工原料的工廠,就不能不顧及。

人數少於自己的預料,賴文昂也沒當回事,喊上自己的隨員,帶著淮鋼的宣傳冊子就站到了大華實業的一側,也跟著大華實業的員工一道分發給過來的客商,乍看起來,大家像是一家的似的。

賴文昂頗有信心,這一次,淮鋼拿出了3個型號的鋼材,其中最好的是能在零下30度使用的低碳錳鋼,因為是成本較高的合金鋼,只要把價格壓下來,還是能夠賺取外匯的。在這樣的國際展會上,賴文昂哪裡在乎賺不賺錢,他寧願賠錢也要搶訂單的。

下午時間,人流正多著,賴文昂出面就散了四五張小冊子,興緻昂揚。

他的同盟軍各有各的念頭,有發小冊子的,有到展台聽大華介紹的,有舉著廣告牌等問詢的,還有守著翻譯讓介紹客商的。

翻譯為難的看蘇城那邊,然後在幾個人的迫使下,小聲的解釋每個來賓的身份。

賴文昂首先看中的是一個做低溫容器的法國公司,由於就在法國境內,該公司的規模也不太大,賴文昂自覺是個不錯的目標,拽著翻譯就上去了。

大鼻子老外很認真的看完了小冊子,然後用英語說:「sorry……no……」

「不行?為什麼不行?」這個不用翻譯,賴文昂就能聽明白。

翻譯追問了一番,回道:「他們好像是要標準的低溫鋼,我不明白什麼意思。」

「能在零下60度用的低溫鋼吧。」賴文昂皺皺眉,道:「他是做低溫容器的,60度的能用,30度的也能配套著用啊,你再給他說,我們的價格比標準低溫鋼便宜40%。」

「好的。」翻譯轉身解釋了一圈。

法國人只是搖頭。

賴文昂想要更進一步的時候,人家乾脆的返回了大華實業的檯子。為了做液化天然氣船,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零下162度以下的天然氣液化問題,大華實業的技術尚不足以完美的解決全部的鋼材技術,但是,經過幾年的研究,標準鋼和更好的中高合金鋼的技術難題早已解決。

技術上的差距是最大的鴻溝,賴文昂目送著大鼻子老外的背影,不忿的道:「這都是什麼人,我就不信他能買到更便宜的。要不是做展會,我能給他這個價格?翻譯,一會再來人,你記得給人家說,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知道嗎?」

翻譯苦笑連連,這種話要怎麼翻成法語?

高崗的眼神在人群中探索,同時笑道:「歐洲人捨得花錢,咱們重點找東南亞,非洲,南美這些不發達的地區的公司來問,都是出口,出口給歐洲人和非洲人,又有啥區別,就揣著出口退稅瞎樂好了。」

「也只能這樣了。我就是心裡不舒服,幹嘛一定要零下60度的,就算是做高標準的低溫容器,也可以配著30度的用呀,省錢不說,加工難度也降低了,成品也不能差到哪裡去,老外都是些死腦筋。」

「可能一家公司買便於售後什麼的。」

「鋼材有什麼售後的……」賴文昂說著抓起一疊資料,又沖著一位黑叔叔去了。

幾名國企人又說又笑的,抓著翻譯逮人,不多一會,楊明就發現了,他也不好直接趕人,趕緊問蘇城:「怎麼辦?」

蘇城也看到了,呵呵的笑了兩聲,說:「老壽星上吊。」

「啊?」楊明不理解了。

「不就是競爭客戶嗎?你怕什麼?」蘇城瞥了後面一眼,淡定的道:「能影響到咱們的,那就是業務和咱們有共同之處的企業,既如此,那就搶客戶好了,大家都是中國企業,都有出口退稅,誰要是連國企的業務員都競爭不過,回家賣紅薯去。」

楊明臉色一整,站直了道:「明白了,我讓過來的,一個客戶都搶不走。」

「和咱們業務重疊的,必須一個都搶不走。」蘇城口氣嚴厲,轉瞬又稍有放緩,道:「他們要在咱們的展區晃悠,隨他們,遞冊子,找客戶談話都行,但不能讓他們張貼自己的廣告。」

「您放心吧,一個業務都讓他們搶不走。」楊明給蘇城做大管家這麼幾年,對蘇城的性格也摸熟了,回答沒有丁點的磕絆。

幾分鐘後,守株待兔的大華員工就撒開了,差不多一兩個人跟著一名國企代表,面對客戶的時候,也是夾雜著一起上。

就像蘇城在費老所在的會議上所言一樣,凡是大華涉及的業務,他們都是行業領先的,這也是蘇城在資金充沛的情況下,對大華實業的要求。

同樣的客商,面對成本相似,技術更新的產品,自然會選擇後者。某些時候,大華實業還能做到技術水平更高,成本更低。

如果不是國際工業裝備展,各家與大華實業的業務重疊的國企,興許還能通過各種手段撈到一點殘羹剩飯。

但在國際工業展上,無論是採購方還是出售方,都變的非常謹慎和認真,價格和技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決定性的因素。

這種情況下,即使是技術領先的大華實業也不一定能撈到訂單,其他國企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

反而是那些與大華實業的業務不相關的國企,在大華的展台周圍晃一會,能領回去一兩個有意向的客商,相當於中方的展台略有擴展。

賴文昂、高崗等人的態度,從積極到平靜,從平靜到消極,奔波的散出百來本小冊子,就慢慢的喪失了動力。

賴文昂更是不時的用憤怒的表情面對身邊的大華員工,但是,身在大華實業的展台,就算他的臉皮再厚,也不可能動手驅趕大華人。

一名名客商來,一名名客商去。

但是,留下的都屬於大華實業,不管是比銷售技巧,還是比產品的技術,始終保持著充分競爭的大華實業,都要甩出淮鋼等企業幾條街。

大華實業的技術領先,更是展現出了非同一般的水平。

其實,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最缺乏的原本就是資金,其次則是優良的組織形式,至於人才,名為缺少,實際上是不少的。尤其是願意掏錢的公司,集一國之力,又怎麼可能找不到人才。

同樣的人,在舉國體制的概念下,能做出令世界驚嘆的技術,能研發出改變世界的產品,到了八十年代,到了九十年代,這些人的水平依舊,只是需要好的組織方式,需要好的動力來源。

而從蘇城的角度來看,他的思維模式是先進的,他對世界和行業的認知是先進,找到恰當的管理者,改進管理模式也並不困難,唯一需要解決的,終究還是資金問題。

通過瑟坦油田解決了資金問題的大華實業,再要在中國開展技術研究,那就變成了再容易不過的事。同樣的石油工程師,美國的起薪是10萬美元,大華實業算上特殊貢獻清單,也用不了10萬元人民幣,高端的工程師的差距自然更大。

可以說,當蘇城保持著業界一般水平的技術投資力度的時候,大華實業的技術進展必然比業界一般水平要快,更別說蘇城還能選對正確的方向。

當第一天的展會結束,大華實業簽下了七份意向性合約,確定的合約恰好是低合金鋼的銷售合同,三年2000噸的數量聊勝於無,好處是不用大華生產,屬於空手套白狼的商業合同。

與之相比,中方展台簽下的意向性合約更多,足足有三十幾份,確定的合同也有四份,總金額是大華實業的五倍。

儘管如此,在魯主任和許部長還是小有吃驚,畢竟,以一家公司來說,大華實業的佔比還是很高的。

當就總體而言,整個中方展團才得到了四十餘份意向性合約,簽訂了五份合同,遠遠低於語氣。

魯主任在大巴車上念過數據,接著就道:「咱們的任務還是很重的,各位要再接再厲,爭取明後兩天,將目前的意向性合約敲定下來,嗯……費老對這次的國際工業展抱有很高的期待,許部長結束今天的洽談以後,明天也會到會場里來……總而言之……咱們至少要簽訂2億美元以上的合同,這是死命令!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